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宮調:中呂
曲牌:紅繡鞋
曲名:客況
作者:宋方壺
年代:宋代
體裁:散曲
作品原文
(中呂)紅繡鞋
客況
雨瀟瀟一簾風勁,昏慘慘半點燈明。地爐①無火撥殘星。薄設設衾剩鐵,孤另另②枕如冰。我卻是怎支吾③今夜冷?
注釋譯文
注釋①地爐:燒火取暖用的火爐。
②另另:同“零零”。
③支吾:應付。
雨稀里嘩啦地下個不停,狂風施虐把張掛的門帘鼓得緊緊。燈焰只剩了豆點般大小,屋裡半昏不明,更增添了慘然的氣氛。地爐中的柴火已經燒盡,撥開殘灰,最多還有幾點燼餘的火星。單薄的被子只覺得像鐵一般冷,孤零零的枕頭更是寒味如冰。這樣的客夜,這樣的寒凜,叫我怎能挨到天明?
作品鑑賞
讀這首曲,很容易使人聯想起唐代戴叔倫《除夜宿石頭驛》:“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寥落悲前事,支離笑此身。愁顏與衰鬢,明日又逢春。”同是表現旅館中的客況,戴詩點到即止,不斷發掘新意境(作品中的冬夜恰是除夕,也為這種開掘提供了便利),顯得含蓄深沉;而本曲所涉及的僅是戴詩前兩句的意象,卻細加點染,深追猛打,務求窮形極致。
小令排設出旅館中的五件道具:簾,燈,地爐,衾,枕。簾是用來禁止風雨的,偏生此時風雨大作,“一簾風勁”,令人想見它如風帆那般飽鼓的形狀。燈是照明的,在客夜中它還有溫暖人心的作用,但如今卻是“昏慘慘”,一副半死不活的樣子。“風勁”是“一簾”,“燈明”卻是“半點”,強弱懸殊,而這一豆燈火也保不了多久。至於地爐就更慘了,“無火撥殘星”。宋代呂蒙正在貧寒未達時,作過“撥盡寒爐一夜灰”的詩句,多為元雜劇曲詞採用,作者在此或也受了這句詩的啟示。爐中殘火已經熄滅,詩人卻仍在撥尋火星,這一畫面實在是觸目驚心。最後是“衾剩鐵”、“枕如冰”,使人想起“布衾多年冷如鐵”(杜甫),“霜夜枕如冰”(方岳)等前人詩句,詩人在床上也得不到溫暖,更不用說安睡了。這一幕幕景象層層加碼,淋漓盡致地表現出“客況”的嚴冷。這種嚴冷既是生理上所直覺的寒意,也是心理上所感受的寒寂。
寒冷淒涼的境況會聚到最後,就是末句撕心裂肺的一問:“我卻是怎支吾今夜冷?”這一句看似顯豁,其實卻是全曲中最為含蓄的一句。從字面上看它是就“今夜冷”而言,但聯繫“客況”的題目,即可發現這是作者對於作客他鄉、苦挨時日的絕望的痛吁,今夜冷尚且難以“支吾”,況且還有無數個日日夜夜!遊子旅程的痛苦,漂泊的疑懼,思鄉懷故的情懷,都在這一句吶喊中突現了出來。
由此可見,在表現客況旅愁上,散曲的這種直筆細陳的表現法,並不遜於以蘊藉見長的詩體,環肥燕瘦,各領風騷。氣局上散曲可能顯得狹小,餘味上也可能有失雋永,然而卻能收形象鮮明、情景交融之效。更何況像本篇使用的“雨瀟瀟”、“昏慘慘”、“薄設設”、“孤另另”這樣的疊詞,搖曳生姿,這種暈染的效果,是唐詩所望塵莫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