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維多利亞沙漠是澳大利亞最大的沙漠。
世界第二大沙漠。自西澳大利亞州巴利湖以東,至南澳大利亞州西部;北接吉布森沙漠,南鄰納勒博平原(NullarborPlain)。東西長1200公里,最大寬度550公里,面積約30萬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50-300米。多沙丘和鹽沼。植物稀少。因為地球自轉使得這些地帶長期籠罩在大氣環流的下沉氣流之中,氣流下沉破壞了成雨的過程,形成了乾旱的氣候,造就了茫茫的浩瀚大漠。
故地介紹
維多利亞是澳大利亞除了塔斯馬尼亞以外的最小的州。擁有富饒的田園,種植著無數的植物,美麗的風光,藍色的丘陵和高崇入雲的山峰。深入維多利亞東北部的英格蘭嶺確定了維多利亞的氣候,南部群山的氣候比北部寒冷潮濕,但在整個維多利亞州都像歐洲一樣四季分明,再加上第一批殖民者種植的懸鈴木和松樹,以及古老歐式風格的房屋使得維多利亞非常像歐洲。十九世紀初曾兩次想向這裡輸送囚犯殖民者,但都沒能成功。墨爾本是由一位來自塔斯馬尼亞的大牧場主在1835年建立的。居民拒絕接受來自大英帝國的囚犯。1850年維多利亞的牧羊人決定從新南威爾斯分開,建立一個獨立的殖民地。多虧1851年發現了黃金,居民數量得以快速增加,巴勒拉特和邦戴高金礦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成千上萬的移民在金礦挖完後留在當地種地。義大利人成為墨累灌溉盆地的果園和葡萄園的主要種族。今天墨爾本除了義大利人以外同時還有許多希臘人。現在維多利亞是整個澳大利亞葡萄園擁有量最大的州,其次就是小麥。隨著殖民的發展,小麥種植區也越來越向乾旱地發展。在東南部形成一個幾百公里寬的月牙形小麥區,包括新英格蘭嶺和內地之間,從昆士蘭南部開始,穿過墨累盆地,一直到EYRE半島。遼闊的墨累灌溉區得益於斯諾威山的水,而斯諾威山上也能種果樹。維多利亞擁有澳大利亞大部分富饒的鄉村,以及優質的鐵路和公路網。現在維多利亞擁有澳大利亞四方之一的人口,其中大部分又在首府墨爾本。沙漠概況
是澳大利亞最大的沙漠。位於澳大利亞的西南部。這裡雨水稀少,乾旱異常。夏季的最高溫度可達50攝氏度。因為沒有高大樹木的阻擋,狂風終日從這片沙漠上空咆哮而過。風是這裡唯一的聲音。任何人都會以為這是一片死亡之域,但在1973沙漠特點
如果按單位面積計算,物種多樣性要遠遠超過南美洲的熱帶雨林。因此,發現者稱這裡為沙漠花園。夫蘭納里發現,生長在這裡的植物對自己非常苛刻,對水和養料的需求少得可憐,幾乎是別處植物的十分之一。同時,這裡所有植物的葉子都不是綠色的,而是帶著各種鮮艷的顏色。更奇特的是,這些花朵都能分泌超乎想像的大量花蜜。形成原因
南回歸線橫貫大陸中部,大部分地區終年受到副熱帶高氣壓控制,因氣流下沉不易降水。澳大利亞大陸輪廓比較完整,無大的海灣深入內陸,而且大陸又是東西寬、南北窄,擴大了回歸高壓帶控制的面積。地形上高大的山地大分水嶺緊*東部太平洋沿岸,縮小了東南信風和東澳大利亞暖流的影響範圍,使多雨區局限於東部太平洋沿岸,而廣大內陸和西部地區降水稀少。廣大的中部和西部地區,地勢平坦,不起抬升作用。西部印度洋沿岸盛吹離陸風,沿岸又有西澳大利亞寒流經過,有降溫減濕作用。所以使澳大利亞沙漠面積特別廣大,而且直達西海岸。澳大利亞西澳大利亞州總理傑夫·蓋洛普近日宣布,澳大利亞決定斥資20億澳元(1澳元約合6.5元人民幣),開鑿一條蜿蜒3700公里的世界最長人工運河,把北部金伯利高原上的河水引入該州首府珀斯,以消除那裡130萬人缺水喝的困境。除了長度世界第一外,該運河最惹人關注的還在於它是一條橫貫沙漠的人工大運河。金伯利高原地區的水資源極為豐富,不但能滿足珀斯的用水需要,甚至能解決澳大利亞全國的水資源短缺問題。相比之下,南部的珀斯用水形勢則不容樂觀。在過去7年裡,珀斯的城市水資源擁有量下降了2/3。根據氣象部門預測,澳大利亞西南部地區在未來幾年內降雨量還將逐年減少。這意味著珀斯的水資源將更加緊缺。迫於水資源日益短缺的嚴峻形勢,西澳大利亞州政府不得不想出北水南調的主意。
