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立背景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是全美乃至西半球第一所研究型大學。1873年,美國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市銀行家、貴格會教徒約翰·霍普金斯去世時,留下了一筆價值700萬美元的巨額遺產(按購買力折算,相當於2006年的16億美元)。遵照他的遺囑,其遺產分半後分別捐贈給以他名字命名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和約翰·霍普金斯醫院。這在當時的美國是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慈善捐贈。1875年,其財產託管人在巴爾的摩市中心的霍華德大街購買了第一塊地皮,以此作為未來的大學校園。1876年1月22日,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正式創立。當年2月22日,首任校長吉爾曼(DanielGilman)就職。1876年正值美國建國100周年,而2月22日則是美國國父、開國總統喬治·華盛頓的生日。
霍普金斯大學的創始人希望拋棄美式學院的陳規舊制,打造一所專注於擴展知識、研究生教育和鼓勵研究風氣的新式研究型大學。其目標為:“鼓勵研究以及獨立學者的進步,使得他們可以通過自己精湛的學識推動他們所追求的科學以及所生活的社會前進。”仿照威廉·洪堡等人所倡導的以柏林洪堡大學(現代大學之母)為代表的德國大學模式,霍普金斯大學是美國第一所以討論班方式授課、第一所分專業錄取本科生的大學,其理念和模式都對後來的美國大學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並為之紛紛效仿。一批老牌學院如哈佛、耶魯、哥倫比亞、普林斯頓等,紛紛步其後塵而改革成為大學,一批新型大學,如克拉克大學、芝加哥大學相繼建立。
霍普金斯大學也是美國大學協會(AAU)的14所創始校之一(其餘13所創始學校分別為:普林斯頓大學、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史丹福大學、芝加哥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康奈爾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密西根大學、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克拉克大學、美國天主教大學)。
霍普金斯大學擁有在讀本科學生6,023名,研究生14,848名,而該校的教職人員數量達到了3,100名。1:6的師生比例奠定了霍普金斯大學成為世界頂尖高等學府的基石。截至目前,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研究項目及辦公室遍及世界134個國家,超過10,000名校友分布在162個國家和地區。
發展歷程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在美國及世界高等教育發展史中做出了許多開創性的貢獻。開辦於1878年的霍普金斯大學出版社(JHUPress)是美國現今仍然運作的歷史最悠久的大學出版社。1889年,大學建立了全美最早的護理學院之一。霍普金斯醫學院是美國第一所開展研究生教育的醫學院,成為日後許多醫學教育機構效仿的對象。1909年,大學首倡成人教育。1916年,大學創辦全美第一所公共衛生學院。
1942年,套用物理實驗室(APL)成為美國國防部主要契約商。20世紀五、六十年代,米爾頓·艾森豪擔任校長期間,霍普金斯獲得了高速的發展。十年間,大學的總收入增長了三倍,捐贈額翻番。1950年和1977年,尼采高級國際研究學院(SAIS)和皮博迪音樂學院(Peabody)先後併入。大學進行了雄心勃勃的擴建計畫,並且與首都華盛頓建立了進一步緊密聯繫。1986年,霍普金斯大學成為第一所在中國設立正式學術中心的美國大學。
據統計在2011年,霍普金斯大學從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國國防部(DOD)獲得超過18億美元的科研經費。至此霍普金斯大學連續33年成為全美年科研經費最高的大學。截止至2011年,共有超過150名美國國家科學院、美國國家工程院、美國國家醫學院、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就職於霍普金斯大學,共有8位科研人員獲得美國國家科學獎章,2位總統自由勳章獲得者,2位普利茲獎獲得者。
首任校長
為了創辦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校董事會邀請了當時哈佛大學校長埃利奧特(哈佛任期最長的校長,從1869到1909長達40年)、康奈爾大學校長懷特(康奈爾首任校長,耶魯時期吉爾曼同學,同是骷髏會成員,並一同前往歐洲旅行)和密西根大學校長安吉爾在一起商議,為這所新大學物色校長,最後他們一致推選吉爾曼(DanielGilman)。1853年,吉爾曼從耶魯大學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隨後到歐洲考察教育,並在德國柏林大學學習。1856年回國後任教於耶魯大學。1872―1875年他擔任加利福尼亞大學(即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第二任校長。1876年接任霍普金斯大學首任校長。
他在就職演說中,闡述了霍普金斯的辦學思想:“最慷慨地促進一切有用知識的發展,鼓勵研究,促進青年人的成長,促進那些依靠其能力而獻身科學進步的學者們的成長。”在談到大學的培養目標時,他指出:“科學最大的需要是觀察,社會最大的需要是人,因此,大學的目標就是把學生在各自求學的科系中,儘可能的培養成出色的,但又誠實熱情和真正智慧的人。”從這裡走出的實用主義哲學的代表人物如約翰·杜威,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等,就是對他的辦學思想和培養目標的最好詮釋。
吉爾曼深受柏林大學的影響,認為科學研究不僅是大學的一項基本任務,而且是大學的靈魂。他強調說:“學術研究是每個教授的職能,而且教授應該是學生的指導者或激勵者。”1926年,著名的心理學家卡特爾調查發現,在當時1000位著名的美國科學家當中,243位是畢業於霍普金斯大學的。
吉爾曼認為:“大學的榮譽應該取決於教師和學者的品質,而不應該取決於人數和使用的建築物。”在學生的錄取上,吉爾曼認為光有好的教授,沒有好的學生,就不能刺激教授教學的欲望。美國學者瑞安指出:“看看霍普金斯大學的第一批學生的名單,就能預言,這些人在隨後的三四十年里將成為美國大學的著名教授。”
霍普金斯大學創立之時,美國的研究生教育制度非常的落後,吉爾曼認識到必須建立並改進美國研究生教育制度。他率先把重點放在研究生教育上,同時也強調本科教育與研究生教育相結合,才能更有利於促進學校科研的發展,進一步為社會提供高素質的人才。為了保證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實施,他採取了以下的辦法:首先,抓好本科生的教育工作。其次,推行“訪問講座制”。讓社會上的著名學者來校做講座,這樣既解決了該校教師的不足,又把各種思想引進自己的學校,以達到在霍普金斯大學能匯集眾家之言的目的,也使學生開闊了視野。再次,他引進了自己在耶魯大學謝菲爾德學院時採用的“學習小組制”。結果證明這些制度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1499名進入大學本科的學生中,有383名繼續接受研究生教育,其中84名獲得博士學位,霍普金斯大學由此也獲得了“博士製造工廠”的稱號。
霍普金斯大學的創立在美國高等教育發展史上起到了分水嶺的作用,標誌著美國第一所現代意義的研究型大學的產生。由此,美國高等教育轉入“研究型大學時代”。正如哈佛大學校長埃利奧特在紀念霍普金斯大學成立25周年紀念大會上稱讚吉爾曼的工作時指出:“吉爾曼校長,你的首要的成功和成績在於建立在一所研究生院,這所學院不僅本身是一所力量雄厚,具有發展潛力的學院,而且使這個國家每一所大學的藝術和科學系充滿了生氣。“在霍普金斯獲得博士學位,原普林斯頓大學校長,後成為美國總統的威爾遜也對吉爾曼予以高度的評價,他指出:“如果托馬斯·傑弗遜是第一個在建設維吉尼亞大學計畫中為美國的大學奠定了廣泛的基礎的人的話,那么,毫無疑問,你就是第一個在美國建立和組織一所能夠進行新的真理髮現和傳播的美國大學的人。”
