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公元1290年,賽典赤長子納速拉丁的孫子納數魯出任元江臨安廣西都元帥府元帥(帥府在今通海縣曲陀關),其隨軍家屬幾經遷徙,最後定居於獅山腳下、杞麓湖畔的納古鎮。納古原為四街鎮的一個村公所,1988年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納古回族鄉,1997年撤鄉建鎮。七百餘年來,納古人農工商多業並舉。元、明兩代,手工業主要有軍用馬具;清代有火藥槍、民用刀具;民國時期有手工仿造的拉七、左輪、二十響等手槍,以及雙箍、毛瑟等各種步槍和子彈,還能仿造輕機槍,有“小兵工廠”之稱。清代和民國時期,有15%左右的人家趕馬經商,長年往來於中緬、中泰之間,發展國際貿易交流。
建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納古鎮各族人民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關心支持下,自身傳統的商業、手工業、運輸業等方面的優勢得到了充分發揮,大力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納古鎮社會經濟各項事業快速發展。2005年全鎮社會經濟總收入218868萬元,地方財政收入達195.4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472元。個體私營經濟發展成了全鎮經濟的重要支柱,形成了以建築建材為主導產業,二、三產業協調發展的經濟格局。來自個私經濟的營業收入占全鎮社會經濟總收入的99%,共有個私企業592個,個私企業從業人員6826人,實現營業收入216854萬元,實現利稅6859萬元。焊管、帶鋼、鋁型材、小五金等產品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小城鎮建設卓有成效。完成了主要街道的擴建工作,並對其實施了綠化、亮化工程;完成全鎮所有45條路、街道的冠名掛牌工作;2004年通過民間投資2000多萬元建成了建築面積達10580平方米的納家營清真寺;電力、通訊、廣播電視覆蓋全鎮。經濟的發展促進了文化、科技、教育、衛生、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的全面進步。多渠道投資700多萬元對納古學校進行了改擴建;2004年建成並投入使用了納古鎮文化站,配合雲南大學投資18萬元建成了回族研究基地——納忠圖書館;兩年一屆的“獅山杯”籃球賽等體育活動正常開展;目前,全鎮定電話達到了戶均一部的水平,行動電話5000餘部,各類機動車2300多輛,300餘幢別墅,人均居住面積達35平方米,家庭電腦得到普及,並在全縣九個鄉(鎮)中率先開通了電信IP寬頻網,彩電、冰櫃等高檔電器已基本普及。2000年8月,納古鎮被評為玉溪市 “小康達標鎮”。2001年1月被雲南省移動通信公司玉溪市分公司評為“玉溪行動電話第一鎮”。歷史上,納古文化教育發達,人才輩出,有“一石二斗芝麻爾林(學者)”的稱號。知名阿訇達400餘人,武略將軍、舉人、進士及儒學訓導30餘人。享譽中外的阿拉伯文化泰斗、“中阿文化交流的使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阿拉伯文化沙迦國際獎”榮獲者北京外國語大學納忠教授,著名翻譯家納訓先生、現代經堂教育家、著名的納家營清真寺教長納本慈教長也都是納古人。納古鎮的回族都信仰伊斯蘭教,分為兩個教派,即格底母、哲赫林耶。全鎮有三所清真寺。兩個教派的信教民眾互相尊重,相安無事,回族與各民族之間也和睦相處。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在我鎮得到了充分的貫徹落實,正常的宗教活動受到法律的保護,每天都有民眾在清真寺里禮拜,每年信教民眾都在清真寺里慶祝“古爾邦節”和“聖誕節”,朝覲活動也正常開展,到麥加朝覲的人數已達400餘人。
經濟
改革開放以來,納古鎮在黨的方針、政策指導下,發揮自身優勢,大力發展個體私營經濟。工業經濟已成為全鎮經濟的重要支柱,工業總產值占全鎮農村經濟總產值的98.85%,工業強鎮步伐明顯加快。焊管、帶鋼、鋁型材、小五金等產品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工業經濟的發展帶動了第三產業的全面發展。工業發展的後勁得到了明顯增強,湧現出了納古連鑄鋼鐵工貿有限公司、通海縣熱軋帶鋼廠等一批年產值上億元的企業和以“馬老表”米線為代表的清真特色食品企業。2006年被玉溪市委、市政府評為“發展工業先進鄉鎮”。 成為“通海個私經濟發展的領頭雁”。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小城鎮建設卓有成效。經濟的發展促進了文化、科技、教育、衛生、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的全面進步。城鎮居民收入穩定增長,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納古鎮先後被國務院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省委、省政府授予“雲南省鄉鎮企業百強鄉(鎮)”、“雲南省鄉鎮企業五十強鄉(鎮)”,“雲南省體育特色鄉鎮”、市委、市政府授予“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小康達標鎮”,縣委、縣政府授予“普法宣傳教育先進集體”,縣委授予“統一戰線工作先進集體”等60餘個榮譽稱號。由此,國內外朋人、專家學者和資深記者到納古參觀考察的人員絡繹不絕。
現在的納古,經濟發展、政治安定、民族團結、社會和諧,全鎮各族人民在鎮黨委、政府的帶領下,緊緊圍繞“工業強鎮、科教興鎮、生態立鎮、和諧發展”發展戰略,努力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納古!
