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方法有①革蘭氏染色法,是一種復染色方法,即選用結晶紫和石碳酸復紅兩種染液染色的方法,依此將細菌分成革蘭氏陽性菌(記G+)和革蘭氏陰性菌(記G-)。②簡單染色法,是用一種染液染色的方法,如美蘭或石碳酸復紅等,此法只能顯示細菌的形態及大小。③特殊結構染色法,是染色細菌細胞特殊結構,如鞭毛、莢膜、芽孢、異染顆粒等需用的方法 。④負染色法,是指背景著色而細菌本身不著色,常用染料有墨汁、水溶性苯胺黑等,用於檢查細菌的莢膜。⑤螢光染色法,即用螢光染料,如金胺、吖啶類染料進行染色,用於細菌不同部位的形態觀察。
相關詞條
-
負染色法
負染色法 英文名:negative staining 是一種易於在電子顯微鏡下觀察試樣的微細結構的方法。,又稱“襯托染色法”。
-
細菌染色技術
細菌染色技術是為了便於觀察研究而利用有關染料使細菌細胞著色的方法。細菌個體微小,無色透明,因此常採用染色法來觀察其大小和形態結構。染色的基本步驟為塗片→...
簡介 主要類型 -
革蘭氏染色法
革蘭氏染色法,是指細菌學中廣泛使用的一種重要的鑑別染色法,屬於復染法。這種染色法是由丹麥醫生革蘭於1884年所發明,最初是用來鑑別肺炎球菌與克雷伯肺炎菌...
方法概述 染色原理 操作流程 常見種類 -
莢膜染色法
莢膜是包圍在細菌細胞外面的一層粘液性物質,其主要成分是多糖類,不易被染色,故常用襯托染色法,即將菌體和背景著色,而把不著色且透明的莢膜襯托出來。莢膜很薄...
基本原理 操作步驟 主要類型 -
剛果紅染色法
剛果紅染色法特指用剛果紅將纖維素染色的方法。剛果紅能與培養基中的纖維素形成紅色複合物,常用的剛果紅染色法有兩種。
含義 原理 方法 -
抗酸染色法
抗酸染色法acid-fast staining method 1882年由埃利希(F.Ehrlich)首創並經F.齊爾(Ziehl)改進而創造出的細菌染...
抗酸染色的原理 抗酸染色一般步驟 抗酸染色的染液配製 -
抗酸性染色法
抗酸性染色法是指檢查抗酸細菌(如結核桿菌、麻風桿菌、分支桿菌等)的一種特殊染色法。方法很多,常用的是先以濃石炭酸復紅加溫初染,隨即以鹽酸酒精或硫酸水脫色...
常用方法 抗酸染色的原理 注意事項 -
革蘭染色法
革蘭染色法,由丹麥病理學家Christain Gram於1884年創立,是細菌學中很重要的鑑別染色法,因為通過此法染色,可將細菌鑑別為革蘭陽性菌(G+)...
簡介 染色原理 操作流程 影響因素 -
鞭毛染色法
鞭毛的有無、多少和著生方式是細菌鑑定中的重要指標。在一般情況下,細菌的鞭毛因為太細(直徑為10~20nm),故普通光學顯微鏡下無法觀察。但通過特殊染色方...
簡介 硝酸銀法 Leifson氏法(1930年) Bailey氏鞭毛染色法(192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