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粹種族政策

納粹種族政策

阿道夫·希特勒在擔任德國總理之前,一直醉心於種族理論的研究。在其許多演說和作品當中,阿道夫·希特勒鼓吹種族“純化”和“日爾曼民族” ,即所謂的雅利安“優等民族”的優越性。他宣稱,為了終有一天控制整個世界,其民族必須保持血統純正。按照希特勒的觀點,理想的“雅利安人” (Aryan) 金髮碧眼、身材高挑。

基本信息

措施

希特勒和納粹掌權後,這些信條成為政府的意識形態,並通過海報、廣播、電影、學校和報紙廣為傳播。在德國科學家的幫助下,納粹開始將其意識形態付諸實踐,他們認為應通過限制“劣等”人的繁衍來改進人類種族。從 1933 年開始,納粹允許德國醫生施行強制絕育手術,這種手術使受害人不能生育。這一公總計劃的對象包括羅姆人(也稱吉卜賽人,德國的少數民族,約有三萬人)和殘疾人(包括精神病患者及先天失聰或失明者)。受害者還包括約 500 名非洲裔德國兒童,以及一戰後占領德國萊茵蘭 (Rhineland) 地區的非洲裔盟軍士兵與德國女性生下的後代。

希特勒和其他納粹領導人認為猶太人不是一個宗教群體,而是一個毒瘤般的“種族”,它“寄生”在其他種族上,並削弱其“宿主”的能力。希特勒上台後,學校的納粹教師開始推行這一荒謬的種族學“理論”。他們測量學生頭骨的尺寸和鼻樑的長度,記錄學生頭髮和眼睛的顏色,以確定學生是否屬於真正的“雅利安種族”。猶太和羅姆(吉卜賽)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受盡了羞辱。

關鍵日期

1920 年 2 月 24 日
納粹確定政治綱領

納粹黨(或稱為德國工人黨)在德國慕尼黑召開了第一次公開會議。阿道夫·希特勒提出了“二十五點計畫”,確定了納粹黨的政治日程表。納粹黨綱領中體現了種族主義。它要求德意志民族的種族純潔性;宣稱德國最終將統治劣等種族,並稱猶太人為種族敵人。其中的第四點總結道:“因此,任何猶太人都不可以成為國家的一員。”

1925 年 7 月 18 日
《我的奮鬥》第一卷問世

在 1923 年嘗試奪取政權失敗後,阿道夫·希特勒以叛國罪被捕入獄,他在獄中撰寫了《我的奮鬥》(Mein Kampf)。在《我的奮鬥》中,他描述了自己的種族主義思想。希特勒將歷史視為種族之間爭奪生存空間的鬥爭史。他構想了在東部的征服戰爭,幻想讓斯拉夫人成為德國人的奴隸。他堅信猶太人非常邪惡,他們的存在破壞了國家的“種族純潔性”,並呼籲從德國“清除”猶太人。

1933 年 7 月 14 日
納粹政權頒布種族純潔法

阿道夫·希特勒相信“種族純潔性”要求由國家控制人類的繁衍,並頒布了《防止具有遺傳性疾病後代法》。該法案禁止“不合要求”的人擁有子女,並授權對那些身體或心智上有缺陷的人強制施行絕育手術。該法令在頒布後的 18 個月中影響了約 40 萬人的命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