校訓與校徽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拉丁文校訓,Veritasvosliberabit,意思是: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出自《聖經·約翰福音》8:32。
大學的校徽,正中央為橡樹枝支撐的馬里蘭州建立者巴爾的摩領主的家族紋章,其上的書籍和地球象徵著藝術和科學研究。為了進一步提升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在世界範圍內的整體品牌知名度,以更好地吸引全世界各地的優秀頂尖人才,大學於2013年發起了——約翰·霍普金斯身份倡議(JohnsHopkinsIdentityInitiative)。
身份倡議的主旨是統一與更強大的約翰·霍普金斯有益於所有校友。圍繞著”整體與統一“這個核心理念,以老校徽(保留作重大事件時啟用,如畢業典禮等)作為基石,霍普金斯改進了之前學校內各學院和機構獨立的徽標,並設計出一整套新的徽標。
學校領導層深知,整個大學的實力與品牌來自於各個組成部分的整合,煥然一新並具有內在統一聯繫性的徽標有助於向社會與世界傳達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整體印象。開篇藍色的新校徽,汲取了老校徽的精華並以最簡潔的方式展示整個約翰·霍普金斯的內涵,其中:頂上的”書籍“象徵知識與研究、左邊的”地球“強調全球領導力、右邊的”馬里蘭州州旗“意味著實現社會價值。
校名由來
儘管中文習慣上將其譯作"約翰"(John)霍普金斯大學,大學的正確英文拼法應為“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TheJohnsHopkinsUniversity)。Johns這一罕見的名字來自捐資人霍普金斯的曾祖母瑪格麗特·約翰斯(MargaretJohns)的姓氏。這個姓氏被霍普金斯家族作為名字傳承了下來。
Johns這一拼法極其少見,即使以英語為母語者也經常將之與John(約翰)混淆。大文豪馬克·吐溫就曾於1888年在一封寫給朋友的書信中,以揶揄的口吻建議霍普金斯大學改名:“……他們(指大眾)可不會對一所連名字都沒寫對的學院有信心”。讓馬克·吐溫不曾料到的是,一個多世紀後的今天,這所當年曾被他調侃的大學不僅依舊保留著創始之初的校名,並且已成為全美乃至世界最頂尖的大學之一。
一次,大學前校長米爾頓·艾森豪(美國前總統艾森豪之弟)獲邀前往匹茲堡(Pittsburgh)發表演說。會場主持人在介紹來賓時口誤,將其稱為“JohnHopkins的校長”(少了s)。艾森豪則機智的回應道:“很高興來到Pittburgh”(也少了s),其應變與幽默可見一斑。
排名情況
國內大學排名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NEWS)——2018年美國大學綜合排名第11位
——2017年美國大學綜合排名第10位
——2016年美國大學綜合排名第10位
——2015年美國高中升學顧問推薦大學排名
第7位(與加州理工學院、杜克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達特茅斯學院、康奈爾大學、布朗大學、喬治城大學並列)
全球大學排名
2014年10月,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NEWS)第一次聯合英國湯森路透集團發布的2015全球大學排名世界第11,美國第9。
2016-2017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THE)第17
2015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THE)第15
2015年QS世界大學排名(QuacquarelliSymondsWorldUniversityRankings)第14
2014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RWU)第17
現時,以上為公認的世界三大最具影響力的全球性大學排名。
1999年至2009年間,霍普金斯大學在科研效價重要指標的“論文引用次數”全球排名第三,僅次於哈佛大學和德國普朗克研究院(後者為80多個研究機構的聯合體)。
2018年全球最佳大學排名第十。
強勢專業排名
醫學與公共衛生領域
歷來是霍普金斯大學的強項。霍普金斯擁有最負盛名且最頂尖的醫學院,與哈佛醫學院齊名。公共衛生學院自有排名以來,歷年均為全美第一。在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增刊評選中,霍普金斯在生物醫學和生命科學領域全球排名第三。霍普金斯同時也是獲得美國聯邦政府撥款和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研究經費最多的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領域
保羅·尼采高級國際研究學院(SAIS)是全美及世界公認的頂尖國際關係學院,《外交政策》雜誌將其排名為全美第1或第2,與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齊名,躋身美國六大最著名的政府與國際關係學院之列。另外5所學院分別是: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普林斯頓大學威爾遜公共與國際事務學院、哥倫比亞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喬治城大學沃爾什外交學院、塔夫茨大學弗萊徹法律與外交學院。
生物與工程領域
生物學、生物醫學、生物醫學工程等常年排名前3。2015年本科生物醫學、生物工程專業排名全美第1。工程相關領域中,2015年本科環境工程、環境健康專業排名全美第9。其他如電子工程、計算機科學、物理學、數學、人文學等專業均排名世界前列。
教育學領域
2006年從商業與教育學院分離後,獨立成院,排名全美第1。該學院提供為期一年的教師資格認證項目,其中包括在馬里蘭州公立學校的教學體驗。學院以其開創性的研究著名,如研究產物最佳證據百科全書,成為研究評論教育的實踐手冊。學校還運行由聯邦政府資助的數據驅動教學改革中心,旨在改善全國各地的貧困學區。
研究生專業
最佳公共衛生學院第1
最佳護理學院第1
最佳醫學院第3
內科醫學專業第1;免疫學傳染病學專業第1;愛滋病專業第2;老年醫學專業第2;女性健康專業第2;濫用毒品和酒精專業第3;兒科醫學專業第4;農村醫學專業第6
最佳國際關係學院第1或2
最佳教育學院第1
最佳工程學院第27
生物醫學與生物工程專業第1;環境與環境衛生工程專業第8;機械工程專業第13;材料工程專業第18;化學工程專業第20;土木工程專業第20;電子電氣與通訊工程專業第21;計算機工程專業第21
最佳統計學專業第5
最佳生物專業第5
分子生物學專業第3;細胞生物專業第3;神經學/神經生物學專業第3;生物化學/物理學/結構學專業第7
最佳物理專業第18
物理學/相對論/重力科學專業第10
最佳化學專業第24
最佳數學專業第25
最佳計算機科學專業第28
最佳地球科學第30
最佳經濟學專業第24
最佳英語專業第13
最佳歷史專業第11
最佳心理學專業第26
最佳社會學專業第27
保健管理專業第11
非盈利公共管理專業第10
教學成果
在美國高等院校中,霍普金斯大學的醫學院長期以來享有崇高的聲譽。它的醫學院和公共衛生學院不僅建立時間最悠久,而且在眾多相關學科領域一直保持全美、甚至全世界的領先地位。在美國曆年進行的全美醫學院評比中,霍普金斯大學的醫學院始終名列前三名。霍普金斯大學的醫學院裡,雲集了許多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內的一流醫學專家。
然而被稱為醫學預科“製造廠”的名譽可以說是誤導人的,因為霍普金斯在工程、社會與人文學科、國際學等領域亦有強大實力。
