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清朝前後歷十帝、二百六十八年。康乾之世為鼎盛時期,乾隆晚期自詡是“物產豐盈,無所不有”的“天朝上國”,實已盛極而衰。嗣後,列強入侵,民族危亡,志士仁人提出了諸多救亡圖存的主張。洋務運動的破產、戊戌變法的失敗,極大地激發了民眾的救國熱情,在洶湧的革命浪潮中腐朽的清王朝最終被推翻。書後附有清大事記、清朝世系表、主要參考書目、清時期形勢圖。
本書是《細講中國歷史叢書》中的一種。這套叢書自夏史寫到清史,共分12部,作者由來自復旦大學等高校的歷史研究專家組成。他們根據需要,選擇對某些人和事加以細講,其中有解疑釋惑,有糾正誤解,有典故分析。堅持真實可信與通俗易懂的標準,行文強調平易流暢,每一部的篇幅不足20萬字,每一冊配有圖片200餘幅。
作者簡介
馮賢亮(《清史》作者)
歷史學博士。主要從事江南區域史、明清史、中國社會經濟史等方面的教學和研究,曾被評為上海市高校優秀青年教師、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獲得中國出版政府獎等。著有《明清江南地區的環境變動與社會控制》、《歲時節令:中國古代節日文化》、《太湖平原的環境刻畫與城鄉變遷(1368-1912)》、《近世浙西的環境、水利與社會》等。現為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目錄
序一
序二
導語
第一章 順治開國
第一節 山海關外
第二節 李自成進京
第三節 王朝更替
第四節 順治十八年
第二章 康熙大帝
第一節 康熙繼位
第二節 三藩之亂
第三節 收復台灣
第四節 開明治世
第三章 盛世景象的“另一面”
第一節 莊廷罐與戴名世
第二節 奏銷和哭廟
第三節 社會控制
第四節 李煦奏摺
第五節 民生的艱辛
第四章 雍正朝的政治
第一節 雍正即位之謎
第二節 加強對地方的控制
第三節 年羹堯被殺
第四節 田文鏡的發跡
第五節 李衛與鄂爾泰
第五章 雍正的思想與信仰
第一節 汪景祺與查嗣庭的悲劇
第二節 呂留良案
第三節 齊周華和謝濟世
第四節 雍正的文化信仰
第六章 乾隆盛世
第一節 乾隆鼎盛局面的形成
第二節 文化之獄
第三節 科舉興盛下的儒林人生
第四節 政以賄成
第七章 和珅及其時代
第一節 和珅的榮耀之路
第二節 抄家清單
第三節 馬戛爾尼使華
第四節 天朝自大
第八章 鴉片戰爭
第一節 鴉片之禍
第二節 林則徐禁菸
第三節 火燒圓明園
第九章 太平天國運動
第一節 洪秀全的故事
第二節 東進江南
第三節 天國的隕落
第四節 鹹豐帝之死
第五節 同治並未中興
第十章 傀儡皇帝
第一節 垂簾聽政
第二節 中日戰爭
第三節 議行新政
第四節 庚子西狩
第五節 夕陽下的瀛台
第十一章 最後的帝王
第一節 宣統皇帝
第二節 宮廷生活
第三節 帝國的終結
附錄
附錄一 清大事記
附錄二 清朝世系表
附錄三 主要參考書目
清時期形勢圖
結束語
作者評說
我(《清史》作者——馮賢亮)認為,歷史的變遷,不能代表具體的人生。一段具體可感的歷史,一種豐富生動的面貌,需要通過多種傳世歷史文獻才能得到較好的呈現。清代政治歷史與社會變化的複雜性,如何在本書中被表達出來,並理解不同側面的歷史表達出來的清代政治與人生的不同景象,是本書努力的方向。
清史離當代近,史料宏富,已有的各種通史著述成百上千,很難說能更新什麼舊知。況且寫作字數有要求,有限的篇幅要包容很多更新的內容,在通史敘述的框架下,不太現實。所以,不能說以往的淺近讀物都沒有而這本小冊子有很多的新內容。
如果沒有十五萬字的限制,我大概可以在這方面作更多的嘗試。我原來的構想,是希望更多地利用清代的小說戲曲、笑話故事、民歌竹枝詞與地方史志等,對於廣大下層民眾的生活與生產,進行較為生動的描述。因為這些文獻中的主人,可以是節婦、尼姑、強盜、江湖藝人、小商販,也可以是鄉村地主、民間土豪、乞丐、騙子、老農民,更可以是落魄書生、青樓才女、腳夫、幫閒、接生婆,等等。以這些人為主角的故事,更貼近民間的生活實態,也能在宏大政治的敘事下,呈現底層社會的脈動。本書中雖然都不可能這樣敘寫,但多少還有些影子。 通史的敘述中心,絕對離不開政治。在人們的社會生活中,政治的影響又無時不在。但像人性的命題,在大歷史、大政治背景下可以通過若干類人物,得到一定的展現,但也存在範圍過狹的一面。比如講到慈禧,當然不會簡單地以今人的觀感來寫,而是找到曾在清宮陪侍慈禧兩年之久的女官德齡的回憶錄,在這個基礎上,查考、補充了若干史料。再如宮廷的日常生活,我最後選用了溥儀的回憶。以往的通史,大概不大用這些材料。但這樣的敘述,既很生動,有親臨之感,也能多側面地反映出一些正史撰寫中應該不會保留的生卡通片。
作品系列
《夏史》——郭泳
《殷商史》——王進鋒
《西周史》——黃愛梅
《春秋史》——陳雪良
《戰國史》——於凱
《秦漢史》——馬孟龍
《魏晉南北朝史》——陳雪良、張德文
《隋唐五代史》——孫英剛
《宋史》——余蔚
《元史》——溫海清
《明史》——張海英
《 清史 》—— 馮賢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