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花子

"①《開寶本草》:""吞數顆,主天行瘡子不出。 ②《本草圖經》:""主產後血病。 ①治斑豆瘡出不快:紅花子一合。"

基本信息

紅花子

正文

紅花子
(《本草圖經》)

異名

紅藍子(《廣利方》),白平子(《藥材資料彙編》)。

來源

為菊科植物紅花的果實。植物形態詳"紅花"條。

藥材

瘦果,長7~8毫米,寬6~7毫米,厚4~5毫米,呈倒卵圓形,外面白色而光滑,具4條肋,前端截形,四角鼓起,中央微凸,基腳鈍而狹,側面有一凹點。果殼堅脆,裡面黑褐色而有光澤。種子淡黃白色,充滿胚乳;切面白色,角質狀,無甚氣味,嚼之略有油樣感。
產江蘇等地。

化學成分

種子含油30.2%,種仁含油45~49%。種子油中含亞油酸73.6~78.0%、油酸12.0~15.2%,及肉豆蔻酸、棕櫚酸、硬脂酸、棕櫚油酸;去油的種仁含蛋白質61.5~63.4%。

功用主治

活血解毒。治痘出不快,婦女血氣瘀滯腹痛。
①《開寶本草》:"吞數顆,主天行瘡子不出。"
②《本草圖經》:"主產後血病。"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或入丸、散。

選方

①治斑豆瘡出不快:紅花子一合。捶碎,水半升,煎百沸,去滓,分減服之。(《傷寒總病論》紅花湯)
②治腹內血氣刺痛:紅藍子一升,搗碎,以無灰酒一大升八合拌了,曝令乾,重搗蜜丸如桐子大。空腹酒下四十丸。(《本草圖經》)
③治女子中風,血熱煩渴:紅藍子五大合。微熬,搗碎,旦日取半大匙,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