霍普金斯大學的工學院也極為出色。自1913年建立起霍普金斯大學懷廷(Whiting)工程學院起,工程教學和研究一直在該校受到極大重視。現代CPR技術是由該校工學院的教授創造出來的。此外,給河水加氯消毒的早期研究工作也是最先在霍普金斯大學的工學院進行的。
霍普金斯大學在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方面也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以人文學科為例,霍普金斯大學的寫作研討班(WritingSeminars)馳譽全美。在這個富有特色的“寫作研討班”里,學生們在教師的悉心指導下,認真研讀英美名作家的經典之作,尋求和探索他們的寫作風格和寫作技巧,然後把名作家的寫作方法套用於自己的寫作練習之中,從中感受藝術大師的寫作經驗。在社會科學方面,約翰霍布金斯大學政治系的國際研究課程不僅在該校是最受歡迎、選修學生最多的課程,而且在全國高校的同類學科中屬於佼佼者。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霍普金斯大學的尼采高級國際研究學院(SAIS)。該學院成立於1943年,1950年併入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其宗旨是為“有志於在政府、國際組織、商業、銀行、新聞、教育和研究機構謀職的人提供研究生層次的培訓”。在過去五十多年裡,尼采學院為美國政府和國際組織培養了人數相當可觀的政府和外交等人才,直接影響著各國的外交決策與外交活動。此外,為了擴大與國外大學的學術交流,霍普金斯大學還與義大利的博洛尼亞大學(建於1088年,歐洲大陸現存最古老的大學)、中國的南京大學合辦跨文化研究性質的研究中心,使美國學生有機會與歐洲學生和中國學生一起學習,一起交流,一起研究,培養和造就了解多國政治、經濟、歷史、文化、法律、外交和社會的專門人才。
學院機構
醫學院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JHUMedicine)成立於1893年,作為美國衛生部投資最多的單位,其開展了幾乎所有基礎科學及醫學方面的研究和創新工作。
一個多世紀以來,霍普金斯被公認為在醫療、科研及教學方面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它擁有卓越的醫學科研人員、醫生、護士、技師、各種臨床專科的專家、志願者等2萬5千餘人。此外,它還擁有一所醫學院、三所附屬醫院,和一些為本地、國內以及國外病人服務的延伸項目。這所忙碌的醫學集團的中心是擁有1039張床位的約翰·霍普金斯醫院,有近2000名醫生,他們同時又是醫學院的教研人員,從事研究工作。還有3300名護士以及2600名實習生、住院醫生、醫學生、研究生和博士後在協助他們開展工作。
120年前,霍普金斯就具備了國際合作的傳統。如今在霍普金斯國際組的支持下,約翰·霍普金斯醫學組參與了多項國際性投資項目。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與新加坡政府和新加坡國立大學合作的新加坡—約翰·霍普金斯項目,至今已開展了4年。它是在巴爾的摩以外,第一家按照約翰·霍普金斯模式建立的集教學、科研和醫療於一身的機構,項目的重點是腫瘤及其他本地健康問題的研究。霍普金斯國際組還利用其教職人員的知識與經驗,為世界範圍內的醫療衛生組織提供諮詢:與全世界的同道們分享知識,不斷創新,為人類創造一個更加健康的未來。
公共衛生學院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布隆伯格公共衛生學院(Bloomberg),1916年由洛克菲勒基金會出資建立。最初名為“公共健康與衛生學院”。2001年為表彰資助者、校友麥可·布隆伯格而改今名。布隆伯格學院是全世界公共衛生與健康科學、政策和管理領域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高等學府,在美國政府及世界衛生組織擁有重大影響力。
布隆伯格學院素有公共衛生領域的哈佛商學院之稱,其旗艦項目公共衛生管理碩士可與任何醫療健康管理方向的頂尖MBA媲美。學院每年的經費投入高達三億美元以上,超過全美前20所公共衛生學院其餘19所開支的總和,研究項目遍布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
從創建至今,布隆伯格學院為美國和全世界輸送了無數頂尖的科學家和公共衛生管理人才,包括多位美國衛生部部長、美國總統顧問及數十位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工程學院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懷廷工程學院(Whiting)起步於1913年,於1919年作為獨立學院創建,至1937年時,已經培養了超過1,000名擁有工程學位的學生。1961年,工程學院更名為霍普金斯工程科學學院,並在1966年併入霍普金斯藝術與科學學院。直到1979年,工程學院再次形成獨立的學術分支,更名為懷廷工程學院。
懷廷學院的許多院系在美國都受到廣泛認可,包括常年處於全美頂尖排名的生物醫學工程系及環境與環境衛生工程系。懷廷學院機械工程系以其在力學及流體動力學領域中的根本性及歷史性的貢獻為人所知。雖然院系規模極小(2013年僅有16位教授),但一大批傑出的科學家都在此工作過,其中包括北京大學工學院院長陳十一等。許多流體力學領域裡程碑式的論文(尤其是湍流研究)都是在Corrsin風洞實驗室中完成的,該風洞直到今天還在運行。
懷廷學院的著名校友包括:紐約市市長、彭博新聞社創始人麥可·布隆伯格、美國自由媒體集團董事長約翰·馬龍等(自由媒體集團是世界六大媒體集團之一,它是美國線上和時代華納公司最大的股東,也是僅次於默多克的新聞集團的第二大股東)。
國際關係學院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保羅·尼采高級國際研究學院(SAIS),總部設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並在義大利博洛尼亞,和中國南京(中美文化研究中心)有分校區,是世界公認的頂級國際關係研究生院之一,專門從事國際事務、政治、經濟、金融、外交、政策和教育等領域的研究,是美國政府、及全美各大國際機構最大的人才輸送基地。當前光是美國國務院和世界銀行就分別有超過250名校友供職。
尼采學院的學習與研究強調“經世致用”,更準確地說是影響現實政治。許多教授在課堂上不時提到自己與各國政要的交往經歷以及對一些國際政治進程的深度參與,這體現了SAIS主要創始人保羅·尼采(冷戰時期美國對蘇遏制戰略的策劃者與實施者)的信念。二戰的經歷使得尼采與克里斯蒂安·赫特(時任美國國務卿)深切感受到外交人才缺乏對美國外交的影響。在一次午餐會上,這對表兄弟達成共識:在華盛頓創立一個相應的培養機構。學院創建於1943年,並於1950年成為霍普金斯大學下屬學院。尼采學院也是政治辯論的主要中心,曾擔任多個重要的政治學家和經濟學家的基地,包括政治經濟學者弗朗西斯·福山,前國家安全顧問茲比格涅夫·布熱津斯基,前美國國務院顧問艾略特科恩等。
學院主校區位於麻薩諸塞大街的使館區,與世界一流智庫布魯金斯學會、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僅隔一條馬路,並與全球發展中心、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等為鄰。在國際關係及政治經濟、外交事務領域中,權威排名信息一般參見美國《外交政策》雜誌於2005年開始的排名。SAIS連年被《外交政策》雜誌評為全美排名第一或第二的國際關係研究生院,與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齊名。六十多年來,學校培養的學生總數已達16000名,其中大使超過140名,服務於全世界130多個國家和地區,影響力震懾全球。
商學院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開瑞商學院(Carey)的前身為1909年創立的商業與教育專業研究學院(SPSBE),是全美最早開設商業研究生教育的機構之一。2002年,投資銀行家及慈善家威廉·開瑞提議捐贈5000萬美元成立一個獨立的商學院,2006年大學董事會投票決定將SPSBE分為兩個新的學院:開瑞商學院和教育學院,2007年正式成立。2010年遷入巴爾的摩美盛集團總部,並在華盛頓特區和馬里蘭州哥倫比亞市設有教學區,最終將遷回主校區。
