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經典文庫

《綠色經典文庫》像科學史上許多定律和思想歷盡冷遇和埋沒被重新發現一樣,《綠色經典文庫》中的許多書在中國也可說是被重新發現的。處於如今地球多事之秋中的生存者們大概沒有哪個人意識不到環境問題的存在。這些年環境狀況惡化得太快,以至於我們還來不及回首,就已經彈盡糧絕了。現在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綠色事業已經成為整個人類的生命事業。

《綠色經典文庫》 像科學史上許多定律和思想歷盡冷遇和埋沒被重新發現一樣,《綠色經典文庫》中的許多書在中國也可說是被重新發現的。處於如今地球多事之秋中的生存者們大概沒有哪個人意識不到環境問題的存在。這些年環境狀況惡化得太快,以至於我們還來不及回首,就已經彈盡糧絕了。現在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綠色事業已經成為整個人類的生命事業。
然而認識到環境問題的存在,離真正懂得這種問題的嚴峻及至意識到自己無可逃避的責任,再到能夠義無反顧地承擔這個責任,還有極大的距離。
咱中國人的環境意識覺醒得太晚了,這從圖書的出版情況也可管窺一二。除卻《只有一個地球》在70年代帶著一頂批判性前言的大帽子以"內部資料"的形式,羞羞答答地露過面之外,直至80年代中後期才有較多的與環境有關、但當時卻不是以環境或綠色的名義出版的書籍。像上海譯文出版社的《瓦爾登湖》是文學經典;科學出版社的《寂靜的春天》是科普讀物;商務印書館甚至四川人民出版社"走向未來叢書"中的《增長的極限》,是經濟學名著;等等。
這些書當時與我們的環境意識無關。應該說,大多數人的環境意識覺醒還是來自當時走在前沿的一些學者的研究成果及道義呼籲。比方說散見在各種報刊上如今已經想不起篇名的諸多文章,特別是現在看來已相當平常的遼寧人民出版社"面向世界叢書"中余謀昌先生的《當代社會與環境科學》、湖北科技出版社郝志功先生的《當代環境問題導論》,以及徐剛發表在《新觀察》上的長篇報告文學《伐木者,醒來!》等等。
到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真正見得到一些以綠色本來意義出版的綠色書籍了。如羅馬俱樂部的《在世紀的轉折點上》、《未來問題100頁》,湯因比與池田大作的對話集《我們共同的未來》,等等。是這些東西使我們真正明確地意識到了環境問題的嚴峻性和所產生的背景,也使我們初步知道了後來在我們的《綠色經典文庫》中收入的那些經典書籍的名字和意義。
可是在當時,這些書籍要么太初級,要么太孤單零散,發行範圍也太有限了,難以滿足我們面對嚴峻的環境狀況和可持續發展基本國策對提高國民環境素質的需求。不僅如此,就連研究工作需要的最起碼的背景文獻都難以蒐集。
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由吳國盛先生主編,我們共同策劃出版了《綠色經典文庫》。《文庫》中的書都是在世界綠色運動史上起到過關鍵作用的經典著作。這些書在一定意義上改變了當代世界人類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形成了今日世界的國際性合作格局。
《綠色經典文庫》的出版可以說是填補了中國綠色圖書系統出版的空白,也使許多人醒悟了原來這些書還有這樣不凡的意義,成為中國各路綠色人士進行研究、學習和工作的重要思想庫,受到了各界的如潮好評。從此,綠色圖書出版在中國不再是個陌生的領域,並由此引發了相應的出版潮流,相關相類的圖書開始被冠之以綠色圖書的名頭。相信這些書籍的出版假以時日,定然會對國人與環境及可持續發展有關的,甚至是對整體的思想觀念和思想素質的提高有所助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