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講中國歷史叢書·魏晉南北朝史

細講中國歷史叢書·魏晉南北朝史

201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社出版張德文,陳雪良編著圖書。

編輯推薦

《魏晉南北朝史》編輯推薦:《魏晉南北朝史》是作者精心為廣大讀者朋友們編寫而成的此書,可以讓更多的讀者朋友們從書中了解到更多的知識。《魏晉南北朝史》由張德文、陳雪良著: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一大半時間都是在醫治和撫平漢末的種種社會創痍。從漢末的群雄割據,到三國鼎立,到西晉王朝的站穩腳跟,前後差不多花費了一個世紀的時間。

作者介紹

陳雪良,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副編審。著有《司馬遷人格論》、《中國遠古文明之謎》、《讀》、《中華傳統美德》等。另著有歷史人文小品集《生命·事業·未來》、《立志·修身·讀書》、《交友·處世·做人》等。與郭志坤合著《中華一萬年》、“提問諸子叢書”(10冊)、與陸滿堂、金相成合著《歷史教學法概論》等,《愛珠乎?愛身乎?》等歷史小品曾入選中學語文課本。

張德文,歷史學博士。復旦大學歷史系本科畢業後,赴美留學,在紐約州立大學以博士論文《現代婦女的形成:抗日戰爭中的中國民族婦女》獲歷史學博士學位,ASIANetwork/Luce Foundation博士後,現任教於倫道夫·梅肯學院。主要講授中國通史、東亞文明史以及中國婦女、婚姻、家庭史,參加多部有關中國歷史著作的英文翻譯。

目錄

序一

序二

導語

第一章 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

第一節 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

第二節 曹操的異軍突起和官渡之戰

第三節 劉備“三顧茅廬”

第四節 孫氏初據江東

第五節 赤壁之戰

第二章 曹操統一北方

第一節 “奉天子以令不臣”

第二節 求賢“三令”

第三節 開荒屯田

第四節 九品中正制

第三章 諸葛亮治蜀

第一節 劉備入蜀

第二節 劉備東征的失敗

第三節 “七擒七縱”孟獲

第四節 六出祁山

第五節 諸葛一生唯謹慎

第四章 孫權經營東吳

第一節 靈活的外交方略

第二節 開發江南經濟

第三節 對嶺南的開拓

第四節 駛向寶島台灣的萬人船隊

第五章 西晉的短暫統一

第一節 司馬氏代魏為晉

第二節 西晉建國初的繁榮

第三節 “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

第四節 賈后干政和八王之亂

第五節 流民南下的狂潮

第六章 偏安東南的東晉王朝

第一節 司馬睿南下建東晉政權

第二節 “王與馬,共天下”

第三節 東晉的北伐

第四節 淝水之戰

第五節 東晉的衰亡

第七章 十六國時代的紛爭與融合

第一節 西、北邊陲少數民族的內遷

第二節 “十六國”的建立

第三節 動亂中的民族融合

第四節 北魏統一中國北方

第八章 南朝的更迭

第一節 南北朝時代的開始

第二節 宋、齊兩朝的更迭

第三節 梁武帝及“侯景之亂”