首任院長YashGupta於2008年履新,曾擔任華盛頓大學商學院和南加州大學商學院長,並身兼AACSB(國際精英商學院協會)董事會成員。他提出:開瑞的使命之一就是深切關注人與社會的管理風格,並成為未來商學院的模範。學院的口號是:習商道於此,存仁德於心。和其他商學院少於50%的必修課相比,開瑞MBA項目80%為必修課。一反傳統商學院集中的專業方向如戰略、金融和市場行銷等,學生可以在4個額外平行領域(健康、生命科學、能源、環境)選擇方向,拓寬知識面並提升整體競爭力。正如前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院長評價到:這就是未來,一個難以置信的課業與機會;當今世界迫切需要可以在多維度領域裡施展商業技能的人才,而開瑞商學院是這個方向的領頭羊。事實上,其他商學院如耶魯管理學院、密西根大學羅斯商學院等都已經嘗試了開瑞的一些做法;但開瑞的不同與領先就在於它將不同的方法合在一起同時實施,並招攬一批想打破傳統MBA職業方向的非傳統學生。
2010年,開瑞商學院推出的全球MBA項目,被福布斯雜誌評為全美十大商學院創新項目。在2013年《Eduniversal世界1000所最佳商學院》報告中,開瑞商學院於美國地區四片棕櫚葉頂尖商學院中排名第5;同年排名中,美國地區5片棕櫚葉頂尖商學院為24所。英國高等教育調查機構QS根據MBA畢業生國際僱主的意見評比對全球商學院課程的價值進行排名,開瑞商學院在北美區排名52;在企業社會責任領域,全球排名第29;在市場行銷領域中,全球排名第41。目前美國頂尖大學沒有商學院的只剩下:普林斯頓、加州理工、布朗。近期成立商學院的頂尖學府便是耶魯,其商學院成立於1976年,歷經30多年的建設已經初具成果。相信霍普金斯也會像耶魯一樣乘風破浪,闖出一條商院新路。
音樂學院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皮博迪音樂學院(Peabody)始建於1857年,由慈善家喬治·皮博迪(美國19世紀著名銀行家,摩根財團的創始人)資助創立,是美國第一個也是最負盛名的音樂學院之一,1977年併入霍普金斯大學。皮博迪學院的宗旨是:致力於以藝術家帶動並提高人們精神世界的追求。從此,該院集中力量培訓各個年齡及教育程度的音樂家,調動並挖掘音樂潛力,使他們得到藝術上的提升。皮博迪音樂學院因此也成為馬里蘭州文化藝術生活的領導者。在教師的辛勤耕耘下,學院人才輩出,聲譽卓著,成為與茱莉亞音樂學院和伊斯曼音樂學院齊名的美國三大音樂學院之一。
最傑出的校友包括:葛萊美獎獲得者、鋼琴家AndreWatts,葛萊美獎獲得者、聲樂家JamesMorris,大都會歌劇院的RichardCassilly,普利茲獎、葛萊美獎獲得者DominickArgento等。
專業設定:室內音樂、作曲、指揮與合奏、人文、爵士樂、音樂教育、音樂學、風琴與古典鍵盤、鋼琴、弦樂器、音樂理論、聲樂、木管/銅管/打擊樂器、電腦音樂、錄音、聲樂藝術指導、吉他。
套用物理實驗室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套用物理實驗室(簡稱APL)成立於1942年,是美國馬里蘭州霍華德郡的一個非營利大學附屬研究中心,員工4500人。該實驗室是美國近代物理人才培養的搖籃,美國的國防契約商之一,是美國國防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等美國政府機關的技術提供單位。
套用物理實驗室是霍普金斯大學的一個技術研究和開發單位,而不是學術單位。霍普金斯大學懷廷工學院的在職研究生工程專業課程在巴爾的摩-華盛頓大都會區的七個地點開課,其中也包含了套用物理實驗室的教育中心。小行星132524命名為APL表示對套用物理實驗室的尊敬。
中美合作
中美文化研究中心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南京大學中美文化研究中心,簡稱:中美中心,成立於1986年,隸屬於霍普金斯大學尼采高級國際研究學院(SAIS),由時任霍普金斯大學校長史蒂文·穆勒和南京大學老校長匡亞明倡議建立,是中國最早設立的高校國際合作機構。該機構的使命是培養從事中美兩國和國際事務的高級專門人才。迄今為止,霍普金斯大學和南京大學兩校的這一首創性的合作,以及中美文化研究中心的運作方式在全中國仍是獨一無二的。
1979年11月,南京大學老校長匡亞明率領文革後的第一個高校代表團訪問美國。美國政府也對中心的建立表現出積極的態度和大力的支持。1981年9月,穆勒校長率霍普金斯大學代表團到訪南京,並與匡校長簽定了“創建中美文化研究中心的協定”。此後,中美中心項目獲得了中美兩國政府的大力支持。建立這一中心的報告順利地經由了中國四位副總理萬里、方毅、姚依林、姬鵬飛的批准。1982年春,時任美國副總統喬治·布希在白宮會見了南京大學代表團,表示願意進一步推動中美中心的籌建。1985年,在中美中心即將迎來第一批學員的前夕,布希副總統給南京大學發來親筆賀信。信中寫道:“對你們同霍普金斯大學在南京創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所取得的巨大進展表示祝賀,這是我們兩國目前正在進行的教育活動中最令人激動和最具有開拓性的一頁。我們最終的目標是:有一天,美國國務卿和中國外長會發現他們都畢業於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南京大學中美文化研究中心。”
今天,在霍普金斯大學校長RonaldJ.Daniels和南京大學校長陳俊的領導下,中美中心的發展勢頭仍然強勁。2012年,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為中美中心成立25周年專門發來賀信;時任中國駐美大使張業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副總裁朱民、美國國務院亞太事務高級助理國務卿高級顧問卡羅拉·麥克吉福特女士、歷任中美中心中方及美方主任代表、洪銀興書記帶隊的南京大學代表團以及霍普金斯大學師生等近三百人出席慶典。中心也是美國歐巴馬政府的“十萬強留學中國計畫”高層次人才培養的首選機構。從中心畢業的一千七百餘名校友活躍在中美兩國以及世界各地的政府、企業、高校、國際組織、科研機構、媒體、非政府組織等各個部門,他們中有美國駐中國的高級外交官、跨國公司總裁以及國際著名學者等,已經成為中美兩國在政治、經濟、文化、外交、法律和社會等領域的精英。
學術傳統
在學術方面,霍普金斯是美國最為嚴格的學校之一。
作為一所注重研究的學校,霍普金斯大學對培養學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十分重視。不同於眾多的美國研究型大學,霍普金斯大學在本科三年級階段就要求學生選擇課題,從事研究工作。所有理、工、文、商科學生都被強烈鼓勵參加科研項目,讓學生較早就接觸、了解和掌握前沿學科的最新動態。約80%的本科生在校四年期間從事過至少一項獨立研究,並且很多時候是與該領域的頂尖研究者合作。
為了確保學生有機會參與不同學科的研究項目,霍普金斯大學採取了兩條有力的措施。一、把各學科的班級控制在不超過50名學生的範圍之內,為師生的交流,為老師指導學生提供足夠的便利。在師生人數比例1:6的情況下,霍普金斯大學有足夠的一流教授在課堂上和實驗室里與學生一起探討問題,一起尋求真理。二、是充分利用霍普金斯大學的學術威望和校友關係,為學生爭取在著名實驗室、醫院、公司和政府機構的科研和實習機會,使他們儘早了解現實世界對他們的期望所在,同時又為學生們發揮潛能創造理想的條件。霍普金斯大學的工學院、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商學院,以及國際關係學院的學生在這方面尤其受益。
與其他注重抽象性理論研究的大學不同,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側重於套用性研究。在霍普金斯大學的各個學科領域,教授和學者們都無一例外地強調知識的實用價值。心理學、人類學和文化研究的教授們藉助各自的學科知識,告訴學生這些知識對認識自己、互相溝通、促進了解的重要作用;工程學、醫學、計算機科學的教授們則在他們各自相關學科領域,向學生傳授掌握技術知識的實際本領,幫助他們到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裡去拼搏;國際問題和經濟問題專家們通過現實世界中的種種實例,讓學生明白,世界上的許多爭端和矛盾可以假借政治學家和經濟學家的智慧和經驗得到妥善的解決。由於理論知識和實際運用相結合,學生們在霍普金斯大學學到的東西相當實在,真正達到了“經世致用”的目的。
