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原變型)

紫藤(原變型)

紫藤,(學名:Wisteria sinensis),別名藤蘿、朱藤、黃環。屬豆科、紫藤屬,一種落葉攀援纏繞性大藤本植物。

基本信息

落葉藤本。莖左旋,枝較粗壯,嫩枝被白色柔毛,後禿淨;冬芽卵形。奇數羽狀複葉長15-25厘米;托葉線形,早落;小葉3-6對,紙質,卵狀橢圓形至卵狀披針形,上部小葉較大,基部1對最小,長5-8厘米,寬2-4厘米,先端漸尖至尾尖,基部鈍圓或楔形,或歪斜,嫩葉兩面被平伏毛,後禿淨;小葉柄長3-4毫米,被柔毛;小托葉刺毛狀,長4-5毫米,宿存。總狀花序發自去年年短枝的腋芽或頂芽,長15-30厘米,徑8-10厘米,花序軸被白色柔毛;苞片披針形,早落;花長2-2.5厘米,芳香;花梗細,長2-3厘米;花萼杯狀,長5-6毫米,寬7-8毫米,密被細絹毛,上方2齒甚鈍,下方3齒卵狀三角形;花冠細絹毛,上方2齒甚鈍,下方3齒卵狀三角形;花冠紫色,旗瓣 圓形,先端略凹陷,花開後反折,基部有2胼胝體,翼瓣長圓形,基部圓,龍骨瓣較翼瓣短,闊鐮形,子房線形,密被絨毛,花柱無毛,上彎,胚珠6-8粒。莢果倒披針形,長10-15厘米,寬1.5-2厘米,密被絨毛,懸垂枝上不脫落,有種子1-3粒;種子褐色,具光澤,圓形,寬1.5厘米,扁平。花期4月中旬至5月上旬,果期5-8月。
產河北以南黃河長江流域及陝西、河南、廣西、貴州、雲南。
本種我國自古即栽培作庭園棚架植物,先葉開花,紫穗滿垂綴以稀疏嫩葉,十分優美。野生種略有變異,常見有1個變型。

形態特徵

紫藤落葉攀援纏繞性大藤本植物,乾皮深灰色,不裂。嫩枝暗黃綠色密被柔毛,冬芽扁卵形,密被柔毛。一回奇數羽狀複葉互生,小葉對生,有小葉7~13枚,卵狀橢圓形,先端長漸尖或突尖,葉表無毛或稍有毛,葉背具疏毛或近無毛,小葉柄被疏毛,側生總狀花序,長達30~35厘米,呈下垂狀,總花梗、小花梗及花萼密被柔毛,花紫色或深紫色,花瓣基部有爪,近爪處有2個胼胝體,雄蕊10枚,2體(9+1)。莢果扁圓條形,長達10~20厘米,密被白色絨毛,種子扁球形、黑色。花期4~5月,果熟8~9月.

紫藤

文化寓義

李白曾紫藤有詩云:“紫藤掛雲木,花蔓宜陽春。密葉隱歌鳥,香風留美人。”生動地刻畫出了紫藤優美的姿態和迷人的風采。暮春時節,正是紫藤吐艷之時,但見一串串碩大的花穗垂掛枝頭,紫中帶藍,燦若雲霞。灰褐色的枝蔓如龍蛇般蜿蜒。難怪古往今來的畫家都愛將紫藤作為花鳥畫的好題材。
朱宣鹹創作有中國畫《紫藤雙燕》和《紫藤雙燕》等。在朱宣鹹的紫藤作品中,充分運用了以篆書用筆,以刻刀入畫的用筆用線特點。
長期對《石鼓文》的臨習,加上朱宣鹹同時又是一個有著數十年經驗使用刻刀進行創作的木刻版畫家。因此這金石篆書與木刻版畫的用刀,形成了他著筆就是著刀,刀筆一體,運刀般用筆充滿著力度,從而以刀意領筆氣、以刀氣使筆意、以刀力氣筆端,線條流暢而不輕浮,圓渾厚重,老練潑辣,揮灑自如。這也體現在了朱宣鹹生動的對紫藤纏繞的用筆用線之中。
其它作品:
【紫藤緣木而上,條蔓纖結,與樹連理,瞻彼屈曲蜿蜒之伏,有若蛟龍出沒于波濤間。仲春開花。】——《花經》
【遙聞碧潭上,春晚紫藤開。水似晨霞照,林疑彩鳳來。】紫藤
——李德裕《憶新藤》【紫藤縈葛藟,綠刺罥薔薇。】
【下釣看魚躍,探巢畏鳥飛。】
【葉疏荷已晚,枝亞果新肥。】
【勝跡都無限,只應伴月歸。】
——杜審言《都尉山亭》
【綠蔓穠陰紫袖低,客來留坐小堂西。】
【醉中掩瑟無人會,家近江南罨畫溪。】
——許渾《紫藤》
【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我撫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艙,那裡滿裝生命的酒釀,它張滿了帆,在這閃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萬花種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組成了萬花燦爛的流動的瀑布。】
——宗璞《紫藤蘿瀑布》紫藤

地理分布

產地紫藤原產中國,朝鮮、日本亦有分布。華北地區多有分布,以河北、河南、山西、山東最為常見。華東、華中、華南、西北和西南地區均有栽培。中國南至廣東,北至內蒙古普遍栽培於庭園,以供觀賞。花可炒作菜食,莖葉供藥用。花開可半月不凋。常見的品種有多花紫藤、銀藤、紅玉藤、白玉藤、南京藤等。上海有紫藤鎮、紫藤園,蘇州亦有古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