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品歷史
民間習慣食用姜,一年四季皆可用。寒冬季節,姜當能暖胃暖身;但在夏季亦可常吃。炎夏難免多食生冷,對胃腸或多或少有所損害,如在家常湯中加點姜,對胃腸有保護的作用。
古代民間因雨淋受寒致病,常用生薑熬湯,加紅糖熱服,則去寒發汗,治感冒、頭痛、行經腹痛。
廣東一帶村民,對老薑很重視,感冒發熱,患有肢體緊束不適,常用幾兩老薑,拍碎煲水沖涼,趁熱用姜水洗浸全身,引致汗出,所感染的風寒暑熱皆從汗出而消解。
所需食材
紅棗、姜、陳皮、紅棗、蜂蜜
製作方法
用生薑配以陳皮、紅棗水煎代茶服,能治療慢性胃炎、胃痛嘔吐;此湯對寒飲喘咳者亦有療效。用料是生薑五錢,陳皮二錢,紅棗(去核)十枚,蜂蜜適量。做法是先將陳皮、紅棗用清水浸洗;生薑切片;將全部材料放入煲鍋內,加水煮約30分鐘,調入蜂蜜即成。早晚各溫服一次。
食用須知
棗性味甘溫,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的作用,生薑性味辛溫,具有溫中止嘔、解表散寒的作用,二者合用,可充分發揮姜辛溫而行,棗甘溫而補之意,共同促進氣血的流通,全身的血液循環也就得到了相應的改善。
藥理解釋
以薑末加水煮沸,加適量醋趁熱服下,能治療胃脘虛寒性疼痛。《本草從新》謂之“治噎膈反胃,救暴卒”,“煨姜,和中止嘔”。如取數滴薑汁,入一小杯甘蔗汁內,代茶飲用,能治孕婦妊娠嘔吐。
現代研究指出:生薑除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粗纖維、胡蘿蔔素、維生素、鈣、磷、鐵外,還含有揮髮油、天門冬素、姜辣素等,揮髮油中又含有姜酚。實驗證明:吃薑發汗,就在於姜辣素的作用,它能促使全身毛孔舒張,從而散熱出汗,隨之帶出病菌毒素污物。姜辣素還能促使消化液分泌,增強消化吸收功能,起健胃止嘔作用。所含姜酚能減少膽汁中黏蛋白的含量,從而達到抑制膽石症目的,故患有膽囊炎或膽石症者,日常不妨多吃點生薑。
生薑入藥始載於南朝梁人陶弘景《名醫別錄》,中醫認為其性溫味辛,入肺、胃、脾三經。能溫中發表散寒,健脾和胃止嘔,去痰飲,療咳嗽。為傷寒、咳喘、嘔吐之聖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