基於這一原因,霍普金斯大學對自己頒發給學生的學位證書感到極為自豪,認為霍普金斯大學的學位證書“含金量”很高,標誌著學生在掌握實際本領上取得了相當程度的成績。而一代又一代霍普金斯的畢業生們,則用他們在霍普金斯大學學到的知識、受到的訓練和養成的習慣作為起點,在各自的新崗位上發揮才能,成為美國各個重要領域裡的傑出人物。據統計,霍普金斯大學的本科畢業生中,近三分之二進入研究生院或是考入醫學和法律等專業學院繼續深造,這一比例在全美大學中屬最高之列。
圖書館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圖書館系統擁有藏書總計360多萬冊。
圖書館系統主要由10個部門組成,它們包括:謝里登圖書館(SheridanLibrariesatHomewood),Welch醫學圖書館(theWelchMedicalLibrary),醫學機構圖書館(theMedicalInstitutionLibraries),護理學院圖書館(theSchoolofNursingLibrary),布隆伯格公共衛生學院圖書館(AbrahamM.LilienfeldLibraryattheBloombergSchool),皮博迪學院圖書館(thePeabodyInstituteLibrary),開瑞商學院和約翰霍普金斯教育學院圖書館(theCareyBusinessSchoolandSchoolofEducationlibraries),亞伯拉罕米利林費爾德高級國際研究學院圖書館(theSchoolofAdvancedInternationalStudiesLibraries),約翰霍普金斯套用物理實驗室圖書館(theR.E.GibsonLibraryattheAppliedPhysicsLaboratoryLibrary)和其他更小型的圖書館。
其中皮博迪音樂學院圖書館被譽為世界十大最美圖書館之一。
校區簡介
霍普金斯大學的主校區被劃分在140英畝大小、風景如畫的霍姆伍德,距離巴爾的摩復興內港以北3英里遠。校園中綠樹成蔭的方形院、古典的喬治亞紅磚式建築、開放型草地和運動場,在市中心區邊緣營造出了田園式的怡人風景。其餘校區則散落在巴爾的摩市不同區域以及附近城鎮。
華盛頓特區
PaulH.NitzeSchoolofAdvancedInternationalStudies(SAIS)保羅·尼采高級國際研究學院(總部)
ZanvylKriegerSchoolofArtsandSciences克里格文理學院(分校區)
CareyBusinessSchool開瑞商學院(分校區)
巴爾的摩市區
CareyBusinessSchool開瑞商學院(總部)
PeabodyInstitute皮博迪音樂學院
霍姆伍德校區
ZanvylKriegerSchoolofArtsandSciences克里格文理學院
G.W.C.WhitingSchoolofEngineering懷廷工程學院
SchoolofEducation教育學院
SpaceTelescopeScienceInstitute哈勃空間望遠鏡研究所
霍姆伍德校區是大學最古老的校區。校園位於巴爾的摩市的北部,地處集小鎮魅力與大都市活力於一身的查爾斯區,為大巴爾的摩都市圈的周末熱門度假地。從該地坐火車去華盛頓特區只需1小時,去紐約不到3小時,步行可達附近眾多名勝古蹟。電影《社交網路》部分拍攝地。
校址地名霍姆伍德原是《獨立宣言》簽名人之一的查爾斯·卡羅爾之子的莊園。整個校園占地面積140英畝,四處古樹環抱,綠草如茵。校內建築以19世紀典型學院派風格的紅磚建築為主。校園裡四通八達的小路把各幢大樓連成一片,寧靜安謐,人文氣息濃郁,素有巴爾的摩“精神首府”的雅稱。
東巴爾的摩
JohnsHopkinsHospital約翰霍普金斯醫院
BloombergSchoolofPublicHealth布隆伯格公共衛生學院
SchoolofMedicine醫學院
SchoolofNursing護理學院
馬里蘭州月桂鎮
JohnsHopkinsUniversityAppliedPhysicsLaboratory(APL)
約翰霍普金斯套用物理實驗室,是與美國國防部和國家航空航天局共建,其中包括哈勃空間望遠鏡和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地面控制中心。
文娛活動
霍普金斯大學不僅科學研究首屈一指,其體育競賽方面的成績也相當出色。全校共有200多個學生自己管理的俱樂部和協會。從騎腳踏車到管弦樂隊,從橄欖球到攝影愛好,幾乎青年人的每種興趣愛好,都有一個相對應的團體組織。
體育競賽
普金斯校隊的暱稱為BlueJays。霍普金斯的傳統體育強項有長曲棍球、棒球、足球、網球、籃球、游泳,等。在眾多的項目中,以長曲棍球隊的成績最為出色。霍普金斯男子長曲棍球隊共44次奪得全國聯賽錦標。霍普金斯與馬里蘭大學是長曲棍球場上的老對手。自1899年以來,兩隊賽場上交鋒達103次之多。
嘉年華會
每年四月舉行的春季嘉年華(TheJohnsHopkinsSpringFair)是霍普金斯大學的眾多傳統之一,也是巴爾的摩地區遠近聞名的特色節目。從白天到黑夜,為期三天的嘉年華會將整個小鎮變成一片歡樂的海洋。每年都有數以10萬計的參觀者從四面八方慕名而來,與霍普金斯大學的學生一起在遊園、美食、歌舞表演中盡情狂歡。
著名校友
政界
伍德羅·威爾遜:第28任美國總統
蓋爾·哈爾德:冰島總理,獨立黨主席
Jean-MauriceDehousse:比利時總理
斯皮羅·阿格紐:第39任美國副總統
馬德琳·奧爾布賴特:第64任美國國務卿,美國首任女國務卿
尼古拉斯·伯恩斯:美國副國務卿,前駐北約和希臘大使
CliftonR.Wharton,Jr.:美國副國務卿
BertKoenders:荷蘭外交部長
AliAkbarVelayati:伊朗外交部長
BernardMembe:坦尚尼亞外交部長
MahamatAliAdoum:查德共和國外交部長,駐美、加拿大、聯合國大使
H.E.GonzaloGutiérrezReinel:秘魯外交部長
蒂莫西·蓋特納:第75任美國財政部長,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
HansHoogervorst:荷蘭財政、衛生部長,現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主席
黃燕燕:馬來西亞財政部副部長,現任旅遊部長
LousewiesvanderLaan:荷蘭眾議院民主黨黨鞭
保羅·沃爾福威茨:第10任世界銀行行長,美國國防部副部長,前尼采高級國際研究學院SAIS院長
JessicaEinhorn:第11任世界銀行行長,時代華納集團董事,國會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前SAIS院長
DavidDodge:加拿大中央銀行行長
DennisP.Lockhart:美聯儲亞特蘭大分行行長
NancyBirdsall:美洲開發銀行高級副總裁
JeffreyGarten:美國商務部副部長,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院長
富蘭克林·拉文:美國商務部副部長,駐新加坡大使
WilliamA.Reinsch:美國商務部副部長,美國外貿委員會主席
MohammadZubairKhan:巴基斯坦商務部長,渣打銀行經濟學家
MarciaMiller: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主席
AntoniaNovello:美國衛生部長
SuyoiOsman:汶萊衛生部長
JohnJ.Hamre:美國國防部副部長,現美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主席兼CEO
MichaelG.Vickers:美國國防部副部長
GabrielSilvaLuján:哥倫比亞共和國國防部長,兩任駐美大使
JohnE.McLaughlin: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
