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特點
品質特性
綏陽子彈頭辣椒,果型子彈頭,表皮油亮,果面光滑,成熟果鮮紅色,乾椒棗紅色,果皮肉厚,含水量少,種子較多,風味醇厚,香味適中,加工適應性好。
營養價值
綏陽子彈頭辣椒維生素C含量10-60毫克/100克;粗脂肪3.5-15%;粗纖維24-34.5%;粗蛋白12-19克/100克;乾物質75-90%;辣紅素30-55E(1%1厘米);水分8-20.0%;灰分2.5-8.5%。
產地環境
氣候
綏陽縣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水熱同季。春季多陰雨低溫,盛夏多伏旱和洪澇,秋季多連陰雨天氣,較高地區常年有秋風,冬季以陰天為主,多冬乾,無霜期長。綏陽縣平均氣溫在11.5-17.5℃之間(縣城15.0℃)。全年1月最冷,7月最熱,氣溫年較差在21-23℃之間。大部分地區無霜期在280天以上,終年無雪凝。綏陽縣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在900-1250毫米之間(縣城區1136.9毫米),最多年1420.9毫米(2002年),最少年為800.9毫米(1981年)。日照年平均僅為1053.1小時,日照百分率為23.5%,綏陽縣全年總輻射量為3475兆焦爾/平方米。年平均風速1.25米/秒,年平均最大風速8米/秒,年最多風向東東北。
土壤
境內土壤以黃壤、石灰土、水稻土為主。合計有6個亞類、59個土屬、158個土種。全縣石灰土多分布於白雲岩露出的低谷盆地,占土地總面積的47.6%,是全縣主要旱作土;黃壤分布在全縣15個鄉鎮,占全縣土地面積的36.3%;水稻土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丘陵、河谷、平壩地區。壤土層次分化明顯,有機質含量豐富。土壤疏鬆、濕潤是辣椒生長的好環境。
水文
降雨量:綏陽縣年平均降雨量為1136.9毫米,最多是2002年的1420.9毫米,最少是1981年的800.9毫米。4-9月受海洋季風氣候影響,為汛期,降雨量平均為883.8毫米,占全年總降雨量的77.7%,10月至次年3月,受大陸性季風氣候影響,雨量偏少,平均雨量為253.1毫米,占全年總降雨量的22.3%。
綏陽縣降雨量分布不平衡,東北部旺草、溫泉的降雨量年平均為1200-1250毫米,北部的寬闊、太白的降雨量年平均為900-950毫米,其它地區在950-1200毫米之間。
地形地貌
綏陽縣地貌呈各種喀斯特形態顯露,有峰叢窪地、峰林谷地、緩丘谷地等。具有明顯的地域特色;境內山地、丘陵、台地、盆地、山原、高原等地貌類型。境內較大的山有448座,屬大婁山山脈東南段,山形呈扇狀放射,天然隔離條件好,辣椒病蟲害較少發生且不易傳播、容易防治,加之以農家肥為主的傳統施肥方式,農業生產污染較少;境內工業化、城市化發展程度較低,無“三廢”污染,特殊的地形地貌,有效地隔斷了工業污染,生態環境條件優越。
歷史淵源
據道光《綏陽縣誌(1978-2007年)》記載,“綏陽朝天椒種植歷史悠久,據考證在明朝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即有海椒出現於集市貿易之所。……”。據綏陽縣供銷合作志記載,綏陽辣椒,自明朝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即出現集市貿易,已有417年的歷史。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綏陽縣種植辣椒麵積1810畝,辣椒產量89690公斤。
解放前,綏陽辣椒種植以自食為主,新中國成立後,廣大綏陽椒農已進行大規模的商品化生產種植辣椒,並於20世紀50年代末開始出口斯里蘭卡、新加坡、韓國、日本、美國、英國、法國、東德等國家。
1996年起,綏陽縣縣委、政府採取一系列措施開展辣椒產業化建設,使得綏陽縣辣椒生產得以大幅度的發展。近年來縣委、政府將蔬菜、辣椒作為該縣後續經濟支柱產業進行培植,辣椒種植規模迅速擴大。