第四節 南朝時期皇權的加強

第五節 南朝經濟開始趕上北方

第九章 北方王朝的更替及統一大勢

第一節 北魏的百年興衰

第二節 魏孝文帝的改革

第三節 由強而弱的東魏、北齊

第四節 轉弱為強的西魏、北周

第五節 統一大勢:楊堅建隋代周

第十章 道教的形成與改革

第一節 道教的形成及廣泛流傳

第二節 寇謙之、陸修靜對道教的改革

第十一章 佛教傳入與佛教中國化

第一節 佛教傳入及傳布

第二節 譯經與佛教中國化

第三節 佛教石窟寺院興盛

第十二章 文學藝術的興盛

第一節 文學創作的興盛

第二節 樂舞薈萃紛呈

第三節 高峰突起的書法

第四節 世人矚目的繪畫

第十三章 經學史學的成果豐碩

第一節 經學研究的繼續

第二節 正史修撰的豐碩

第十四章 科學技術的顯著發展

第一節 數學的領先地位

第二節 農業技術的革新

第三節 地理學以及其他科技發展

附錄

附錄一 魏晉南北朝大事記

附錄二 魏晉南北朝帝王世系表

附錄三 主要參考書目

三國時期中心區域圖

西晉時期形勢圖

東晉時期形勢圖

結束語

序言

上海的郭志坤先生是我的多年老友。在十幾年前世紀之交的時候,我同郭先生曾經有過一次非常愉快的合作,就是依照他的提議,共同編寫了一本通俗講述中國古代歷史的圖書,題為《中國古史尋證》,列入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名家與名編——世紀初的對話”叢書出版。當時沒有料到,這本書印行後博得相當不錯的反響,使郭先生和我都覺得所作的一番努力是值得的。

以這件事為契機,郭志坤先生同我有不少次機會談起歷史學的通俗化問題。我們都認為,有必要組織編寫一套系統講說中國歷史,將學術界的豐碩成果推廣於大眾的圖書。郭先生精心擬出規劃,並很快約請到多位學養深厚的作者,形成老中青結合的團隊,投入了撰寫的工作,其成果便是現在這套“細講中國歷史叢書”。

“細講中國歷史叢書”從夏商周三代寫起,一直到最末的王朝清朝為止,全套共十二冊。這套叢書的編寫,貫穿了兩條原則:就書的性質和對象來說,是“面向大眾”;就書的體裁與風格而言,是“通俗化”。我認為郭志坤先生的這兩條提得好,也提得及時。

先說“面向大眾”。我近些年在不同場合屢次說過,歷史雖不能吃,也不能穿,似乎與國計民生渺不相關,實際卻是社會大眾的一種不可缺少的精神需求。我們每一個人,不管從事什麼職業,處於何種身份,都會自然而然地對歷史產生一定的興趣,這或許可以說是人的天性使然吧。一個人活在世界上,不但要認識現在,也必須回顧過去,這就涉及了歷史。我從哪裡來,又往哪裡去,是每個人都會意識到的問題,這也離不開歷史。人們不能只想到自己,還總會考慮到我們的國家和民族,這就更應該了解歷史。社會大眾需要歷史,歷史學者自當“面向大眾”。

抗日戰爭時期,歷史學前輩錢穆先生在西南聯大講授《國史大綱》,所撰講義一開頭便標舉:“當相信任何一國之國民,尤其是自稱知識在水平線以上之國民,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應該略有所知”,“否則最多只算一有知識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識的國民。”歷史學者的工作任務,不應只限於自身觀察歷史、探索歷史,更有責任把所認識、所了解的歷史,原原本本地告訴廣大的社會大眾,使大家對歷史有應有的認識和必要的了解。

特別是在今天,當我們的國家、民族正在走向偉大復興之際,尤其有必要推動歷史學“面向大眾”。中國有五千多年的文明歷史,我們的先人創造了輝煌而且源遠流長的文化,對人類的發展進步做出過豐富卓越的貢獻。我們有義務把這樣的史實告訴社會大眾,提升大家建設祖國、走向世界的凝聚力和自信心,從而為今後人類的發展進步做出更多更新的貢獻,這應當成為歷史學者的襟懷和抱負。

再談“通俗化”。“面向大眾”與“通俗化”是結合在一起的,要想真正做到“面向大眾”,歷史著作就必須在語言和結構上力求“通俗化”。

說起“通俗化”,我聯想到我國“二十四史”之首《史記》的作者司馬遷。司馬遷是學究天人的大學者,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典範,然而他撰著歷史,引經據典,還是在通俗上下了很大功夫。比如他論述唐虞以來古史,自然離不開《尚書》,而他本人曾受學於《尚書》博士孔安國,親得古文《尚書》之學的傳授,然而他在引用《尚書》時,對於古奧費解的字詞,都採用意義相同的字來代替,這應該說是在“通俗化”方面的重要創意。另外,司馬遷還盡力將史事的敘述情節化,使之活現於讀者眼前,無愧於歷史家的大手筆。這都是後人需要學習的。

必須說明,“通俗化”並不意味著降低歷史學著作的學術水準。相反的,編寫“通俗化”的歷史作品,實際是對作者設立更高的要求,絕不是輕易就能夠做到的。在這裡,我還想附帶說一句,即使是專供學術界專業閱讀的論著,其實也應當(而且也能夠)寫得簡明流暢一些。不少著名的前輩學者,例如胡適、郭沫若、馮友蘭等先生,他們的著作不都是這樣的么?

