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寶石茶

概述

紅寶石即紅寶石茶,紅茶類,是貴州十大名茶之一“綠寶石”高原綠茶的研製人——著名制茶專家牟春林先生最新研製的創新茶葉品種。

特點

紅寶石紅茶精選持嫩度較好的一芽二、三葉茶青,採用獨特的攆揉方法,結合現代自動化加工技術而成,呈盤花形狀,顆粒勻整,色澤烏潤,或有金毫;沖泡後香氣馥郁甜醇,湯色紅艷明亮,滋味鮮醇回甘,葉底紅明完整。[1]

名字由來

繼“綠寶石”高原綠茶成功問世後,牟氏家族又一新作,沿襲‘綠寶石’命名出處,乾茶呈盤花狀,顆粒緊實,猶如寶石,同時湯色紅潤,葉底鮮活,恰似紅寶石光澤,故稱為“紅寶石”,為貴州高原茶牟氏重量級成員。[2]

生長環境

以水聞名的貴州高原受青藏高原隆起的影響,地表崎嶇,山嶺縱橫,有“地無三里平”之說,山嶺之上,森林密布,雨量充沛,加上溫和的氣候,形成了富饒的的動植物天堂。因雲霧繚繞造成日照不夠充足,碧綠的山野缺少大型喬木,但這恰恰是茶樹生長的天堂——“高海拔”、“低緯度”、“寡日照”,高山雲霧出好茶。
高原地區晝夜溫差大,日照少,冬季下雪凝凍氣溫低,不利於害蟲生長和繁殖。是中國生物物種資源最豐富地方之一,生物多樣性使得蟲害天敵比較多,這也使病蟲害發生的頻率低。有利於茶葉生長,避免了農藥的頻繁使用。
貴州高原土壤風化比較完全,土壤通透性好,而且有機質和各種礦物質營養元素豐富。終年雲霧繚繞,林中有茶,茶中有林,茶林相間。為內含物豐富的茶葉的孕育提供了不可複製的條件。

生態茶園

紅寶石茶園均坐落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貴州高原。選擇環境生態良好,周圍幾十公里無工業生產企業,土層較厚的山林處女地,並由具備歐盟檢測標準資質的機構對該區域內的農殘、重金屬、大氣質量進行檢測、監測,均符合有機茶園種植標準後方可進行規劃開墾,經土地改良後方可種植。除此之外,基地還需通過歐盟有機認證及出口基地備案。
在茶園施肥上,基地每年施用有機肥或生態農家肥三次,禁用催芽素,並與貴州大學合作,研發茶園專用有機肥,試製肥已投入茶園;茶園病蟲害防治上,全部採用太陽能殺蟲燈、粘蟲板、農藥管控等綠色防控技術,從茶苗種植開始就不使用化學農藥;推進茶園機械化管護和採摘,人工除草五至七次,禁用除草劑。茶青以一芽二三葉為主。

生產流程

鮮葉抽檢

鮮葉採摘前,對鮮葉進行取樣,檢測農殘及重金屬含量是否達到歐盟標準。達標後,方可開採用於加工。

溫風萎凋

溫風萎凋使鮮葉發生一系列物理和化學變化,降低鮮葉中含水量,青草氣散失,清香顯露,胺基酸增加,提高水浸出物含量,葉綠素適度分解使葉色加深,葉色由鮮綠轉變為暗綠。

搖青

“紅寶石”紅茶採用滾筒搖青機搖青。機械運動力增強葉梢組織的輸導機能,協調茶湯呈味物質,具有內在效應;機械摩擦力造成葉細胞損傷,使茶多酚酶促氧化,誘發香氣,具有外在效應;形成紅茶所特有的香高味醇品質。

揉捻

一是使葉細胞通過揉捻後破壞,茶汁外溢,加速多酚類化合物的酶促氧化,為形成紅茶特有的內質奠定基礎。二是使葉片揉捲成緊直條索,縮小體形,塑造美觀的外形。三是茶汁聚於葉條表面,沖泡時易溶於水,形成外形光澤,增加茶湯濃度。

發酵

發酵是在酶促作用下,以多酚類化合物氧化為主體的一系列化學變化的過程。揉捻葉經過發酵從而形成紅茶紅葉紅湯的品質特點及獨特的甜香味。

造型、乾燥提香

造型以形成紅寶石獨特的盤花顆粒狀。提香使茶葉的香氣得到最大提升,形成“紅寶石”紅茶純正的香氣。

精製

通過精緻生產線,對毛茶實行篩分、色選、提香、人工目視檢測、勻堆等工序,將毛茶進行分級,剔除茶梗等異物,確保產品品質穩定。[3]

品級

一級:盤花顆粒,尚勻整重實,沖泡後湯色尚為紅亮,葉底尚為完整,口感甜香尚濃郁,滋味鮮醇
特級:乾茶顆粒如盤花,尚勻整重實,色澤烏尚潤,隱毫,沖泡後葉底較為紅明完整,茶湯紅明,甜香尚為持久;滋味鮮醇。
特級上等:乾茶顆粒如盤花,勻整且重實,色澤烏潤,有毫,沖泡後葉底紅明完整,茶湯紅艷,香氣濃酵甜香,高香持久;滋味鮮醇回甘。

沖泡方法

先以熱開水溫杯(壺),瀝乾。投入適量紅寶石(1g茶加入50毫升開水)。泡茶時間:1~2泡15秒,3~4泡10秒,5~7泡20~25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