1999年9月,綏陽縣獲農業部“中國辣椒之鄉(綏陽朝天椒)”命名。
2000年,綏陽縣建立的辣椒專業網站。
2002年,就制定了貴州省綏陽縣地方標準《綏陽朝天椒乾制技術》(DB520323/T10)。規定了綏陽朝天椒曬乾、烘乾技術規範和包裝、貯存及運輸要求。
2017年來,綏陽縣通過核心示範區建設,新品種引進、採用辣椒漂浮育苗、節水灌溉、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綠色防控等生態化栽培技術,結合本地辣椒長期種植經驗,通過標準化技術推廣,辣椒產品質量得到了不斷的提高。
生產情況
2015年,綏陽縣通過申報《貴州省2015年農產品(果蔬)產地初加工補助政策項目》,修建了11座冷藏設施(冷庫),其中建成果蔬貯藏保鮮設施11座(其中規格100噸組裝式冷藏庫9座,50噸組裝式冷藏庫1座,20噸組裝式冷藏庫1座);修建烘乾設施89座(其中普通烘房3間,熱風烘房82間,烘乾窖4座),新增貯藏能力900萬噸以上,烘乾能力100噸/天以上,用於辣椒生產采後處理。
2016年,綏陽縣辣椒種植面積達23.5萬畝,乾制辣椒產量達3.5萬噸,產值7億元。
2017年,種植辣椒30萬畝,辣椒種植戶9萬戶左右,辣椒乾制產量4.5萬噸,產值已達9億元。綏陽縣有專門從事辣椒烘乾(加工)的公司有8家。辣椒烘房已有350間左右。
產品榮譽
1964年,綏陽辣椒被原國家經貿委評定為全國出口七大名椒之一,是出口免檢產品。
1983年,在全國出口商品基地建設成果展覽會上,“黃楊小辣椒”得獲榮譽證書。
2006年,綏陽朝天椒(乾辣椒)通過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品認證。
2017年12月22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綏陽子彈頭辣椒”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綏陽子彈頭辣椒的地理標誌保護的區域範圍為綏陽縣所轄洋川鎮、鄭場鎮、旺草鎮、蒲場鎮、風華鎮、梘壩鎮、茅埡鎮、寬闊鎮、黃楊鎮、太白鎮、青槓塘鎮、溫泉鎮、坪樂鄉、小關鄉、大路槽鄉總計15個鄉鎮。地理坐標為東經106°57′22″-107°31′11″,北緯27°49′22″-28°29′34″。
質量技術要求
•特定生產方式
品種
果型子彈頭,果長2-5厘米,橫徑1.5-3厘米,乾果重1-1.8克。表皮油亮,果面光滑,成熟果鮮紅色,乾椒棗紅色,皮薄肉厚,含水量少,種子較多,品味溫純,香辣協調,富含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和有機酸,辣椒素,維生素C,加工適應性好。色澤紅、味辣、芳香、乾物質含量高,商品性好,品質優良。耐旱、耐瘠,適應性強,座果率高、抗病性強,豐產性和穩產性均好。
生產管理
肥水管理
定植後及時澆定根水,施一次清糞水加尿素10千克/667米提苗,以後隔10天追一次。以清糞水為主。
追肥三次。采果前結合打藥進行葉面追肥,一般10天-15天噴一次0、3%-0.5%的磷酸二氫鉀,每次採摘前1天-2天追一次腐熟人糞尿或沼液。
病蟲防治
按照《辣椒主要病害綜合防治技術規程》(DB52/T971)和DB52/T972《辣椒主要蟲害綜合防治技術規程》(DB52/T971)執行。農藥施用執行GB4285和GB/T8321的規定。
適時收穫
作泡椒或鮮食的,果實為醬色即可採收。以制乾辣椒為產品的,在果實完全成熟後分批採收,成熟一批,採收一批。
貯藏
採收後辣椒要及時曬乾或烘乾,然後貯藏在通風乾燥的倉庫中。
建檔
建立農業生產檔案,及時記錄肥料、農藥使用情況及其它栽培管理措施。
•標誌使用規定
本規定地域範圍內的綏陽縣子彈頭辣椒生產經營者,在產品或包裝上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須向綏陽縣經濟作物站提出申請,按照相關要求規範生產和使用標誌,統一採用綏陽子彈頭產品名稱和農產品地理標誌公共標識相結合的標識標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