“細講中國歷史叢書”是“面向大眾”的,並且在“通俗化”方向上作了很大的努力。郭志坤先生還說過:“通俗,通俗,只有通然後能俗。”這也很有道理。這十二冊書是一個整體,作者們在上下五千年的一個“通”字上花費了不少精力,對於內容的構架和文字作風也下了一番苦功夫,相信這套書的讀者都會體認到他們的用心。

李學勤

2014年8月17日

文摘

第二節 曹操的異軍突起和官渡之戰

曹操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他是三國中最強大的魏國的創立者,為日後西晉的統一中國奠下了堅實的基礎。對曹操,我們得多花點筆墨。

曹操是沛國譙(今安徽亳縣)人,出生在一個顯赫的宦官家庭中。他的祖父曹騰,是東漢末年宦官集團中的一員,父親曹嵩是曹騰的養子,曹操又是曹嵩的長子。

曹操青少年時代,就顯示了他非同凡響的才華。“少機警,有權數”(《三國志·魏書·武帝紀》),他博覽群書,過目不忘,尤其喜歡抄集諸家的兵法,還自注《孫武兵法》呢!他雖然人生得矮小,可是渾身上下透出一股英氣,又練得一身好武藝,讓人不敢小視。據《世說新語》記載,他與當時的名士許子將是好朋友,一次,曹操問許子將:“朋友,你認為我將來會是一個怎樣的人呢?”對方注視著他,不肯馬上作答。曹操一再追問,對方才說:“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聽了這話,曹操並不生氣,反而仰天哈哈大笑。許子將這話傳開去,曹操也就小有名氣了。

靈帝熹平三年(174),二十歲的曹操被舉為孝廉。從漢朝開始,就實施所謂的“以孝治天下”,中央命地方推舉既孝順又廉潔的人作為“孝廉”,供選用。曹操被選為孝廉以後,就進入了洛陽的衛兵部隊,不久就升任洛陽城北區的治安司令。洛陽是東漢的都城,是皇親國戚聚居的地方,最難治理。曹操一到任,就申明禁令,嚴肅法紀。造五色大棒十餘根,懸於衙門左右,“有犯禁者,皆棒殺之。”當時皇帝的寵臣、大宦官蹇碩的叔父違禁夜行,曹操一點也不留情面,予以處死。這樣一來,京城的社會秩序好了許多,曹操的名聲也更大了。

中平六年(189)董卓入京,專擅朝政,曹操不願與他合作,逃出京師。據史書記載:“太祖至陳留,散家財,合義兵,將以誅卓”。(《三國志·魏書·武帝紀》)這就是所謂的陳留起兵。後又“設奇伏”收編了三十餘萬黃巾軍,成為一支以“青州兵”命名的部隊,加入到了以袁紹為首的反董大部隊中。

董卓被誅滅後,漢獻帝回到了洛陽。這時的洛陽城已是一片廢墟。百官隨獻帝回京,可是連居住的地方也沒有了,“披荊棘,依丘牆間”,只能委身於草叢和斷垣殘壁間了。糧食也成了問題,“群僚飢乏,尚書郎以下白出采穭,或飢死牆壁間”(《後漢書·獻帝紀》)。曹操得到這些訊息後,想起了謀士毛玢說過的一段話:“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軍資。”(《三國志·魏書·毛玢傳》)曹操想,現在正是“奉天子”的最佳時機啊!於是,建安元年(196)八月,曹操親至洛陽面見獻帝,並馬上把獻帝請到許縣,遷都於自己的根據地許昌,取得了“奉天子以令不臣”的絕對政治優勢。

曹操把獻帝放在自己身邊後,就讓獻帝任命他為大將軍,後來由於袁紹的反對,又把大將軍的名號給了袁紹,自己當司空。袁紹根本看不起曹操,這樣,曹操與袁紹這對昔日的反董盟友,成了反目相向的最主要對手了,後來引發了建安五年(200)曹與袁之間的一場大決戰——官渡之戰。

這是中國歷史上一場以弱勝強的典型戰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