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作 者:秦生著
出 版 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5-1
I S B N:9787500495956包 裝:平裝
內容簡介
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末期發生的“空前絕後”的重大歷史事件。本書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史研究”的最終成果,也是目前可見的第一本非小說類全面系統研究紅西路軍真實歷史的專著。作者以科學嚴謹的態度,在充分占有翔實資料和實地考察的基礎上,從中共黨史和軍事戰爭史的研究視角,全面展現了紅西路軍形成的社會歷史條件,演進發展的歷史進程和最後結局,充分展現和客觀評價了紅西路軍創建的歷史功績和發揮的戰略作用,謳歌頌揚了紅西路軍的崇高革命精神;研究了有關紅西路軍的重大戰略形成及產生的影響,分析總結紅西路軍失敗的原因,回答了黨史界、學術界長期爭論的許多重大理論問題。
目錄
第一章 中共中央打通蘇聯戰略方針的提出與演變
第一節 共產國際軍事援助中國紅軍的思想
一、共產國際軍事援助思想的提出
二、紅軍長征開始前共產國際軍事援助思想
三、紅軍長征開始後共產國際軍事援助思想
第二節 中共中央打通蘇聯的戰略方針
一、建立川陝甘根據地方針中“青寧新”因素的考慮
二、打到蘇聯邊界去取得共產國際援助的方針
三、打通蘇聯、便於抗日的方針
四、占領寧夏,打通與外蒙、蘇聯聯繫的方針
五、對中共中央打通蘇聯戰略方針的認識
第三節 北取寧夏,打通蘇聯的戰略方針
一、紅二、四方面軍北上甘南
二、三個方面軍與東北軍配合北取寧夏,打通蘇聯的戰略方針
第二章 北上與西進的鬥爭和三大主力紅軍會師
第一節 奪取寧夏方針與《靜寧、會寧戰役綱領》的制定
一、中共中央占領寧夏的部署與靜會戰役計畫
二、中共中央西北局岷州會議與《靜寧、會寧戰役綱領》的制定
三、中共中央政治局奪取寧夏的戰略思想
第二節 北上與西進的爭論與鬥爭
一、中共中央西北局漳縣會議決定西進
二、中共中央西北局洮州會議與《通莊靜會戰役計畫》
第三節 三大主力紅軍勝利會師
第三章 《十月份作戰綱領》的發布與執行
第一節 《十月份作戰綱領》的發布
一、中共中央對“提早攻寧問題”的思考
二、《十月份作戰綱領》的發布
第二節 紅四方面軍一部西渡黃河
一、紅四方面軍實施寧夏戰役的部署
二、紅三十軍成功搶渡黃河
三、紅九軍、五軍和四方面軍總指揮部渡河
第三節 寧夏戰役計畫被迫中止
一、海打戰役計畫的流產
二、寧夏戰役計畫被迫中止
三、寧夏戰役計畫擱置的原因
第四章平大古涼戰役與紅西路軍組成
第一節 《平(番)大(靖)古(浪)涼(州)戰役計畫》的制定
一、景泰一條山戰鬥
二、《平大古涼戰役計畫》的形成
第二節 紅西路軍的組成
一、紅西路軍的組建
二、紅西路軍的建制
第三節 西路軍揮戈西進
一、實施《平大古涼戰役計畫》
二、紅九軍兵殤古浪
第四節 西渡黃河後民族統戰工作的開展
一、渡河後西路軍的民族統戰工作
二、平大古涼戰役時期的民族統戰工作
第五章 創建永昌、山丹根據地
第一節 創建永昌、山丹根據地的方針
一、西路軍西進遭遇的困難
二、創建永昌、山丹根據地的方針
第二節創建永昌、山丹根據地的戰鬥
一、永昌、山丹的戰前態勢
二、永昌、山丹的主要戰鬥
第三節西安事變與東進、西進的猶豫
一、西安事變初期西路軍行動方針的游移
二、西安事變後期,西路軍準備東返
三、西安事變前後西路軍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努力
第四節 永昌、山丹根據地的政權建設
一、永昌、山丹根據地的政權建設
二、永昌、山丹蘇維埃政權的活動
第六章 創建臨澤、高台根據地與西路軍東返
第一節 創建臨澤、高台根據地的方針
一、紅西路軍西進臨澤、高台
二、創建臨澤、高台根據地的背景和由來
第二節 臨澤、高台根據地的政權建設
一、臨澤、高台蘇維埃政府的建立
二、臨澤、高台蘇維埃政府的工作
第三節 高台、臨澤保衛戰
一、紅五軍兵隕高台
二、倪家營戰鬥
三、臨澤保衛戰
第四節 西路軍東返與西洞堡的勝利
一、西路軍準備東返
二、西洞堡的勝利與回師西進
第七章 紅西路軍的失敗
第一節 決戰倪家營
一、首戰倪家營
二、回師倪家營
三、英勇悲壯的婦女抗日先鋒團
第二節 中共中央救援西路軍的行動
一、利用政治談判和各種關係救援西路軍
二、組建援西軍救援
第三節 兵敗祁連山
一、激戰梨園口
二、石窩會議
三、歷史當事人對西路軍失敗的看法
