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簡介
紅四方面軍是中國工農紅軍三大主力之一。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在鄂豫皖邊的黃安、麻城、六安、霍山,共產黨領導和發動了“黃麻暴動”、“六霍暴動”,紅四方面軍於此誕生。正當這支紅軍隊伍成長之際,張國燾來到蘇區,推行王明“左”傾錯誤路線,在軍隊中大搞肅反,錯殺了一大批黨政軍幹部。在錯誤路線指揮下,紅四方面軍不得不離開鄂豫皖根據地,退至川陝邊落腳。由於紅軍指戰員的英勇拼搏和對錯誤路線的抵制,紅四方面軍粉碎了國民黨數次大規模“圍剿”,創建了川陝蘇區。這時,紅一方面軍長徵到了四川,兩軍會師。會師之際,張國燾見中央紅軍勢單頓生野心,陰算毛澤東等,要挾天子以令諸侯,迫使中共中央領導人不得不連夜北上。張國燾又軟禁朱德,假傳“聖旨”,令賀龍、任弼時率紅二方面軍北上甘孜同張國燾會師。兩軍會師後,在賀龍、任弼時的努力下,使紅四方面軍北上,促成了三大主力會師。繼而,陳昌浩、徐向前率領以紅四方面軍為主力的西征軍西渡黃河,在河西走廊與馬家軍血戰。由於天時地利人和均不利於紅軍,西路軍全軍覆滅,成為紅軍史上的一大悲劇。
作者簡介
劉秉榮,1945年生,1965年入伍。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文藝創作室主任,大校警銜,國家一級作家,政府特殊津貼享受者。從1980年起參加總參謀部《賀龍傳》編寫組工作至今,研究紅軍史、民國史近三十年,先後出版描寫紅軍和民國題材的著作有《菜刀記》、《反南昌》、《滄海橫流》、《紅海忠魂》、《西路軍魂》、《魂飄重霄九》、《中共領袖蒙難記》、《神龍元帥》、《喋血洪湖》、《洪湖血浪》、《福將賀龍之謎》、《賀龍大傳》、《賀龍全傳》,《中央紅軍長征紀實》,《紅二方面軍長征紀實》、《辛亥革命秘史》、《北伐青史》、《國民政府秘史》、《新軍閥大戰》、《楊三姐告狀》、《清末綠林紀實》、《軍閥與迷信》等五十餘部,還於各報州上發表小說、報告文學、散文等三百餘篇,總字數達三千五百餘萬字。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通俗文藝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法制日報》特約記者。
目 錄
序
第一章共產黨組織在鄂豫皖邊的成立
第二章“黃麻革命涌洪波”
第三章鄂東、鄂南各地的暴動
第四章第7軍游擊木蘭山
第五章豫南的武裝暴動
第六章“黃麻烈火再燃燒”
第七章商南暴動前後
第八章紅31、紅32師會合之際
第九章光山、卡房、羅南、楊山、陳望樓的暴動
第十章中央巡視員的報告
第十一章六霍暴動
第十二章紅1軍奉命攻武漢
第十三章紅9軍的建立
第十四章鄂豫皖蘇區一反“圍剿”
第十五章鄂豫皖蘇區的二反“圍剿”
第十六章紅4軍行動方針上的嚴重分歧
第十七章陳昌浩出任紅4軍政委
第十八章不革命,人民沒有出路
第十九章“血沃中原肥勁草”
第二十章紅四方面軍被迫西移
第二十一章紅四方面軍進入關中
第二十二章紅25軍的重建
第二十三章沈澤民等狀告張國燾
第二十四章紅25軍的艱苦鬥爭
第二十五章紅28軍的艱苦鬥爭
第二十六章天府之國的星星火種
第二十七章紅四方面軍占領通南巴
第二十八章紅軍反“三路圍攻”之役
第二十九章木門會議
第三十章紅軍的三次進攻之役
第三十一章紅軍的反“六路圍攻”
第三十二章毛裕鎮與清江渡會議
第三十三章廣昭之役
第三十四章西渡嘉陵江
第三十五章達維鎮會師
第三十六章兩河口會議
第三十七章毛澤東率隊北上
第三十八章“前路縱遙知馬力”
第三十九章紅25軍轉戰抵陝北
第四十章“南下是沒有出路的!”
