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增加值

經濟增加值

經濟增加值從最基本的意義上講,經濟增加值是公司業績度量指標,與大多數其他度量指標不同之處在於:EVA考慮了帶來企業利潤的所有資金成本。

概述

EVA(Economic Value Added)即經濟增加值。其理論淵源出自於諾貝爾獎經濟學家默頓·米勒弗蘭科·莫迪利亞尼1958年至1961年關於公司價值的經濟模型的一系列論文。從最基本的意義上講,經濟增加值是公司業績度量指標,與大多數其他度量指標不同之處在於:EVA考慮了帶來企業利潤的所有資金成本

特徵

EVA就是稅後淨利潤減去所有權益資本成本後的所得,EVA傳遞了這樣明確的思想:
注重成本費用是EVA的明顯特徵。
管理人員在運用資本時,必須為資本付費。
EVA考慮了包括權益資本在內的所有資本。
它是股東定義的真正利潤.

計算公式

EVA=(稅後淨營業利潤NOPAT)-(【加權平均資本成本】WACC*【投資資本總額】TC)
其中,NOPAT=營業利潤 +財務費用 投資收益-EVA稅收調整
EVA稅收調整=利潤表上所得稅 稅率×(財務費用 營業外支出-營業外收入)
WACC=債務資本成本率×(債務資本市值/總市值)× (1-稅率)+股本資本成本率×(股本資本市值/總市值)

功能

EVA改變了會計報表沒有全面考慮資本成本的缺陷,它可以幫助管理者明確了解公司的運營情況,從而向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EVA具有強大的經濟功能和實際套用價值,歸納起來,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激勵性功能

:這是EVA的首要功能,也是關健性功能。以EVA為核心,設計經營者激勵機制有利於規範經營者行為,以維護所有者和股東的合法權益。
它與傳統的激勵機制相比有如下優越性:
第一,有利於克服經營者行為短期化。這是因為從理論上講,EVA扣除了資本成本,後者是一種預期成本、未來成本,它考慮了資金時間價值和風險因素,這就必然有利於經營者行為長期化。
第二,有利於加強監督力度,減少做假賬的可能性。一方面,對財務報表的調整過程本身就是進一步加強審計和監督的過程,從中便於再次發現問題杜絕假帳。另一方面,合理調整目的之一在於為經營者提供更有用的決策信息擴考評目標已不再是會計利潤,而是EVA,虛瞞偽報的必要性隨之下降。正如開發研製費用的調整並非不利於經營者。
第三,強化風險承擔意識,有利於經營者目標與所有者目標趨於一致。讓經營者成為所有者的一部分,兩者目標才能趨於一致。EVA獎勵方式給我國上市公司的股權改革留下了巨大的想像空間。

全面性功能

EVA理論提出了全面成本管理的理念,成本不僅包括在帳面上已經發生的經營成本,而且還包括極易被忽視的帳面上並未全部反映的資本成本。忽視權益資本成本就容易忽視股東利益,忽視資本成本就容易忽視資本的使用效率。當一項營運業務的變革會增加經營成本,但要是它會減少資金占用從而以更大數額降低資本成本時,這一變革會減少會計利潤。

系統性功能

以EVA為核心構建的公司綜合財務分析系統可替代至今廣為流傳的杜邦財務分析系統。其中所顯示的目的手段關係鏈可以幫肋經營管理者理清思路,全面地指出為增加EVA可採用的對策和途徑。基於經濟附加值和可持續增長率的財務戰略矩陣為公司戰略性財務決策提供幫助,EVA系統是公司決策的有用工具。

文化性功能

EVA不僅是一種計量方法,更重要的它是一種管理理念和企業文化。根據國外實踐經驗,EVA要力求簡便易行,培訓應滲透到每一員工,其考評至少落實到每一位部門經理。考評期不是一年一度,而是每季每月,然後只有經過長期不懈的艱苦努力,以形成全體員工認同的EVA企業文化和組織氛圍,企業才能與EVA與時俱進!EVA是企業成功的標誌! 

優點

採用EVA指標評價財務業績,具有一定的優勢:

考慮了權益資本成本

我國現行的財務會計只確認和計量債務資本的成本,沒有將權益資本成本從營業利潤中扣除,這樣計算出來的會計利潤不能真實評價公司的經營業績。同時也會使經營者誤認為權益資本是一種免費資本,不重視資本的有效使用。
EVA能將股東利益與經理業績緊密聯繫在一起,同時,由於經濟增加值是一個絕對值,所以,EVA的使用能有效解決決策次最佳化問題。因為,增加EVA的決策也必然將增加股東財富。例如,採用投資報酬率作為部門經理業績考核指標時,部門經理將會放棄高於資金成本而低於目前部門投資報酬率的投資機會,或者減少現有的投資報酬率較低但高於資金成本的某些資產,以提高本部門的業績,但卻損害了股東的利益。EVA可以避免內部決策與執行的衝突,使各部門目標與整個企業目標一致。(見下表)

