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紅軍渡江指揮部舊址, 1936年4月,中國工農紅軍二、六軍團在賀龍、任弼時、肖克等人領導下,長征過雲南,佯攻昆明,直插滇西,在石鼓一帶強渡金沙江,順利實現了北上抗日的主張。中國近代史上這一偉大壯舉,使石鼓有了更加光榮的名聲。
當年為紅軍當嚮導和船工的人中為數不多的幾位健在者之一,使我得以從抽象的感受里走進了具體化的事件本身,走進更深刻的歲月。當年他才16歲,已經為 “革命”這個詞語出了力,所以,當他坐在自家的小院裡向我們描述當年的情景時,臉上充滿了神聖的表情。當然,他的敘述是生活化的,甚至有些瑣碎,很少用“運籌帷幄”、“神兵天降”等讚頌語言。
場景描述
紅軍來的時候,老百姓以為要有一場惡戰,紛紛往山里跑。他沒有跟家人跑,而是在家裡像平時一樣為生活忙碌著,因而紅軍一到達,最先找到的就是他們幾個鎮定自若的年輕人。向他們了解情況,宣傳革命的道理,幫他們打掃衛生,並商議暫時租房子。紅軍紀律嚴明,長途跋涉的戰士們雖然勞頓不堪,但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看到這樣的部隊,大家都不害怕了,紛紛從山裡回到家,打著火把,連夜奮戰造木筏,配合紅軍渡江。
“要說石鼓是一個兵家必爭之地,老百姓見過的部隊也夠多的了,但沒有哪一支隊伍能夠這樣得到民眾的支持,”陸助揚發自內心地說,“可以說,沒有石鼓人民的支持,大部隊不可能那么快就渡過江去。那真是魚與水的關係啊!”他們家裡也住滿了紅軍戰士,大夥親如一家,凡用過老百姓的東西,部隊都要付錢,還把吃的分給民眾。他一直帶領紅軍找渡船,還親自划船渡江,依依不捨地將戰士們送過了金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