MichaelGriffin: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局長
PeterRheinstein: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局長
GailJ.McGovern:美國紅十字會主席
EliasZerhouni: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院長
NewtonD.Baker:美國戰爭部長
RaymondMabus:美國海軍部長
IrvingA.Williamson: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主席
IbrahimGambari:聯合國副秘書長
CassandraD.Waldon:聯合國開發計畫署通訊部主任
麥可·布隆伯格:前紐約市長,彭博新聞社創始人(BloombergNews)
前紐約市市長布隆伯格
前紐約市市長布隆伯格
沈大偉:美國知名中國與亞洲事務專家,美國防部、洛克菲勒基金會、美國新聞署、微軟公司等顧問
鄭夢準:國際足聯(FIFA)副主席、韓國大國家黨黨首、韓國現代集團創辦人鄭周永的第六子
CharlesHillmanBrough:阿肯色州州長
ScottMcCallum:威斯康辛州州長
MichaelSteele:馬里蘭州副州長
馬丁·賽迪科:奧地利外交家,“歐盟事務專家”,2007年8月就任奧地利駐中華人民共和國、朝鮮和蒙古大使
安格斯·麥迪森:歐洲經濟合作組織經濟部主管,多國領導人政策顧問,包括巴西、幾內亞、蒙古、加納等
班達爾·本·蘇爾坦·阿勒沙特:沙烏地阿拉伯外交家和國務活動家,沙特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
ThantMyint-U:緬甸總統特別顧問
PeterF.Allgeier:美國貿易副代表
LawrenceDiRita:美國國防部五角大樓發言人,現任美國銀行發言人
JohnE.Osborn:美國公共外交顧問委員會主席
AneeshChopra:美國首席技術官(歐巴馬總統助理一職)
IrvinB.Nathan:美國華盛頓特區大法官,美國眾議院法律總顧問
MichaelS.Steele:美國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主席,馬里蘭州副州長
FrankGaffney:美國國家安全政策中心創始人、總裁
NancyBirdsall:美國全球發展中心創始人
拉斐爾·埃爾南德斯·科隆:波多黎各總督
DavidJacobson:美國駐加拿大大使
BruceJ.Oreck:美國駐芬蘭大使
CharlesP.Ries:美國駐希臘大使,現任美國經濟部長,伊拉克經濟轉型協調負責人
JamesHowardHolmes:美國駐拉脫維亞大使,現國務院特別顧問
SamuelLewis:美國駐以色列大使,1978年戴維營和談美方首席代表
AprilGlaspie:美國駐伊拉克大使,因1991年海灣戰爭中的角色而被眾人所知
HermannEilts:美國駐沙烏地阿拉伯和埃及大使,在整個戴維營協定中與埃及總統共事
AnneE.Derse:美國駐立陶宛、亞塞拜然大使
RonaldD.Palmer:美國駐馬來西亞大使
DavidShear:美國駐越南大使
RobertO.Blake,Jr.:美國駐斯里蘭卡及馬爾地夫大使,助理國務卿,現任駐印度尼西亞大使
RobertStephenFord:美國駐阿爾及利亞、敘利亞大使
NicholasPlatt:美國駐巴基斯坦、菲律賓和尚比亞大使,亞洲協會(AsiaSociety)總裁
ArturoSarukhán:墨西哥駐美國大使
SirDavidManning:英國駐美國、以色列大使,英國前首相布萊爾外交政策顧問
LeeTae-sik:韓國駐美國大使
BandarbinSultan:沙烏地阿拉伯駐美國大使
UmbertoVattani:義大利駐歐盟大使
ClaudioPacifico:義大利駐埃及大使
RobertoToscano:義大利駐印度、伊朗大使
RoccoAntonioCangelosi:義大利外交官,總統外交顧問
ZeidRaadalHussein:約旦駐聯合國大使
BandarbinSultan:沙烏地阿拉伯駐美國大使
HermanJayCohen:美國駐非洲多國大使
PaulBomani:坦尚尼亞政治家,駐美國、墨西哥大使
KweisiMfume:美國全美有色人種促進會主席
AlgerHiss:美國國務院官員、律師,蘇聯間諜
商界
EdmundC.Lynch:美林證券聯合創始人
KarenPeetz美國紐約銀行梅隆公司總裁
KarenPeetz美國紐約銀行梅隆公司總裁
PeterA.Flaherty:麥肯錫諮詢公司終生董事
KarenPeetz:美國紐約銀行梅隆公司總裁,銀行界最有影響力的女性
BillMiller:美盛集團董事長,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之一
PamelaP.Flaherty:花旗集團基金會主席/CEO,霍普金斯大學董事會主席
EdwardL.Morse:花旗集團全球期貨研究主任,PFC能源諮詢公司創始人
LawrenceHatheway:瑞銀集團(UBS)投資銀行首席經濟學家
ChristopherHoilesLee:美國國際集團下屬HighstarCapital創始人
DavidC.Hodgson:大西洋大眾公司CEO,全球領先的私募股權投資之一
LeeKempler:貝萊德集團(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投資研究所CEO兼執行董事
高登·摩爾:英特爾(Intel)聯合創始人、名譽董事長,摩爾定律提出者,在套用物理實驗室完成博士後
彭明盛: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董事長、主席兼CEO
Dr.Jeong-HoonKim:貝爾實驗室總裁
查爾斯·沙夫:維薩(Visa)CEO,微軟董事會董事,霍普金斯大學董事,前摩根大通零售金融業務負責人
JimWilkinson:阿里巴巴國際事務顧問,百事可樂執行副總裁,美國前財長保爾森的幕僚長,國務卿賴斯的高級顧問
AllanHuston:必勝客總裁兼CEO
DaveMcClure:矽谷孵化器(500Startups)創始人
SanjuBansal:微策略軟體公司(MicroStrategy)聯合創始人
羅伯特·勞倫斯·庫恩:國際投資銀行家,中國領導人顧問
麥可·布隆伯格:美國彭博資訊公司(BloombergL.P.)創始人,前紐約市市長
RobertS.Singer:古馳財務長CFO,時裝品牌A&F總裁兼營運長
約翰·馬龍:美國自由媒體集團董事長(世界六大媒體集團之一,美國線上和時代華納公司最大的股東)
RogerC.Faxon:百代集團(EMI)執行長,百代唱片董事長兼CEO
RussSmith:紐約出版集團總裁
AlanH.Fleischmann:美國奧爾布賴特石橋集團高級顧問兼董事
DavidSchneiderman:TheVillageVoice《村聲》周刊創始人
MatthewPolk:普樂之聲創始人,世界著名的音頻製造公司
RahmiKo:全球500強,土耳其最大財團KoçHolding創始人
BarryLowenkron:美國麥克阿瑟基金會(MacArthurFoundation)副總裁
PeterMagowan:美國西夫韋公司CEO(北美第二大連鎖),舊金山巨人隊老闆
FedericoMinoli:義大利杜卡迪汽車控股CEO
學術、科技界
約翰·華生:心理學家,行為主義之父
約翰·杜威:哲學家、心理學家、教育家,實用主義的集大成者
約翰·惠勒:美國著名的物理學家,曾任美國物理學會主席,”黑洞“提出者
亨利·甘特:人際關係理論、科學管理運動的先驅者之一,甘特圖(即生產計畫進度圖)的發明者
AbelWolman:現代淨水方法的發明人
杜安·格拉韋林:美國航天員
WilliamFoxwellAlbright:語言學家,死海古卷的鑑定者
SirWilliamOsler:現代醫學奠基人之一
JohnAugustAnderson:天文學家,衍射光柵的發明人之一
KennethH.Keller:明尼蘇達大學校長
JulianDerylHart:美國外科醫生,杜克大學校長
MikeMuuss:網路基礎工具ping的作者
查爾斯·桑德斯·皮爾士:美國通才,美國最偉大的學術體系締造者,預見了電子計算機
