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維修技術標準是根據設備設計製造的原始數據及現場狀態,規定設備部位(點)的維修技術管理值和點檢、修理方法的定性和定量的標準值。維修技術標準是點檢標準、潤滑標準和維修作業標準的基礎,在點檢定修制中維修技術標準是編制上述三項標準的依據。凡對一台設備的維修管理中首先的內容,就是在啟用前首先制訂好維修技術標準,如果該設備是列入點檢管理的對象設備,則再根據維修技術標準來編制點檢標準、給油脂標準和維修作業標準。
內容:
1)對象設備、裝置的更換零件(即有磨損、變形、腐蝕等減損量的工作機件)的性能構造、簡明示意圖、套用的材質等明確標準;
2)更換零件的維修特性,包括機件減損量的劣化傾向、特殊的變化狀態及點檢的方法和周期等;
3)主要更換件的維修管理值設定,包括零件的裝配圖面尺寸、允許裝配間隙、減損的允許量範圍,以及測定的項目內容、周期、使用的合格標準等;
4)其他對該零件所限制的項目內容,諸如溫度、壓力、流量、電壓、電流、振動等。
分類:
根據設備專業和使用條件的不同,維修技術標準可以分為通用性的和專用性的兩大類。
1)通用標準
是指同類設備且使用條件、工作環境相同的設備實行點檢、維修管理的通用性標準,多數用於電氣和儀表等設備。如高直流電機的定期測定標準;電氣繼保絕保等保護標準;變壓器設備定期試驗標準;高壓電器類的定期試驗標準。通用維修技術標準對機械設備(包括液壓、潤滑、動力等設備)也有適用的地方。如同類規格的泵、風機、空壓機、起重機、閥門、減速機、制動機等。
2)專用標準
專用維修技術標準多數套用於機械設備,特別是一些專用性強或非標準的機械設備、裝置。
機械類通用性的設備、裝置出於使用條件、環境的不同,或有特殊性要求的電氣、儀表設備也可以參照通用標準來制訂專用標準。
同規格、同容量、同類型的設備(外界因素無差別)只需要作一個標準即可。
編制
維修技術標準的編制包括編制依據、編制分工和審批程式以及編制技術標準的典型案例等內容。
1)編制依據
設備製造廠家提供的設備使用說明書,它體現了設計者的設計思想;參考同類設備或相似設備的維修技術管理值,它體現了前人的工作經驗和管理水平;制訂人員的本人工作經驗。
2)編制的分工和審批程式
通用標準由設備技術管理部門的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編制,如設備技術室的專業工程師起草,經本室主任或專業高級工程師審定執行。
專用維修技術標準由地區機動科的對口技術人員進行編制,根據設備的分類級別報審批執行。其中A、B兩類設備由設備部技術室的專業對口工程師審定,C、D兩類設備的維修技術標準由本科專業工程師審定。
管理值選定
1、圖面間隙(機械)
圖面間隙也叫安裝間隙,以齒輪為例(齒側隙)是指一對齒輪在相互嚙合的非工作表面沿法線方向的距離,此間隙的作用在於補償由於裝配或製造精度不高而在傳遞載荷時受溫度影響的變形和彈性變形,井可在其中貯存一定的潤滑油,以改善齒表面的潤滑條件。
2、允許值
允許值(極限減損量)不僅包括磨損量,還有溫度、壓力、流量、電流、電壓和振動等。
3、填寫說明
裝置名稱欄填寫分布設備名稱。
填寫該設備的分部設備編號。
畫出裝置的示意圖,標出裝置中需要點檢部位的名稱及易損部件的名稱,在備註欄內要寫上部件安裝要求。
填寫易損更換件、修理件或修復件名稱。
填寫易損更換件、修理件或修復件材質。
填寫易損更換件、修理件或修復件圖紙上所標註的主要尺寸、以及該零件和相關聯零件之間主要標準裝配間隙和該零件的劣化極限允許值。
填寫易損更換件、修理件或修復件進行點檢方法和周期時間。
填寫易損更換件、修理件或修復件更換周期時間。
關鍵點
通過維修中的知識管理來完成標準制訂工作。即每次維修要求進行完整、詳細、規範的維修記錄,把維修經驗、教訓詳細記錄下來。對一段時期,不同人員對同一設備的維修記錄進行比較和討論,形成標準檔案。
維修技術標準在經過一年使用後,根據生產運轉、維護修理和更換零件的實際情況以及企業的維修方針等因素,逐步進行修改和完善,成為一個針對性的又能根據狀態活用的標準數據,其方法和程式與編制時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