第四十一章紅四方面軍的南下戰役
第四十二章張浩電示張國燾
第四十三章紅2、6軍團北上
第四十四章迎接紅2、6軍團
第四十五章蕭克、王震之怒
第四十六章紅二、四方面軍共同北上
第四十七章紅四方面軍北上過草地
第四十八章紅四方面軍鏖戰岷、洮、西
第四十九章歡騰的會寧城
第五十章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的最後一仗
第五十一章徐向前率隊西渡黃河
第五十二章“阿拉老子不談了!”
第五十三章徐、陳決心西進
第五十四章古浪三戰,9軍折半
第五十五章西路軍停止西進
第五十六章西四十里舖和永昌的血戰
第五十七章“西安事變”發生之際
第五十八章“英雄戰死錯路上”
第五十九章“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第六十章援西軍進駐鎮原
第六十一章倪家營子9晝夜的血戰
第六十二章兵敗祁連山
第六十三章石窩分兵
第六十四章徐向前、陳昌浩的東返
第六十五章風雪祁連山
第六十六章西路軍的最後一仗
第六十七章盛世才與西路軍
第六十八章叛徒的下場
第六十九章紅四方面軍奔赴抗日前線
基本信息
·語言:簡體中文
·出版時間:2011-01-01
·版次:1
·總頁數:593
·印刷時間:2011-01-01
·印次:1
·字數:
·ISBN:9787505969834
·大小:16開
·裝幀:簡裝
·紙張:膠版紙
圖書摘要
鄂豫皖邊界地區位於湖北、河南、安徽3省邊界。這一帶為大別山區。有湖北的黃安(今紅安)、麻城、黃陂、孝感、黃岡、羅田、蘄水(今浠水)、蘄春、黃梅、廣濟;有河南的商城、光山、羅山、固始、潢川、信陽;有安徽的六安、霍山、霍丘、潛山、太湖、宿松、英山(今屬湖北)、舒城、壽縣等20餘縣。人口千萬,地域近5萬平方公里。這一帶地形複雜,著名的山峰有白馬尖、天棠寨。木蘭山、天台山、大悟山、大霧等,白馬山、大霧山均為海拔1800米以上。,平漢鐵路在邊界之西,長江在邊界之南,東為江淮平原,北為淮河。戰略地位十分重要。邊界內除長江。、淮河外,還有淠河、白河、薪水、倒水、舉水、巴水、灄水、25a0水等河流和湖泊。地形除大山外,多為丘陵。物產豐富,除盛產水稻、玉米等主要糧食作物外,還有魚、藕、菱等。然這一帶之交通閉塞、工商業不發達。百姓勤勞勇敢,性格直爽,善良樸實。鄂豫皖邊界雖為富饒之地,但土地、礦山80%為地主豪紳所有,他們殘酷地壓榨和剝削工農。工農終年勞碌,仍不得溫飽。辛亥革命後廢府、州設道、縣。縣下為區,區下設會,會下設奎,奎下設保,然無論是會首、奎長、保長、里董,均橫行鄉里,魚肉百姓,加之北洋軍閥的連年混戰,造成這一帶的田地荒蕪,瘡痍滿目,民不聊生。戴季英於1944年7月寫道:“當時鄂豫皖人民生活環境是處在封建軍閥連年戰爭(直奉魯豫皖的戰爭),租、課、稅、債、捐奇速加重(公債券、大加一、月月紅、當青苗),百物漲價(穀子由兩串至十串一石),日用品高貴,洋貨劇烈地傾注農村,自然經濟破產(農業、手工業),年歲歉收,饑荒頻起(旱災連年),土匪強盜不斷發生,瘟疫流行,廣大農民急轉直下的破產,無衣無食,與豪紳地主鬥爭,糾葛問題時時發生(租案、債案、人命案……),豪紳地主與軍閥官僚勾結,爭相擴張統治,操縱行政,收買土地;民眾覺悟提高,社會內部矛盾發展,使得社會制度動盪。”地主豪紳的殘酷壓榨,引起邊界一帶人民的不斷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