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如果沒有經濟腹地,經濟中心也就失去了賴以存在的基礎,而沒有經濟腹地,也就無所謂經濟中心。以上海為例,其狹域經濟腹地是上海市域,而其廣域經濟腹地則是整個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腹地是產業鏈賴以形成的基礎,二者唇齒相依。
例如:珠江三角洲,其經濟腹地狹小就成了經濟發展的限制性因素。
案例分析
淮河流域
淮河流域經濟作為一塊區域經濟,只能是經濟地理上的概念區域,而不是運行和管理上的實體區域。在這種格局下,淮河流域的經濟發展應以城市為中心,構建流域經濟發展的新機制。
(1)首先,區域經濟有三大構成要素,即經濟中心、經濟腹地、經濟網路。其中,城市是區域的經濟中心,城市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經濟集聚與輻射功能,會有效地最佳化資源與要素的空間配置,溝通城市與區域間的經濟聯繫,從廣度到深度上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因此,區域經濟發展的空間規律表明,淮河流域必須以城市為中心,構建流域經濟發展的新機制。
(2)其次,從區域經濟的增長規律看,在農業社會,區域經濟成長是以農村為主導,在工業社會,區域經濟成長是以城市為主導。隨著工業化的發展,我國區域經濟成長模式已發生由農村為主導向城市為主導的根本性轉變,東部沿海地區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率先實現了區域經濟成長模式的轉變。淮河流域要走出“經濟谷地”,也必須推進這種轉變。
(3)第三,淮河流域已形成較為合理的城市體系,城市經濟發展較快,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這些城市已成為不同空間範圍的區域經濟中心,不同程度地發揮集聚與輻射作用,帶動區域經濟的發展。 程必定認為,以城市為中心構建淮河流域經濟發展的新機制,地級市起著關鍵作用。淮河流域有33個地級市,每個地級市平均管轄5個縣、500萬人口。要充分發揮地級市的作用和功能,深化管理體制改革,形成以地級市為中心的流域經濟發展新機制。根據經濟中心的輻射強度與區域經濟空間邊界相適應的原則,淮河流域的一些地級市適度調整行政區劃,也是很必要的。
(4)此外,區域經濟學的研究還表明,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區域之間的經濟聯繫主要是城市之間的經濟聯繫,這種聯繫的區域空間現象,就是城市經濟圈或城市群經濟圈的出現。在淮河流域,已形成了三大城市經濟圈:一是以蚌埠為中心的城市經濟圈,二是以徐州為中心的城市經濟圈,三是以鄭州為中心的城市經濟圈。蚌埠市位於淮河幹流與京滬鐵路的交匯點,是淮河流域皖北地區的首位城市,向來就是淮河中游兩岸和皖北地區的經濟中心;徐州市位於淮河流域中部的蘇皖魯三省交匯處,為京滬鐵路與隴海鐵路的交匯點,是南京與濟南之間的首位城市,向來是淮海地區的交通樞紐和經濟中心;鄭州市是河南省省會和經濟中心,位於淮河流域的西北部,京廣鐵路與隴海鐵路在此交匯,河南省境內的淮河流域地區都在鄭州市的輻射與吸引範圍之內,是淮河上游流域的經濟中心。蚌埠、徐州、鄭州三大中心城市各與相鄰的中小城市乃至小城鎮形成了聯繫密切的經濟網路和經濟圈。淮河流域要走出“經濟谷地”,必須培育三大城市的經濟中心功能,拓展三大城市經濟圈的經濟聯繫、產業聯繫和市場聯繫,最佳化淮河流域的資源與要素配置和區域經濟空間秩序,充分發揮中心城市的帶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