能較準確地反映公司在一定時期內創造的價值

傳統業績評價體系以利潤作為衡量企業經營業績的主要指標,容易導致經營者為粉飾業績而操縱利潤。而EVA在計算式,需要對財務報表的相關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避免了會計信息的失真。EVA指標的創造者斯特恩•斯圖爾特認為:調整的目的在於創造一種能使管理者像所有者一樣行動的業績計量方式,其具體目的包括:調整穩健會計的影響(如研發費用資本化、先進先出法)、防止盈餘管理(如不提壞賬準備)、消除過去的會計誤差對決策的影響(如防止資產賬面價值不實)等。

能較好地解決上市公司分散經營中的問題

公司下屬的各部門均可根據各自的資本成本來確定部門的EVA財務目標,這些目標還應該通過部門間的而溝通來互相協調和互補。每個部門可同時制定長、中、短期目標,用於不同的財務目的。公司總部則可根據公司的總體規劃和總資產以及部門的EVA指標,綜合制定公司的EVA目標。因此,許多經營上的問題,如是否接受新的投資項目、公司的分散經營範圍如何確定、是否放棄某個部門或某項投資,其答案都取決於股東的價值是否增值、EVA能否實現。

可作為財務預警指標

首先,EVA作為一種創值指標,由於它不僅考慮了公司使用的全部資本,充分利用了公司提供的全部公開信息,而且考慮了風險、含有企業外部的市場信息。而傳統的創利指標完全依賴於企業內部的報表信息。所以相對於傳統的財務指標,EVA更具有信息可靠性;其次,由於EVA針對現行的會計政策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整,減少了企業通過改變會計政策的選擇,改變資本結構,進行盈餘管理的空間,相對於傳統會計指標,它能更真實的反映企業的經營狀況;第三,EVA相對於傳統的創利指標,特別是企業處於規模擴張的情況下,能較早地發現企業的經營狀況不佳。

一種有效的激勵方式

目前國內大多數企業的薪酬制度是固定薪金制,不能對經營者形成有效激勵。而EVA激勵機制可以用EVA的增長數額來衡量經營者的貢獻,並按此數額的固定比例作為獎勵給經營者的獎金,使經營者利益和股東利益掛鈎,激勵經營者從企業角度出發,創造更多的價值,是一種有效的激勵方式。

能真正反映企業的經營業績

EVA與基於利潤的企業業績評價指標的最大區別在於它將權益資本成本(機會成本)也計入資本成本,有利於減少傳統會計指標對經濟效率的扭曲,從而能夠更準確地評價企業或部門的經營業績,反映企業或部門的資產運作效率。

注重公司的可持續發展

EVA不鼓勵以犧牲長期業績的代價來誇大短期效果,也就少不鼓勵注入削減研究和開發費用的行為。EVA著眼於企業的長遠發展,鼓勵企業經營者進行能給企業帶來長遠利益的投資決策,如新產品的開發研究、人力資源的培養等,這樣杜絕了企業經營者短期行為的發生。因此,套用EVA不但符合企業的長期發展利益,而且也符合知識經濟時代的要求,有利於整個社會技術的進步,從整體上增進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與加快社會產業結構的調整。

局限

EVA有很多優點,但它也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現在:

規模差異

EVA方法不能充分反映工廠或部門之間規模差異。相比較而言,較大的工廠或部門趨於創造更高的EVA。由於資產基數不同形成的規模差異會造成兩部門EVA結果的差距。因此,EVA不能有效地控制部門之間的規模差異因素對評價結果的影響。

短期導向

一個良好的績效測評系統應該將職員的努力程度、創造力和取得的業績與他們獲得的報償相匹配。由於EVA過分強調現實效果,因此,使得管理者不願意投資於創新性產品或過程技術。因為這些創新性投資項目具有共同的經濟特徵:相關聯的成本或費用,至少部分地被確認,產生的利潤或收入,在很多時候卻不會被確認。因此,由於可預見的本會計期間部門較低的EVA,管理者可能不願意從事創新活動。

財務導向

EVA是一個計算的數字,它依賴於收入實現和費用確認的財務會計處理方法。為了提高部門的EVA,部門經理可能通過設計決策的順序,來操縱這些數據。如部門經理通過可以選擇滿足或延遲客戶的訂單,來操縱本會計期間確認的營業收入,在本會計期間的後期,加速執行收入相對較高的訂單,在商定的交貨日期之前送到用戶手中。而獲利較少的訂單就可能被延遲執行,在商定的交貨日期成本會計期間結束之後交貨,這么做的最終結果雖然提高了本期間的EVA,卻降低了用戶的滿意度和忠誠度。這就反映出,公司僅僅以EVA來評價管理者的績效也會造成激勵失靈或功能失調。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