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防控措施
健康教育
增強向公眾進行紫外線危害及其防護方法的健康教育,減少暴露是預防紫外線不良生物效應發生的根本措施,儘可能避免在中午前後暴露於陽光下,建議不做長時間的日光浴,不使用曬黑燈照射皮膚,注意夏季戶外活動的時間安排並採取一定的防護措施,關注紫外線指數預報。
紫外線指數(UV index,UVI)是指當太陽高度角最高時,到達地面的紫外線輻射對人體皮膚可能造成的損傷程度。其變化範圍用0~15或者16的數字表示,夜間的紫外線指數為0,熱帶或高原地區晴天時可達15或16。紫外線指數越高,皮膚和眼睛的損傷風險就越大。人們應利用紫外線指數安排戶外活動的時間。世界衛生組織(WHO)把紫外線指數分為下列等級:0~2,低;3~5,中等;6~7,高;8~10,甚高;≥11,極高。紫外線指數作為告誡人們日光暴露危險等級的一種健康教育手段被廣泛使用,許多國家已將其作為天氣預報的一項內容。
防護用品
防曬劑:防曬劑可通過化學吸收或物理反射和散射衰減紫外線穿透皮膚的量。吸收紫外線的有效化學成分有對氨苯甲酸、桂皮酸鹽、二苯甲酮、水楊酸等,阻蔽紫外線的不溶性顆粒物有氧化鋅、鈦白粉等無機粉質。防曬劑使用時不要忽視對耳部和下肢的保護。即使在使用防曬劑後,也不要做過長時間的日光浴。
防曬服裝、眼鏡和帽子:對皮膚的防護,國外有人提出三個“c”字,即出門戴帽子、穿長袖衣服、塗抹防曬劑,以防止紫外線對皮膚的過量照射。
對人工紫外線光源的防護
在職業接觸過程中應嚴格遵守操作規程;改善勞動條件,電焊作業可增設防護禁止、採用自動焊和半自動焊,減少手工操作;採取個人防護措施,合理使用防護用品,佩戴防護眼鏡和防護面罩。電焊現場避免無關人員觀看,參觀者應戴防護眼鏡。
健康監護
(1)對接觸紫外線作業人員,尤其是電焊作業人員應作就業前眼部詳細檢查,每3~5年定期檢查一次。
(2)眼部檢查時,必須檢查視力(包括矯正視力),角膜螢光素染色,必要時查晶狀體及眼底。職業禁忌症為活動性角膜疾病。
(3)做皮膚科檢查,定期體檢時應注意皮膚色素沉著及疣狀贅生物。
(4)進行就業前和定期健康檢查,有某些皮膚病者禁止從事紫外線作業,發現異常者及時調離、治療。
相關標準
《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該標準中對工作場所紫外線職業接觸限值規定見下表。
紫外光譜分類 | 8h職業接觸限值 | |
輻照度/(µW/cm) | 照射量/(mJ/cm) | |
中波紫外線(315~280nm) | 0.26 | 3.7 |
短波紫外線(280~100nm) | 0.13 | 1.8 |
電焊弧光 | 0.24 | 3.5 |
對於紫外光譜為315~400nm的,投射有防護的皮膚和眼睛的總照射強度根基測量或輸出數據不應超過10.0 W/m,時間不超過100s;當接觸時間為1000s時,總輻射能量不應超過1.0×10J/m。
對於紫外光譜為200~315 nm的,投射無防護的皮膚和眼睛上的總照射強度根基測量或輸出數據不應超過1.0 W/m,能量相當於用270 nm的單色光源每天有效照射8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