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假鱗莖卵球形,紫紅色或暗褐綠色,粗達3厘米,在根狀莖上彼此緊靠,被鞘,頂生1枚葉。葉長橢圓形,長約35厘米,寬6--9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具長27—32厘米的柄,在背面具5條隆起的主脈。花葶長達60厘米,粗4—5毫米,基部具2枚套疊的鞘,向上疏生2枚較長的膜質鞘;總狀花序長15—20厘米,疏生少數至10餘朵花;花苞片膜質,狹披針形,通常長6--7毫米;花梗和子房長約15毫米;花黃綠色帶橘紅色條紋和斑點;萼片近相似,長圓狀披針形,長18—21毫米,寬3—5毫米,先端漸尖,具7條脈;花瓣長圓形,比萼片稍短,寬3--4毫米,先端急尖,具7條脈;唇瓣白色帶淡紅色斑點和黃色先端,倒卵形,長約15毫米,上面多少被細乳突狀毛,前部3裂;側裂片近直立,卵狀長圓形,先端鈍並稍內彎;中裂片近心形或卵狀三角形,先端急尖;唇盤從基部至中裂片先端縱貫3條褶片;褶片在中裂片上隆起,有時呈雞冠狀;距從兩側萼片基部之間伸出,長3—5毫米,末端鈍;蕊柱半圓柱形,長約1厘米;蕊喙近舌狀,向外伸,不裂;藥帽頂端兩側無附屬物。花期2—3月。
產地分布
產台灣(台南等地)和海南(崖縣、昌江)。生於海拔700—1000米的常綠闊葉林下或溪邊。也分布於錫金、印度東北部、泰國和越南。模式標本采自錫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