維繫社會和諧的精神紐帶:如何理解建設和諧文化

維繫社會和諧的精神紐帶:如何理解建設和諧文化

一什麼是和諧文化 四和諧文化的基本特徵 五和諧文化的價值取向

簡介

作 者:郭宇光邢賁思


出 版 社: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068398
出版時間:2008-02-01
版 次:1
頁 數:139
裝 幀:平裝
開 本:32開

內容簡介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根據中央關於“宣傳貫徹十七大精神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民眾,善於用真實說話、用典型說話、用數字說話”的要求,我社特組織編寫的《十七大熱點通俗讀物》欲與收,邀請眾多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圍繞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針對幹部民眾學習貫徹過程中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用“一題一書”的形式進行闡釋與講解,《維繫社會和諧的精神紐帶》篇幅簡短精練,成為廣大基層幹部民眾、青年學生進一步學習領會十七大精神的重要讀本。

目錄

一 什麼是和諧文化
二 和諧文化的歷史方位
三 和諧文化的科學內涵
四 和諧文化的基本特徵
五 和諧文化的價值取向
六 以先進文化引領和諧文化建設
七 以網路文化促進和諧文化建設
八 建設彰顯人文關懷的和諧文化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精彩書摘

一 什麼是和諧文化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當今時代,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豐富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成為我國人民的熱切願望。同時強調。和諧文化是全體人民團結進步的重要精神支撐。建設和諧文化,培育文明風尚。那么,究竟什麼是和諧文化,怎樣建設和諧文化呢?這裡,我將和廣大讀者一起,全方位、多層次地對和諧文化進行考察、分析、探討,為建設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和諧文化獻計獻策。和諧文化的建設,有助於把全社會的發展積極性引導到科學發展上來,引導和幫助廣大幹部民眾進一步形成共識,培育文明風尚,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
(一)和諧文化的概念
建設和諧文化,不僅是一個理論問題。更是一個實踐問題。和諧文化是和諧社會的集中體現。沒有精神和文化上的和諧,社會的和諧就沒有思想根基。所謂和諧文化,就是以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為核心,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以崇尚和諧、追求和諧為價值取向的思想文化。它融思想觀念、思維方式、行為規範、社會風尚為一體,反映著人們對和諧社會的總體認識、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體現了人們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安排、政策導向和實踐基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