CharlesLanePoor:天文學家,因與愛因斯坦論戰而聞名
SolomonW.Golomb:數學家,俄羅斯方塊的發明人之一
FrederickJacksonTurner:歷史學家,首次闡述美國歷史中的”邊疆意義“
ThorsteinVeblen:經濟學家,《有閒階級論》作者
錢致榕:物理學家
大衛·蘭普頓:中國通,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會長,亞洲基金會董事長,尼采學院(SAIS)中國研究項目主任
文藝、媒體、體育
多莉·艾莫絲:八度提名葛萊美獎的美國歌手、鋼琴家和詞曲創作人
JohnAstin:演員,代表作《阿達一族》
RussellBaker:作家,普利茲獎獲得者,MasterpieceTheatre節目主持人
JohnBarth:小說家,美國國家小說獎得主
PatriciaSabga:NBCNews駐倫敦首席記者
WolfBlitzer:CNN新聞主播
AllenWastler:CNN主編
瑞秋卡森:環保運動先驅,自然文學作家,著作《寂靜的春天》,引發了美國以至於全世界的環境保護事業
張純如:《南京暴行:被遺忘的大屠殺》作者
J.D.Considine:音樂評論家
RichardBenCramer:記者,普利茲獎得主(美國新聞界最高獎項)
WesCraven:著名導演和製片人
CalebDeschanel:著名電影攝影師
MildredDunnock:電影和話劇演員
MicheleKelemen: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NPR)資深記者
MurrayKempton:普利茲獎得主
DavidLipsky:滾石雜誌主編,AbsolutelyAmerican一書作者
DanielMenaker:RandomHouse行政主編
WalterMurch:奧斯卡最佳電影製片人與音樂人
BenNeihart:經典歌曲HeyJoe、BurningGirl的作者
P.J.O'Rourke:記者,政治評論家
GertrudeStein:女權運動倡導者,作家
BasilWhite:著名脫口秀演員
DaveyJohnson:傳奇職棒運動員,曾效力巴爾的摩金鶯隊
華人校友
截止目前,有超過900名霍普金斯大學的華人校友,著名人物包括:
陳能寬:中國科學院院士,兩彈一星國家元勛
蔣樹聲:民盟中央主席,南京大學校長
朱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全球副總裁,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中國校友會主席
邵雪民:聯合國環境和能源專題委員會主席,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駐華代表,曾任世界銀行執行董事顧問
周健工:福布斯中文網總編
施一公:普林斯頓大學終身教授,世界著名的結構生物學家,美國雙院外籍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現任清華大學生命學院院長
陳十一:霍普金斯大學終身教授,計算流體力學家,現任北京大學副校長、研究生院院長,前工學院院長
王微:土豆網創始人及前CEO,追光動畫創始人
清華大學生命學院院長施一公
清華大學生命學院院長施一公
吳軍:谷歌(Google)中日韓搜尋部門的創始人,曾任騰訊副總裁
崔天凱:中國駐美利堅合眾國大使,外交部副部長
王光亞: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黨組書記,前中國駐聯合國大使、外交部副部長
李保東:現任外交部副部長,前常駐聯合國代表、特命全權大使、安全理事會主席
陳翰笙:中國經濟學家、外交部顧問、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士、外交學會副會長、國際關係研究所副所長
倪征 :中國著名國際法專家、中國外交部法律顧問,曾任聯合國國際法院法官
戚壽南:中國現代內科醫學的奠基人,醫學家、醫學教育家,前國立中央大學(南京大學)醫學院院長
謝元甫:中國泌尿外科奠基人
董承琅:中國醫學家、心臟病學專家,中國心臟病學奠基人
應元岳:內科學家、醫學教育家,中國熱帶病學主要開創人之一,有“中國發現肺吸蟲病第一人”之稱
伍哲英:護理教育家,北京協和醫院護士長、中華護士學會會長,被尊之為中國“護士之母”
胡紀如:國立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英國皇家化學學會RSC院士,曾獲“世界十大傑出青年”稱號
蘇起:中國國民黨中評會主席團主席,台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2000年4月提出了“九二共識”的說法
童振源:台灣政治學家,台灣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副主任
侯勝茂:台灣衛生部部長
張博雅:台灣公眾人物,衛生部部長,現任亞洲選舉官署協會主席
陳維昭:醫學家、教育學家,前國立台灣大學校長
陳思賢:政治學家,任教於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現代政治思想與西洋政治哲學
陳鶴琴:中國近現代教育家,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前國立中央大學教務長
陳克恢:20世紀國際藥理學的一代宗師,現代中藥藥理學研究的創始人,國際藥理聯合會名譽主席
陳信雄:國立清華大學副校長,台灣電機工程學家
汪敬熙:中國現代生理心理學家,第一屆中央研究院院士,前聯合國科學部主任
伍連德:華人世界的第一個諾貝爾獎候選人,醫學家、公共衛生學家,中國檢疫、防疫事業的先驅
湯佩松:兩院院士(中央研究院、中國科學院),植物生理學家、生物化學家、教育家
錢致榕:物理學家,霍普金斯大學終身教授,政治大學講座教授
唐仲璋:中國科學院院士,生物學家
李桓英:公共衛生學家,發明麻風病的短程聯合化療方法,中國駐世界衛生組織第一人
周煒良:中央研究院院士,華裔著名數學家,20世紀代數幾何領域的主要人物之一
袁晨野:著名男中音歌唱家,中央音樂學院教授,霍普金斯皮博迪音樂學院畢業
童村:中國抗生素事業的奠基人和先驅者,醫學家、微生物學家,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副院長
諾貝爾獎
根據學校官網,截止至2011年10月,霍普金斯大學的校友、教師和研究人員中先後有36人獲得諾貝爾獎,囊括了該獎項迄今為止的所有領域,包括:物理學獎、化學獎、醫學獎、文學獎、和平獎、經濟學獎。
DanielShectman:2011年諾貝爾化學獎
AdamRiess:201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RobertEdwards:201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CarolGreider:200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AndrewFire:2006年諾貝爾醫學獎
RichardAxel:2004年諾貝爾醫學獎
PeterAgre:2003年諾貝爾化學獎
M.Coetzee:2003年諾貝爾文學獎
RiccardoGiacconi:200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PaulGreengard:2000年諾貝爾醫學獎
RobertH.Mundell:199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JodyWilliams:1997年諾貝爾和平獎
MartinRodbell:1994年諾貝爾醫學獎
RobertFogel:199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MertonH.Miller:199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SirRichardStone:198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TorstenWiesel:1981年諾貝爾醫學獎