其實,關於鑿河調水的問題在澳大利亞並非第一次提出。早在1898年,英國殖民當局就提出挖掘運河,向西部沙漠裡的金礦輸水,以促進金礦的發展。但由於成本太高和環境等原因,一項項調水計畫最終都被束之高閣。
澳大利亞水資源遊說組織主席厄尼·布里奇卻不這么看。他認為,北水南調絲毫不會破壞金伯利高原地區的生態環境,關鍵是如何以最佳辦法把水調到珀斯。布里奇還為州政府鑿河引水支了幾招:一是開挖運河;二是鋪設輸水管道;三是雙管齊下,運河和管道相結合。
然而,金伯利高原調水計畫談何容易。鑿河也好,鋪管也罷,距離長達3000多公里不說,而且還要穿越環境惡劣的大沙沙漠和吉布森沙漠。這些地帶常年乾旱,蒸發量大,滲漏嚴重。如果真能讓水流出高原,進入珀斯,實可謂人類的又一創舉。
自然資源
黑煤和褐煤探明儲量6 5 6 億噸,主要分布於維多利亞沙漠中部,這裡的煤田面積達5 5 0 0 0平方千米,煤的儲量占全國煤儲量的15 % 。鐵礦石總儲量3 5 0 多億噸,主要分布在維多利亞沙漠西部的地區。鉛、鋅、銅多產於共生礦中。金礦儲量豐富,是世界主要產金國之一。鋁土礦儲量約6 2 億噸,居世界前列,主要分布在北維多利亞沙漠的達令山脈。石油儲量約2 3 4 0 萬噸,主要分布在南部。天然氣儲量5 0 0 多億立方米。鈾探明儲量3 0 萬噸。磷酸鹽分布在西北部。此外還有鎳、錳、鈮、鉭、釩、鈹、鋯、鈦、金紅石等金屬。維多利亞沙漠在水利資源上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有極豐富的地下水,形成若干地下潛水區。地下潛水區的總面積達2 5 0 萬平方千米,幾乎占全國面積1 / 13 ,其中大自流盆地區的面積達1 7 5 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自流盆地。自流井對牲畜飲水和農業灌溉十分有利。森林面積約占全國總面積的5 % ,主要分布在東南部和西南部,盛產桉樹、棕櫚、松樹等林木。維多利亞沙漠以動植物的珍異聞名,是世界上桉樹的原產地,有袋鼠、針鼴、鴨嘴獸、黑天鵝等珍奇動物。經濟
農牧業以小麥、養羊為主。農業人口占全國人口的6 % 。耕地面積占全國面積2 % ,其中一半種植小麥。天然牧場占全國面積的5 5 % 。主要糧食作物是小麥,其次是大麥、燕麥;主要經濟作物是棉花、甘蔗,其次是亞熱帶水果。小麥主要分布在東南部墨累河至達令河流域以及西南部地區。1 9 9 3 年產小麥1 6 1 0 多萬噸,是世界主要小麥輸出國之一。牧羊區與小麥分布區基本一致,有羊1 7 0 0 0 多萬隻,綿羊數居世界第二位,羊毛產量居首位。有牛2 6 0 0 多萬頭,主要貿易對象是美、日、英以及共同市場的一些國家。出口以農畜產品為主,約占出口總額的7 % ,其中又以小麥、羊毛為最重要。其次是礦產品,約占出口總額的 4 % 。進口機器、石油、汽車、紙張、紡織品等。
民俗風情
澳大利亞是個移民國家,其人民既有西方人的爽朗,又有東方人的矜持。土著居民以狩獵為生,“飛去來器”為獨特的狩獵武器,盛行圖騰崇拜。
相關體育賽事
第30屆澳大利亞“芬克沙漠越野賽”日前順利結束,由一對父子駕駛的賽車最終獲得了冠軍;機車組的冠軍則被達爾文市的警官賈森-希爾奪得。這項澳大利亞傳統賽事吸引了全澳大利亞的越野愛好者,世界許多國家的媒體也前來採訪報導。比賽起點為澳大利亞中部城鎮埃力斯-斯普林斯,終點為埃普杜拉土著聚居區,全長460多公里。“芬克沙漠越野賽”也吸引相關詞條
參考文獻
[1] 維多利亞沙漠 http://wordpedia.eb.com/tbol/article?i=031002
[2] 網易 http://travel.163.com/abroad/page/australia/010223_6476.html
{3] 問問 http://wenwen.soso.com/z/q645972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