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特徵
紅頰鸚鵡體長20~21厘米,體重135~180克。體羽綠色,額頭、頭部兩側、臉頰和喉部紅色,頂冠及後枕藍紫色,胸部、腹部、翼上覆羽、尾部上覆羽黃綠色,下背部綠色,中級翼覆羽有一塊紅褐色斑塊。翼下覆羽藍色,尾部下覆羽黃綠色。體型短胖,尾巴短。雌鳥有棕色頭和橄欖褐色的臉頰及喉嚨。幼鳥體羽橄欖色,但它們的頭更綠。虹膜淺黃色,腳爪灰色,鳥喙:雄鳥紅珊瑚色,雌鳥棕灰色。
棲息環境
自然棲息地是亞熱帶或熱帶乾燥森林、潮濕低地森林和紅樹林。主要是原始森林和次生林,但也出現於種植園,開闊的林地和耕地,甚至到達海拔1400米的稀樹草原。在澳洲大陸上,幾乎完全完全定居在熱帶雨林。
生活習性
清晨時分,這些鳥一般在森林的樹梢上空飛行並大聲鳴叫。一般成對或以家族為單位組成小群,在果樹豐富的地區,也發現聚大群活動。它們離開其位於河流沿岸的夜間休息的地方,到達食物分布的區域,經常停止在高大的樹木上,棲息在樹枝之間,拍打翅膀時發出響亮的鳴叫聲。紅頰鸚鵡幾乎完全素食,只吃種子,水果和鮮花。可以倒掛在樹枝間取食食物。
在不同的地區和時候,可以聽到許多不同的鳴叫聲。在紐幾內亞東部山區的鸚鵡,會發出一系列相同的音符“記記記記!”,能持續5至10秒並以每秒重複2或3次的速率。這些聲調和卷尾鳥頗為相似。它們常被混淆於藍領鸚鵡(Geoffroyus simplex)。在紐幾內亞南部的紅頰鸚鵡,可以聽到一個三重奏的低音。此外,也有各種各樣其他的鳴叫聲被記錄,包括金屬聲和刺耳的“kreek kreek”及“aank”或“aank aank”的聲音。
分布範圍
分布於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巴布亞紐幾內亞和東帝汶。
繁殖方式
紅頰鸚鵡在樹上築巢,大多數時候選擇地離地面很高的樹幹上挖洞,有時也選擇較粗的分枝。雌鳥負責挖巢,洞的直徑在80毫米和90毫米之間,鳥洞的深度可長達42厘米,每窩產2~4枚卵,雌鳥獨自孕育,產卵季節應地而異,在紐幾內亞從4月至9月,在澳大利亞延至8月到12月。
亞種分化
中文名稱 | 拉丁學名 | |
1. | 紅頰鸚鵡阿魯島亞種 | Geoffroyus geoffro aruensis |
2. | 紅頰鸚鵡羅塞爾島亞種 | Geoffroyus geoffro cyanicarpus |
3. | 紅頰鸚鵡哈馬黑拉島亞種 | Geoffroyus geoffro cyanicollis |
4. | 紅頰鸚鵡塞蘭島亞種 | Geoffroyus geoffro explorator |
5. | 紅頰鸚鵡弗洛雷斯亞種 | Geoffroyus geoffro floresianus |
6. | 紅頰鸚鵡指名亞種 | Geoffroyus geoffro geoffroyi |
7. | 紅頰鸚鵡海爾勞克灣亞種 | Geoffroyus geoffro jobiensis |
8. | 紅頰鸚鵡卡伊群島亞種 | Geoffroyus geoffro keyensis |
9. | 紅頰鸚鵡紐幾內亞亞種 | Geoffroyus geoffro minor |
10. | 紅頰鸚鵡比亞克亞種 | Geoffroyus geoffro mysoriensis |
11. | 紅頰鸚鵡摩鹿加群島亞種 | Geoffroyus geoffro obiensis |
12. | 紅頰鸚鵡安汶島亞種 | Geoffroyus geoffro orientalis |
13. | 紅頰鸚鵡巴布亞島亞種 | Geoffroyus geoffro pucherani |
14. | 紅頰鸚鵡南摩鹿加群島亞種 | Geoffroyus geoffro rhodops |
15. | 紅頰鸚鵡米西馬亞種 | Geoffroyus geoffro sudestiensis |
16. | 紅頰鸚鵡塔寧巴爾群島亞種 | Geoffroyus geoffro timorlaoensis |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註:紅頰鸚鵡圖冊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