基層黨團組織
各種獎勵納古鎮下設9個黨支部,共有黨員230人,其中男性136人、女性94人,年齡在60歲以下的175人,60歲以上的55人。
全鎮建有團支部8個,共有團員158人。
人口衛生
納古鎮是以回民族為主,其中回族6780人,漢族1484人,彝族15人,其他民族19人。整個納古鎮現有農戶2422戶,共8298人,其中男4089人,女4209人。農業人口數為7823人,勞動力總數4467人,從事第一產業人口1089人,外出務工人數201人。近年來,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村醫療、社會保障及衛生環境得到了進一步完善,農村居民積極參與農村社會保障,有更多的農戶加入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及農村合作醫療。至2007年底全鎮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人數84人,享受低保人數265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農戶1972戶,總計7338人,參合率98%。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鎮衛生院,衛生院面積為 3335 平方米,有鄉鎮醫生6人。納古鎮建有公廁3個,垃圾集中堆放場地9個。
基礎設施
納古鎮目前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整個鎮全部農戶均通自來水,2422戶通電,231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353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19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990戶。納古鎮進村道路為硬化的水泥路面,到縣城交通方便,鎮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水泥路面。整個鎮共有9戶農戶建有沼氣池;裝有太陽能農戶1720戶;建有小水窖22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146畝。
旅遊
納古是個前有湖、後有山、中間還有幾個水龍潭的好地方。位於納古鎮西北部最高點的“望三海”,是個獨特而且有無窮魅力的旅遊景地,從這裡可以用肉眼看到通海(杞麓湖)、江川海(星雲湖)、澄江海(撫仙湖),望三海山頂上及其附近擁有數百畝的平整地可開發利用,作發展旅遊業、娛樂業所需的土地。
為開發納古的旅遊資源,發展旅遊業,根據玉溪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小商品大市場”的發展思路,納古鎮決定依託旅遊業開發傳統的小水果刀等旅遊小商品,把旅遊業做大做強。通過政府引導,利用2—3年的時間,使納古刀具生產行業產量達到300萬把,實現產值1億元。為此,鎮人民政府擬定了納古刀具產業發展思路,通過組建刀具協會,註冊公司,統一商標,組織集中生產,積極拓展市場等措施來發展這一傳統產業。為支持納古刀具產業的發展,通海縣政府創辦了占地50畝的“通海縣刀具城”,目前,已有12家規模較大的刀具生產企業入駐刀具城,正積極準備生產,通過龍頭企業的帶動,將促進納古刀具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2004年底,共有刀具生產企業和個體戶40多戶,共生產各種刀具30萬把,實現產值1000餘萬元。
清真寺
納古鎮清真寺
納古原來的三座清真寺分別是納家營老寺、古城老寺和古城新教古寺。其中納家營清真寺歷史最悠久。是數千回民禮拜的場所,又是回民民眾節日聚會、教育、學術研究、舉辦喪禮的活動中心。在團結、凝聚與教育穆斯林大眾,在繼承和發揚伊斯蘭文化,在納古鎮的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已經而且必將發揮更大的作用。
納家營清真寺
