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遠新城種樹碑記

綏遠城、石碑簡介 今呼和浩特城市格局是由原有的歸化城明萬曆九年(1581年)、綏遠城城區組成的.綏遠城雍正十三年(1735年)奉旨興建,乾隆二年(1737年)竣工,御賜滿漢名\"綏遠城\",並設綏遠城將軍駐防.

概述

讀歸綏志金石篇,知道青城原有許多碑記早已亡軼。當然那些,或記地方孝悌義舉,或為王公們的文治武力歌功頌德,自然不會有多久的生命力。但是,有塊新城浚壕種樹碑,今天卻值得我們一提。

傳說

據載,這塊碑原在新城西門瓮城內,高七尺,寬三尺,額篆:綏遠城浚壕種樹記。八個大字,為鄭錫祺所書。碑的背面是捐資官兵的名字。
碑文記述:同治九年即1871年時,新城一帶已經缺水少樹,“池壅泥沙,地虛林蔭,”“清漣而郁蔥者”鮮沒,致使生氣不舒。因此綏遠建威將軍集資八千金,先挖一條護城河,左引咯拉沁之水。河壕寬處丈余,窄處七八尺。接著有在城內外凡教場、街道之間植柳三千七百餘株。為了保證樹木成活,還特蓋了卡房八所。經過一番精心的規劃經營,“歷夏秋而且告成功”。
這就是今天呼和浩特市中山路等街道兩旁柳樹的成因。在今天看來也許並非什麼工程。比起解放後,人民民眾在黨和政府領導下植樹造林的規模和效果,要渺小得多。但是,對於歷史上凡作過一點點有意於人民的事的人,我們都應予以肯定。今天我們提倡植樹造林,綠化城市,意義較之過去要大得多。不但要自覺,且在科學的意義上講,也更深遠。將來也會象我們看到那些綠柳一樣,人們看到我們今天栽的樹,就會從沒有碑文的綠蔭中,想到辛勞的前人。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