綈媵制

除妹從姊妹外,尚有侄女從姑嫁之制。 諸侯娶一國,則二國往媵之,以侄娣從”(《公羊傳·莊公十九年》)。 一國之君嫁女,兩個兩姓國之君亦各以女媵嫁。

娣媵制
中國古代奴隸主貴族實行的一種婚姻制度。多妻制的特殊形式。所謂娣,就是從姊共嫁之妹。古時對妹稱女弟,或以“女”字作為“弟”字的偏旁,得一“娣”字,以示其性別。《左傳·莊公廾八年》載:“驪姬得其娣同適晉獻公”。除妹從姊妹外,尚有侄女從姑嫁之制。《左傳·襄公十九年》載:“齊侯娶於魯,日顏懿姬,無子。其侄鬷聲姬生光,以為太子”媵則邑娣、侄的擴大。“媵者何?諸侯娶一國,則二國往媵之,以侄娣從”(《公羊傳·莊公十九年》)。當時有諸侯一娶九女之俗。一國之君嫁女,兩個兩姓國之君亦各以女媵嫁。每國合娣、侄為三人,三國相加即為九女,這種以“國”為本位的通婚,主要流行西周、春秋戰國時期,具有借聯姻擴大政治勢力的作用。後世嫁女也有以婢陪嫁的,稱媵婢;有時稱妾為賤媵,以區別於古之貴媵。或者稱妾為妾媵;諸如此類,已非娣媵制之原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