四、對西路軍失敗的認識
第八章 西路軍左支隊到達新疆
第一節 風雪祁連山
一、三路分兵
二、幹部支隊的成立與失敗
第二節 左支隊到達新疆
一、走出祁連山
二、走向星星峽
第三節 西路軍後期黨的建設工作
一、中共甘州中心縣委的建立
二、張掖秘密黨組織的建設和鬥爭
第九章 營救西路軍指戰員回延安
第一節 援西軍和八路軍辦事處的救援行動
一、援西軍的救援行動
二、西安、蘭州八路軍辦事處的營救工作
三、河西民眾的營救行動
第二節 陳雲營救西路軍與新疆“新兵營”
一、星星峽迎接左支隊
二、新疆“新兵營”
第三節 回到延安
一、徐向前、陳昌浩等回到延安
二、左支隊指戰員回到延安
附錄 紅西路軍大事記
媒體評論
西路軍自始至終是奉中央軍委的命令、指示行動的。廣大指戰員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披堅執銳,喋血奮戰,歷時近五個月之久,先後共消滅2.5萬人,在戰略上起到了有力策應河東紅軍和友軍的作用,對爭取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推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實有不可磨滅的貢獻。
——徐向前
西路軍是當年根據中央打通國際路線的決定而組織的,我在蘇聯時,曾負責同他們聯系援助西路軍武器彈藥的事,而且在靠近新疆的邊境上親眼看到過這些裝備。西路軍問題是一件和自己有關的事,我今年77歲了,要把這件事搞清楚。
——陳雲
西路軍指戰員,為著黨中央及軍委所給予的任務而堅決鬥爭,粉身碎骨飢凍疲睏,在從未遇過的困難條件及殘酷萬分的血戰中,一般說來沒有灰心失望,沒有投降困難,而為求戰勝敵人完成任務,鬥爭到最後一滴血,幹部極大死亡,戰士寧死不辱,表現極大英勇的鬥爭。
——陳昌浩
西路軍失敗的原因應該客觀加以研究,吸取相應的教訓,並採取適當的措施來幫助和保存這支部隊的力量。
——1937年3月22日共產國際書記處致中共中央指示電
部分章節
蘇聯國防部、蘇聯紅軍情報局與共產國際聯絡局聯合成立了一個三人組,專門研究中國紅軍未來在中國西北地區的發展計畫及蘇聯援助問題,認為紅軍在西北發展與接受援助是可能的。
共產國際和蘇聯援助中國紅軍的思想,雖然有著蘇聯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但也充分體現出無產階級國際主義和世界人民互相支持和互相支援,推進無產階級革命和共同抗擊法西斯的思想。不僅對中國革命和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有利的,同樣,對世界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鬥爭也是有利的。(P9)
毛澤東在11月13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做了這樣一個基本的結論:本來打寧夏就是沒有多大把握的,只是過去沒有看得這樣嚴重。現在計畫失敗了,紅軍必須改變行動方向,以求生存。(P110)
西路軍的成立不是偶然的。她是在原定寧夏戰役計畫被迫擱置,共產國際和蘇聯將援助方向由寧夏改變為新疆後,渡河部隊與河東紅軍主力被敵分割的情況下,經黨中央批准組建的。考察西路軍成立過程可以看出,西路軍之所以組成,是當時形勢發展變化釀成的結果,也是當時特定的歷史條件下,黨和紅軍在放棄寧夏戰役計畫後,為實現打通蘇聯目標重新做出的必然選擇。(P132)
西路軍的失敗,是在當時特定的那樣一個歷史條件下,由於中共中央、紅軍總部、紅西路軍、共產國際、蘇聯政府和國民黨中央軍、馬步芳部以及東北軍、西北軍、盛世才部等國際國內的敵、我、友諸多因素相互影響和制約,各種矛盾縱橫交織與發展演變,各方力量相互較量、互動作用的歷史過程中,經過逐步的漸進演變和各個階段的發展,最後造成的不幸結果。(P325)
張國燾北上後,思想並未與中央完全統一,在軍事戰略方針等問題上屢生枝節,對西路軍的失敗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北上甘南後,他強令紅四方面軍向青海進軍,使紅軍喪失了奪取寧夏的最佳時機。渡河期間,他消極對待中央重點擊破南敵的方針,破壞海打戰役的部署,影響到寧夏戰役計畫最終流產。部隊渡河後,他不顧天候、地形、敵情等不利因素和共產國際援助尚未落實的情況,盲目樂觀,急於要紅西路軍孤軍西進。(P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