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種簡介
![絨擬雲芝](/img/2/ed4/nBnauM3XzgTMxUTOyIzM1czNyITM2ATOwkjMwADMwAzMxAzLyMzL1c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經濟用途:此菌水和乙醇提取物,對小白鼠肉瘤180及小白鼠腺癌755有抑制作用。另外屬木腐菌。
形態特徵
![絨擬雲芝](/img/f/8cc/nBnauM3X4cDM5cjNwIzM1czNyITM2ATOwkjMwADMwAzMxAzLyMzL3A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絨擬雲芝菌管長1-5mm,色較菌肉深。管口初期污白色,圓形,漸呈褐色並齒裂,每毫米3-5個。剛毛體暗色,18-60μm×7.5-10μm。擔子短棒狀,具4小梗,9-12μm×4-5.2μm。孢子無色,寬橢圓形,厚壁,光滑,4-5.5μm×3.5-4μm。
絨擬雲芝生於楊、柳及殼斗科等樹木上。分布地區在河北、陝西、海南、廣東、黑龍江、甘肅等。絨擬雲芝屬木腐菌,分解木質素的能力較強,傳播蔓延很快。常侵害食用菌段木,尤其在段木接種後,長期潮濕、通風條件差的情況下容易生長此種菌。
絨擬雲芝內側排列著許多放射狀的薄片,稱為菌褶,菌褶兩面能夠產生單細胞的棒狀擔子,擔子產生孢子。傘柄上常常會有環狀的膜,也就是菌環。絨擬雲芝的繁殖是靠擔孢子進行的。擔孢子成熟以後,會散落下來,如果散落的位置條件合適,就會萌發,成為菌絲體。
菌絲體是絨擬雲芝的營養體,是一種疏鬆狀態的綿白色的物質,存在在土表或枯枝爛葉下面。它可以從土壤或其它有機物中吸收養分,營腐生生活。這些菌絲體彼此纏結在一起,吸收養分,不斷發育生長,形成菌蕾,再經過生長伸出地面,成為新的絨擬雲芝個體。
所屬科目
![絨擬雲芝](/img/0/1cf/nBnauM3XxEzN4gDN5EzM1czNyITM2ATOwkjMwADMwAzMxAzLxMzL4I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絕大多數種類木生,少數地生。世界分布。依據子實體的外部特徵(如子實體的形狀、柄的有無、菌肉的顏色與質地、菌管與管口形狀等)和內部結構,本科下分約105屬。本科真菌如茯苓、豬苓、雲芝等是常用的中草藥(見藥用真菌);灰樹花、硫黃菌等可供食用(見食用菌)。有些種類如松根病菌可引起松樹立木的嚴重病害;也有些種類可引起木材的白色腐朽和褐色腐朽。
非褶菌目屬於非雲芝屬,該屬植物子實體生於樹上,薄革質,側生或平伏而翻卷。菌蓋半圓形至扇形,蓋面有毛或光滑。生於各種闊葉樹倒木或伐樁上,引起木材腐朽。
生長狀況
![絨擬雲芝](/img/6/64d/nBnauM3X0czN4MjN2EzM1czNyITM2ATOwkjMwADMwAzMxAzLxMzL3Q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絨擬雲芝年幼時往往長成半球形,隨著它們慢慢長大,菌蓋逐漸展開,成為一把把光滑細嫩的傘。傘的內側排列著許多放射狀的薄片,稱為菌褶,菌褶兩面能夠產生單細胞的棒狀擔子,擔子產生孢子。
傘柄上常常會有環狀的膜,也就是菌環。絨擬雲芝的繁殖是靠擔孢子進行的。擔孢子成熟以後,會散落下來,如果散落的位置條件合適,就會萌發,成為菌絲體。菌絲體是蘑菇的營養體,是一種疏鬆狀態的綿白色的物質,存在在土表或枯枝爛葉下面。
絨擬雲芝所擁有的這種“化學武器”效力非凡,它甚至可以單獨完成對一段枯木最初期的加工轉化工作,使原本已經死亡的有機物質重新回到森林生態系統的循環中去,使之再一次成為對動物和植物的生長都有用的物質。
絨擬雲芝的纖維絲還和樹根緊密地交錯共生在一起。這種交錯生長的根被稱為菌根。利用菌根,絨擬雲芝可以從樹木那裡獲得營養,同時也為樹木提供它們從落葉層中吸收上來的礦物鹽。在加工轉化著大部分已經死亡的有機物。
藥用價值
![絨擬雲芝](/img/3/cc6/nBnauM3X2gDM2ITM0EzM1czNyITM2ATOwkjMwADMwAzMxAzLxMzLwg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近年對多種真菌多糖的抗癌活性進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如豬苓多糖、頁、裂皺菌多糖、針裂蹄多糖等,發現這些真菌多糖對某種腫瘤有治療作用,猴頭菌多糖在臨床治療胃癌、食道癌方面有一定作用。
對心血管系統作用,絨擬雲芝可降低小鼠整體的耗氧量,提高缺氧能力,其注射液能拮抗BaCl2所致的室性心律失常,改善胰腺微循環。
絨擬雲芝菌水和乙醇提取物,對小白鼠肉瘤180及小白鼠腺癌755有抑制作用。另外屬木腐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