據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孟秋月二十六日所立《清真寺常住碑記》記載,納家營清真寺始建於納速魯父子定居納家營的明洪武三年(1370年),為土木結構。
630餘年來,納家營清真寺幾經擴建,至2001年再次擴建以前,占地面積約有1公頃,建築面積約6000平方米,其中古寺部分約3000平方米。
納家營老寺因為建蓋新清真寺,整體向東遷移了250米,原貌依舊,改為女寺,可同時容納近千女教胞禮拜。總建築面積達一萬多平方米的納家營新清真寺於2004年正式落成。該寺為四層樓,已穹頂,四座宣禮塔,塔高72.4米。二樓為李白大殿,可同時容納三千多人座禮拜。如今,新老兩寺相呼相應,融為一體,各盡其能,各顯風采。
古城清真寺
古城新教清真寺屬於哲赫忍耶派,該寺始建於鹹豐六年(1856年)後被焚,清光緒元年(1875年)在原址上重建。大殿共三間五進深,中央沒有一根柱子,用8根木條飛跨直上,當地人稱為“八寶串”,這是古建築中最難的建築工藝。日本人多次到該寺取樣,回日本仿製,但都未成功。據說在建築時是由一“上班按時,吃飯消失”的“神人”相助完成。全寺占地3300平方米,建築面積2700平方米,寺院雖小,玲瓏有致,花木常青,馨香宜人。古城清真新寺,能容納300餘人的大殿內卻沒用一根柱子,靠8根橫樑相互牽拉,稱為“八寶串”,大殿窯窩裡鑲嵌著一塊高170厘米,寬81.5厘米的陽碑,碑文為阿拉伯文《古蘭經》首章,整齊光潔,字跡流暢優美,書法上乘且無一錯漏缺損,堪稱奇蹟。
民俗習慣
納古鎮伊斯蘭文化學院的學生在上課納古的穆斯林與其他地方的一樣,每年有三次大的宗教節日。大開齋節,每年把齋一個月後,人們穿上節日盛裝,到清真寺里參加慶典活動;古爾邦節(也叫小開齋節),人們相聚到清真寺里舉行節日活動,在禮拜之餘,掌教師傅宣講教律、教義,宣傳國家的方針、政策,鼓勵大眾在禮拜完畢之後,積極投入國家的經濟建設、社會發展洪流中;聖紀節,上萬人歡聚在一起,紀念伊斯蘭教聖人穆罕默德誕辰,弘揚穆聖美德,與人為善,愛國愛教,進行學術交流,探討宗教如何與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相適應。
在納古,人們有吃完飯要分一包牛羊肉給客人帶回家的飲食習慣,這是保持了中亞祖先貼木兒時代的飲食習慣,已經有七百多年的歷史。
納古,是“有一石二斗芝麻爾林(學者)”的地方。
教育氛圍
通海縣納古鎮風光迤邐,氣候宜人。杞欐湖畔,獅子下山,祖祖輩輩居住在此的穆斯林同胞們,純樸勤勞,睿智虔誠,他們以擁有納忠、納訓、納本慈等蚩聲中外的先賢學者而榮耀,以創造納家營伊斯蘭文華學院,馬恩信、張維真等曾在此執教授課,著書立說而自豪。納古人有技藝。善經營、以手工刀具、鐵藝加工、軋鋼、內外貿易為主要業務,經貿消費十分活躍。
納古鎮有兩座各具特色的寺坊—納家營和古城清真寺。納家營清真寺恢宏而壯觀,位居集鎮中心、人氣旺、學員多(伊斯蘭文化學院就設在寺內,學生、教職員工近400人,自主辦學,民主管理,寺管會,學董們為學院提供硬體配套設施及財務支持),求職熱情高漲。
每天昏禮之後,夜幕降臨,寺院,教室燈火通明,人們三五成群,扶老攜幼,紛紛湧向教室,根據各自所學的程度和內容“對號入座”,學字母、讀經典、解明文、聽講座、各求所需、如饑似渴。老師們告訴我,最多的時候有30多個班級,上千人參加學習……。
古城清真寺古樸而典雅,儘管寺院、坊民沒有納家營寺坊那么大那么多,但他們對教門的認識,對教育下一代的關注,同樣令人欽敬不已!古城寺的學董們經過深思熟慮,決意另闢蹊徑,創辦幼兒教育事業。大家說乾就乾,出智、出資、出力,在離古城寺不遠的地段建設、改造出適合兒童特點的學校,在國外留過學,做過生意有管理能力,並熱愛文化教育事業的馬錦標先生主動請纓,擔綱幼教中心的管事兼校長。由於領導班子得力,幼教師資精良,管理有方,古城幼教學校名聲大振,入校兒童人數倍增,達600人,接近容納極限。更為可嘉的是,學校結合本民族實際,在教授通用幼兒教材之同時,在各班次開設阿拉伯語拼讀、《古蘭經》誦讀等課程,馬錦標校長異常興奮地告訴我,現在大班學習優秀的小孩子,都能背記一兩本經典了!知感主,這些孩子是民族的希望,教門的花朵,祈主賜福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