DavidH.Hubel:1981年諾貝爾醫學獎
HamiltonO.Smith:1978年諾貝爾醫學獎
DanielNathans:1978年諾貝爾醫學獎
ChristianB.Anfinsen:1972年諾貝爾化學獎
SimonKuznets:197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LarsOnsager:1968年諾貝爾化學獎
HaldanKefferHartline:1967年諾貝爾醫學獎
FrancisPeytonRous:1966年諾貝爾醫學獎
MariaGoeppert-Mayer:196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VincentduVigneaud:1955年諾貝爾化學獎
HerbertSpencerGasser:1944年諾貝爾生理學獎
JosephErlanger:1944年諾貝爾醫學獎
HaroldClaytonUrey:1934年諾貝爾化學獎
GeorgeHoytWhipple:1934年諾貝爾醫學獎
GeorgeRichardsMinot:1934年諾貝爾醫學獎
ThomasHuntMorgan:1933年諾貝爾醫學獎
NicholasMurrayButler:1931年諾貝爾和平獎
JamesFranck:192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WoodrowWilson:1919年諾貝爾和平獎
著名教授
亞當·里斯:天文學家,諾貝爾物理獎,2011
茲比格涅夫·布熱津斯基:美國國家安全顧問,1977-1981
班傑明·卡森:神經醫學家,美國總統自由勳章獲得者,2008
雅克·德希達:法國哲學家,解構主義代表人物
約翰·馬克斯維爾·庫切:南非當代著名小說家,200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保羅·沃爾福威茨:世界銀行總裁,前美國國防部副部長,尼采高級國際研究學院院長
蒙代爾:諾貝爾經濟學獎,1999;“最優貨幣區理論”的奠基人,供給學派的倡導者,“歐元之父”
詹姆斯·法蘭克:諾貝爾物理獎,1925
RiccardoGiacconi:諾貝爾物理獎,2002,美國國家科學獎章得主,2003
MariaGoeppert-Mayer:諾貝爾物理獎,1963
MichaelGriffin: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局長
SteveH.Hanke:經濟學家,美國總統顧問,卡托研究所資深研究員
AliceMcDermott:小說家,美國國家圖書獎得主,1998
PaulH.Nitze:美國外交官,尼采高級國際研究學院創始人之一,冷戰時期四屆美國總統政策顧問
SolomonH.Snyder:美國國家科學獎章獲得者,2003
漢彌爾頓·史密斯:諾貝爾醫學獎,1978
SirRichardStone:諾貝爾經濟學獎,1984
克里斯琴·伯默爾·安芬森:化學家,1972年諾貝爾化學獎
彼得·阿格雷:化學家,2003年諾貝爾化學獎
NicholasMurrayButler:諾貝爾和平獎,1931
約瑟夫·厄爾蘭格:諾貝爾醫學獎,1944
斯坦利·霍爾:心理學先驅,克拉克大學首任校長
HaldanKefferHartline:諾貝爾醫學獎,1967
大衛·休伯爾:諾貝爾醫學獎,1971
西蒙·史密斯·庫茲涅茨:諾貝爾經濟學獎,1971
默頓·米勒:諾貝爾經濟學獎,1990
喬治·邁諾特:諾貝爾醫學獎,1934
丹尼爾·那森斯:諾貝爾醫學獎,1978
拉斯·昂薩格:諾貝爾化學獎,1968
哈羅德·克萊頓·尤里:諾貝爾化學獎,1934
文森特·迪維尼奧:諾貝爾化學獎,1955
喬治·惠普爾:諾貝爾醫學獎,1934
托斯坦·維厄瑟爾:諾貝爾醫學獎,1981
PaulSmolensky:認知科學家,《優選論》作者
HerbertBaxterAdams:歷史學家,"政治科學"一詞的發明者
RichardThrelkeldCox:物理學家,發現考科斯定理
PaulH.Emmett:化學工程師,曼哈頓計畫
RichardBett:哲學家,美國哲學學會(APA)前主席
法蘭西斯·福山:政治經濟學家,《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一人》一書之作者。
WilliamFoxwellAlbright:死海古卷的鑑定者,語言學與制陶學家
StanislavGrof:心理學家,發展並完善了霍爾蘭職業類型論
查爾斯·桑德斯·皮爾士:哲學家,邏輯學家,化學家
IraRemsen:化學家,發現糖精
AlbertL.Lehninger:生物化學家,多本生物化學經典教材的作者
VictorA.McKusick:《孟德爾人類遺傳學》作者
DavidB.Weishampel:古生物學家,《恐龍總目》編者2004
艾茵·蘭德:《源頭》和《阿特拉斯擺脫重負》作者
WilliamG.Cochran:統計學家
HenryJonesFord:政治科學家,記者
EckartForster:哲學家
JohnAstin:著名電視演員,代表作《阿達一族》
BasilLanneauGildersleeve:古典主義學者
DavidHarvey:地理學家
漢斯-赫爾曼·霍普:經濟學家
阿弗雷德·洛特卡:數學家,統計學家
WilliamMontgomery:哲學家
SimonNewcomb:天文學家,數學家
RobertG.Parr:理論化學家
RonaldPaulson:英語語言學家
AvielD.Rubin:信息安全與保密性問題專家
HenryAugustusRowland:物理學家
JamesMarkBaldwin:哲學家
JohnBarth:小說家
MichaelWilliams:哲學家
詹姆斯·約瑟夫·西爾維斯特:數學家
RobertW.Wood:實驗物理學家
美國大學協會
美國大學協會 |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Universities)是由美國和加拿大的主要研究性大學(60個美國大學和2所加拿大大學)組成的一個組織。它是由14所授予博士學位的美國大學於1900年成立的,目的是為了加強和統一博士學位的標準。現在,聯合會的宗旨是為提倡加強學術研究和本科、研究生和職業教育的學院性和全國性政策提供一個研討處。 |
公立 | 亞利桑那大學 - 伯克利加州大學 - 戴維斯加州大學 - 爾灣加州大學 - 洛杉磯加州大學 - 聖地亞哥加州大學 - 聖塔芭芭拉加州大學 - 科羅拉多大學 - 佛羅里達大學 - 伊利諾大學 - 印第安那大學 - 愛荷華大學 - 愛荷華州立大學 - 堪薩斯大學 - 馬里蘭大學 - 密西根大學 - 密西根州立大學 - 明尼蘇達大學 - 密蘇里大學 - 內布拉斯加-林肯大學 - 羅格斯大學 - 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 - 石溪大學 - 北卡羅來納大學 - 俄亥俄州立大學 - 俄勒岡大學 -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 - 匹茲堡大學 - 普度大學 - 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 - 德州農工大學 - 維吉尼亞大學 - 西雅圖華盛頓大學 - 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 |
私立 | 布蘭迪斯大學 - 布朗大學 - 加州理工學院 - 卡內基-梅隆大學 - 凱斯西儲大學 - 哥倫比亞大學 - 康奈爾大學 - 杜克大學 - 艾默理大學 - 哈佛大學 -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 麻省理工學院 - 紐約大學 - 西北大學 - 普林斯頓大學 - 萊斯大學 - 羅徹斯特大學 - 史丹福大學- 雪城大學 - 圖蘭大學 - 芝加哥大學 - 賓夕法尼亞大學 - 南加州大學 - 范德堡大學 - 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 - 耶魯大學 |
加拿大 | 麥吉爾大學 - 多倫多大學 |
以前成員 | 美國天主教大學 - 克拉克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