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園位於魯迅中路
從魯迅祖居門前穿越中興路往東不出二百米。沈園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初成時規模很大,占地七十畝之多,是紹興古城內著名的古園林。沈園為南宋時一位沈姓富商的私家花園,故有“沈氏園”之名。沈園在1963年被確定為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沈園 |
一處私人花園,經歷如此歲月滄桑,至今仍得以流芳,全因為一則千年不老的故事,一首催人淚下的《釵頭鳳》。
南宋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春,也即陸游與愛妻唐琬被迫分離七年後在此邂逅重逢。當時,陸游已從母親之命另娶王氏為妻,唐琬也改嫁紹興名士趙士程。唐琬在徵得丈夫同意後,在沈園置酒肴相待陸游。兩人在共敘離別情愁之時,陸游感慨萬千,心如刀割。臨近分別時,陸游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將滿腔悲憤,提筆在園壁上題下了千古絕唱《釵頭鳳》:“紅酥手,黃縢酒。滿園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閒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唐琬見詞衷腸寸斷,不禁淚下,回到家中一直沉浸在痛苦之中,難以自我解脫,悲不能自禁,遂提筆和詞一首:“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欄。難!難!難!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千秋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妝歡。瞞!瞞!瞞!”詩文中,唐琬盡情訴說自己對陸游的無限思念,哭訴自己幽思成疾的境況。已經長久經受心靈折磨的唐琬,經受此番精神刺激,身心再也無法承受,不久就在憂鬱中去世。陸游聞知此事,悲痛欲絕,心靈遭受深深的創傷,終生難以釋懷,沈園從此成了他對唐琬思念的承載,成了他夢魂縈繞之地。晚年入城,凡逢沈園開放之日,必入園中憑弔。在唐琬逝去40年之後的一天,陸游再一次來到沈園。此時的沈園,物是人非,陸游感慨萬千,又作《沈園》二首:“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台。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吹綿。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79歲時的一天夜裡,陸游在夢中見到了沈園,醒時又作絕句二首:“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園裡更傷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綠蘸寺橋春水生。”“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見梅花不見人。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猶鎖壁間塵。”年至84歲時,陸游還是牽掛著沈園,再游沈園時又作《春遊》一絕:“沈家園裡花如錦,半是當年識放翁。也信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詩人為懷念唐琬,追憶沈園之邂逅就留下了十多篇詩文。陸游一生留下了大量的詩篇,但在同一地點寫下如此眾多詩歌的並不多見。正因為這些催人淚下的故事和感人至深的詩篇,人們不僅將沈園作為懷念詩人的紀念地,而且還將沈園作為執著愛情的寄託。人們現在所以到沈園,除欣賞古典園林之外,更多的是去那裡感受人世間的美好愛情,沈園實際上已經成了紹興的愛情主題公園。
沈園 |
沈園經歷八百年的興衰,至紹興解放之時,僅存一隅。郭沫若先生1962年遊歷沈園時,仍是荒涼不堪,曾作《釵頭鳳》描寫園中的景象。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沈園門額“沈氏園”三字即為郭沫若當年所題。人們不會忘記原國家旅遊局局長韓克華,對沈園具有特殊偏愛的他多次到過紹興,每到紹興必到沈園。可能是這位局長的深情起了作用,早在八十年代就促成了國家對沈園的投資,啟動了沈園再一次走向輝煌的進程。1987、1993年政府與有關部門在原址上重建了仿宋園林,加上近幾年的恢復性工程,沈園已初具規模,成了紹興古城內的一處重要景區。修復、重建和擴建後的沈園占地57畝,分為古蹟區、東苑和南苑三大部分。孤鶴亭、半壁亭、雙桂堂、八詠樓、宋井、射圃、問梅檻、琴台和廣耜齋等景觀,依據歷史面貌或沈園文化內涵所需要,被有序地分布在沈園三大區內,形成了“斷雲悲歌”、“詩境愛意”、“春波驚鴻”、“殘壁遺恨”、“孤鶴哀鳴”、“碧荷映日”、“宮牆怨柳”、“踏雪問梅”、“詩書飄香”和“鵲橋傳情”等十景。古蹟區內葫蘆池與小山仍是宋代原物遺存,其餘大多為在考古挖掘的基礎上修復的。東苑,位於古蹟區東側,又被稱為情侶園,盡顯江南造園特色。南苑在古蹟區南首,主要由連理園和陸游紀念館組成。沈園錯落有致,色調莊重典雅,景點互為映襯,很有宋代風味。因陸游一生愛梅,故沈園古蹟區內栽植有大量的臘梅樹,梅花怒放之時,香氣充滿整個園區,冬日游沈園也就成了紹興的一項特色旅遊,如果遇雪天更具詩情畫意。
沈園 |
沈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