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證】胃寒停飲。
【治法】溫胃燥濕,行氣止嘔。
【方名】九仙奪命丹。
【組成】豆豉3克,木香3克,陳皮3克,山楂3克,草果1個,枳殼(麩炒)9克,茯苓9克,姜制厚朴9克,蒼朮9克。
【用法】上為末,薑湯調下6克,每日2次。
【出處】《葉氏女科證治秘方》卷一。
中藥處方(二)
【辨證】胃熱上沖。
【治法】清熱利水,理氣和胃。
【方名】山梔湯。
【組成】山梔4.5克,木通4.5克,黃芩3克,白朮6克,陳皮6克,甘草0.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辨證】胃寒停飲。
【治法】溫胃燥濕,行氣止嘔。
【方名】九仙奪命丹。
【組成】豆豉3克,木香3克,陳皮3克,山楂3克,草果1個,枳殼(麩炒)9克,茯苓9克,姜制厚朴9克,蒼朮9克。
【用法】上為末,薑湯調下6克,每日2次。
【出處】《葉氏女科證治秘方》卷一。
中藥處方(二)
【辨證】胃熱上沖。
【治法】清熱利水,理氣和胃。
【方名】山梔湯。
【組成】山梔4.5克,木通4.5克,黃芩3克,白朮6克,陳皮6克,甘草0.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中藥是以中醫理論為指導,按中醫治療原則使用的貨真質優的藥材,包括中藥材、中藥飲片和中成藥。中藥在清朝以前稱為本草、生藥等。現代所稱的生藥與中藥所指的範圍...
中藥釋義 定義 國內發展 發展歷史 療效考證中藥炮製學是研究中藥炮製理論,工藝,規格.質量標準,歷史沿革及其發展方向的一門學科.中藥炮製是根據中醫藥理論,依照辯證施治用藥的需要和藥物自身性質,以及...
簡介 起源 發展概況 發展歷程 炮製目的五積散,中醫方劑名。為溫里劑,具有解表溫里,散寒祛濕,理氣活血,化痰消積之功效。主治脾胃宿冷,腹脅脹痛,胸膈停痰,嘔逆噁心;或外感風寒,內傷生冷,心腹痞...
歌訣 組成 用量 用法 功用中藥炮製技術,中國傳統醫藥製備或提取手段之一,由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中藥協會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中藥炮製是指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按中醫用藥要...
歷史淵源 非遺特徵 炮製工藝 傳承保護 主要流派本類方藥主要用於腸內寄生蟲,如蛔蟲、蟯蟲、絛蟲、鉤蟲等所致的疾患,腸道寄生蟲病是兒童較為多見的疾病,臨床上多見有腹痛腹脹,嘔吐、涎沫、不思飲食,或善飢多...
驅蟲藥概述 使用注意事項 常用方劑凡能驅除或抑殺某些寄生蟲的藥物,稱為驅蟲藥。以驅蟲藥為主而組成的方劑,叫做驅蟲方。
酒,素有“百藥之長"之稱,將強身健體的中藥與酒"溶"於一體的藥酒,不僅配製方便、藥性穩定、安全有效,而且因為酒精是一種良好的半極性有機溶劑,中藥的各種有...
產生背景 藥酒功效 藥酒特點 製作工具 製作方法熱證中有熱在氣分、營分、血分、以及虛熱、實熱等證的不同,故清法中可分為清熱瀉火藥、清熱涼血藥、清熱解毒藥、清熱燥濕藥四種;別附;清虛熱、清臟腑熱法。
清熱藥概述 使用注意事項 常用方劑歸原散,中醫方劑名。出自《雲岐子保命集》卷下。具有和營,化痰,健胃之功效。主治妊娠惡阻,嘔吐不止,頭痛,全不入食,服諸藥無效者。
組成 用法用量 功用 主治 方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