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藥部位
乾燥根。
性味
味苦,性溫。
歸經
歸肝經。
功效
清熱利濕,行血止痛。
主治
用於濕熱黃疸,脅肋疼痛,跌打傷痛。
用法用量
6-15g;或泡酒服。
採集加工
夏、秋季採收,洗淨,鮮用或切段曬乾。
形態特性
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根莖木質,向下密生纖維狀的鬚根。莖直立,高0.5-2m,多分枝,鈍四棱形,具四槽,被下曲微柔毛或近無毛。莖葉對生,卵圓形,長3-9cm,寬1.5-6cm,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漸狹,邊緣在基部以上具圓齒,上面綠色,沿脈密被短硬毛,餘部散生糙伏毛及腺點,下面淡綠色,沿脈密被短硬毛,餘部近於無毛,散布腺點,側脈約3對,與中肋在兩面多少隆起;葉柄長1-5.5cm,扁平,上部具寬翅,下部具極狹翅,被微柔毛。狹圓錐花序長5-15cm,頂生或腋生,由3-5花的聚傘花序組成,聚傘花序具梗,總梗長2-3mm,花梗長1-3mm,與總梗及序軸被微柔毛;最下一對苞葉葉狀,卵圓形,無柄,苞片卵圓狀披針形,短於花梗,小苞片微小,鑽形,長不及1mm。花萼鐘形,長及直徑約1.5mm,外被微柔毛及腺點,內面無毛,萼齒5,卵圓狀三角形,銳尖,略呈3/2式二唇形,前2齒稍大,長僅及花萼長1/3,果時花萼增大,管狀鐘形,長約4mm,稍彎曲,明顯10脈,上半部橫紋明顯。花冠紫、紫藍色,長約6mm,外被微柔毛,冠筒長2.5mm,基部上方明顯囊狀增大,至喉部寬約2mm,冠檐二唇形,上唇長約2.5mm,反折,先端4圓裂,下唇寬卵圓形,遠長於冠筒,長3.5mm,內凹,舟形。雄蕊4,均內藏,花絲扁平,下部微具緣毛。花柱絲狀,內藏或微露出,先端相等2淺裂。花盤環狀。成熟小堅果倒卵球形,徑約1mm,褐色,無毛。花、果期10月至翌年2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650-2700m的草坡、灌叢、林中曠地、路邊、溪邊、河岸、林緣及常綠闊葉林中,分布於江蘇、浙江、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
藥材性狀
根不規則結節狀拳形團塊,大小不一,大者直徑可達10-15cm,表面灰褐色,有不規則的瘤狀突起,頂端有多個稍下陷的莖基,四周具堅韌的鬚根。質堅硬,柴性難折斷,切麵皮部極薄,棕褐色,木部淡黃棕色或綠褐色,具細密的放射狀紋理與年輪,中央可見不規則的空洞,氣微香,味微苦。
相關論述
《全國中草藥彙編》:“清熱利濕,行血止痛之功效。用於濕熱黃疸,脅肋疼痛,跌打傷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