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調查誤差

統計調查誤差,就是調查結果所得的統計數字與調查總體實際數量之間的離差。 例如, 對某市的工業增加值進行調查的結果為34億元,而該市工業增加值實際為33億元,那么, 統計調查誤差就是1億元。 統計調查誤差可分為登記性誤差和代表性誤差。登記性誤差是由於錯誤登記事實而發生的誤差,不管是全面調查或是非全面調查都會產生登記性誤差。代表性誤差,只有非全面調查中才有,全面調查不存在這類誤差。非全面調查由於只對調查現象總體的一部分單位進行觀察,並用這部分單位算出的指標來估計總體的指標,而這部分單位不能完全反映總體的性質,它同總體的實際指標會有一定差別,這就發生了誤差。

統計調查誤差的分類

一、按產生統計誤差的性質來分有:空間誤差、時間誤差、方法誤差和人為誤差四種。

空間誤差是指統計調查範圍所產生的誤差,包括重漏統計調查單位,跨區域統計等。

時間誤差是指統計調查對象因時期或時點界定不準確所產生的誤差。如企業核算時間不能滿足統計部門的報表制度要求而估報所產生的誤差;延長或縮短時期所產生的誤差;時期錯位產生的誤差等。

方法誤差是因使用特定的統計調查方法所產生的誤差。如抽樣調查中的代表性誤差(抽樣平均誤差),它是指採用抽樣調查方法中的隨機樣本(非全面單位)來推算總體所產生的誤差的平均值,不是絕對的統計誤差。對代表性誤差可以根據組織方法和抽取本的容量,一般可以計算其平均誤差,而且通過擴大樣本量或最佳化調查的組織方法來縮小。又如統計部門因人力、物力和財力等資源不足,致使報送渠道不暢通,統計調查不到位,推算方法不科學、不規範所產生的誤差。

人為誤差是指在統計設計、調查、整理匯總和推算等過程中因人為過錯產生的誤差。人為誤差是統計誤差中產生因素最多的一類,它又分為度量性誤差、知識性誤差、態度性誤差和干擾性誤差。度量性誤差是指統計指標因計量或者從生產量到價值量換算所產生的誤差;知識性誤差是指統計人員因統計知識不夠,對統計指標的涵義不理解或錯誤理解所產生的誤差;態度性誤差是指統計人員因對統計工作不負責而隨意填報統計數據而產生的誤差,包括亂報、漏填或不按規定的計量單位填報等;干擾性誤差是指統計對象或統計部門受某種利益驅動而虛報、漏報或者捏造統計數據所形成的誤差。

二、統計誤差按工作環節來分有:源頭誤差、中間環節誤差和最終誤差三種。

源頭誤差是指起報單位或申報者所產生的誤差;

中間環節誤差是指統計調查數據在逐級上報過程中所產生的誤差,包括加工整理、匯總和推算等環節;

最終誤差是指下級各基層數據匯總數或規範的方法得到的推算數與最終使用數之間的差異值。按工作環節劃分的統計誤差類別是相對的,中間環節誤差在不同的場合有可能是源頭誤差,也可能是最終誤差。源頭誤差在有些場合也叫調查誤差,或叫登記誤差。

統計調查誤差的防止

為了取得準確的統計資料,必須採取各種措施,防止可能發生的登記性誤差,把它縮小到最低限度。為此要作好以下工作:

首先,要正確制定統計調查方案,包括明確調查對象的範圍,說明調查項目的具體含義和計算方法,選定合理的調查方法,以使調查人員或填報人員有一個統一的依據。

其次,要切實抓好調查方案的實施工作。包括對統計人員的業務培訓,提高統計人員的素質; 搞好統計基礎工作, 建立健全計量工作,原始記錄、統計台賬和內部報表等項制度,使統計資料的來源準確可靠;對調查資料加強審核工作,發現差錯及時糾正。

第三 ,為了防止弄虛作假所產生的登記誤差 ,應從建立健全統計法制入手,教育統計人員嚴格執行統計法 ,堅持原則 ,同一切弄虛作假的行為作鬥爭,維護統計數字的真實性。

關於代表性誤差的防止,用重點調查和典型調查結果估計總體,調查前應從多方面加以研究,並廣泛徵求有關方面意見,使選出的調查單位具有較高的代表性;如是抽樣調查則應嚴格遵守隨機原則;保證足夠的樣本容量,選擇適當的抽樣調查方式方法,以控制誤差的範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