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瑞

約翰·瑞

約翰·瑞(約翰·巴瑞)是當代最具代表性的、大師級電影配樂家之一,約翰創作許多音樂作品其中並獲得國際有名的法國Bourges電子音樂作曲獎。《獅子與我》、《冬之獅》、《走出非洲》、《與狼共舞》,為他贏得了四座奧斯卡最佳原著音樂金像獎。

基本信息

成長經歷

約翰·巴瑞出生在一個音樂世家。約翰·巴瑞的父親在英國北部擁有5家電影院,他母親是一個鋼琴手,還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姐姐。巴瑞在約克市的一家天主教學校讀國小,11歲進入一家新教私人學校學習鋼琴。戰後,他迷上了爵士樂,這是他哥哥灌輸給他的。50年代初期,他跟George Swift學習吹小號,並開始嘗試寫曲子。這時他還通過函授學習Joseph Schillinger體系的作曲技巧。不久他像每一個英國青年一樣,到英軍服役了三年,期間還駐紮過埃及蘇伊士運河。在部隊里,他是一個樂隊成員。在他復原之後的1957年,他成立一個名為“The John BarrySeven”的搖滾樂隊。這支樂隊很快在英國混出了名氣。

主要成就

約翰·瑞 約翰·瑞

1960年他獲得了一個機會,給電影《Beat Girl》寫配樂。1962年,他又有機會給第一部“007”影片《諾博士》寫主題音樂。在這部影片中邦德女郎穿上比基尼。影片大獲成功,巴瑞也出了名,從此邁入專業電影配樂作曲家的行列。後來,他為12部007影片寫過配樂。

主義者————約翰.巴瑞 主義者————約翰.巴瑞

1966年,他和Don Black合作配樂的電影《獅子與我》(Born Free)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獎,該音樂與007音樂的神秘怪異不同,展現一種宏偉而深情的風格。這是他四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獎的第一部作品。1968年,巴瑞因《冬之獅》( The Lion in Winter)配樂,又獲得奧斯卡音樂大獎,同時獲得金球獎最佳電影配樂提名。之後,他又獲得過兩次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獎,一次是《走出非洲》(1985年),一次是《與狼共舞》(1990年)。《走出非洲》的配樂中協調的引用了莫扎特的《單簧管協奏曲》的慢板部分,古今結合,深情而悠遠,烘托出影片再現女主角陳年往事的懷舊氣氛。該片音樂2005年被列入《AFI百年百大電影配樂》,被譽為美國電影音樂作品的經典。

約翰·巴瑞最近的一部電影音樂作品是2001年出品的英國電影《Enigma》的配樂。這年巴瑞已經67歲了。

約翰·巴瑞專長電影配樂,最為人熟悉的作品則是《007》系列電影的配樂;曾獲得金球獎及四次奧斯卡最佳配樂獎以及兩次葛萊美獎。

個人履歷

約翰·瑞 約翰·瑞

約翰·巴瑞是紐西蘭奧克蘭大學電子音樂中心的創辦者,同時他也鼓勵許多當代作曲家及學生嘗試新的音樂媒介。他師從JohnWeinzweig與Gustav Ciamag,於1974年起擔任奧克蘭大學音樂學院的作曲教授長達25年。他於1972年擔任奧塔哥大學的駐校作曲家。一生給80多部電影配音樂。

人物生平

約翰·巴瑞是當代最具代表性的、大師級電影配樂家之一,約翰創作許多音樂作品其中並獲得國際有名的法國Bourges電子音樂作曲獎。《獅子與我》、《冬之獅》、《走出非洲》、《與狼共舞》,為他贏得了四座奧斯卡最佳原著音樂金像獎。

主要成就

管弦樂的精彩演繹

約翰·巴瑞憑藉《獅子與我》,獲得了他個人的首座奧斯卡金像獎。這部影片的配樂中,最為著名的,是它的同名主題曲。這首曲子,至今仍然是最令人懷念的電影主題曲之一,約翰·巴瑞正是憑這首歌曲,獲得了金像獎最佳原著歌曲獎。他也成為第一個同時獲得金像獎最佳原著音樂、原著歌曲二項獎的英國配樂家。

整部影片的配樂,實際上幾乎完全由這個主題旋律演變而成。通常,在約翰·巴瑞的作品中,很難去討論管弦音色的多樣性,因為幾乎所有的音樂編曲都是順其道而行的。而影片主題音樂最深入人心的,還是柔美、深情的抒情式編曲。影片中的一些風趣、俏皮的描繪,也相當有意思。因為,在他的作品中,我們很少聽到像《獅子與我》這般純真可愛的音樂,所以,對此自然印象深刻。

在這部影片中,約翰·巴瑞在非洲音樂素材的引用上,並不豐富,僅以少量音色別致的打擊樂器裝飾。傳統的管弦美感,仍是整部配樂的主要色彩。整體而言,這部配樂以一首歷久彌新、堪稱經典的主題旋律貫穿全場,變化出一首優美、典雅的大地詩篇。《獅子與我》是一部配樂很有音樂性與旋律美感的影片。

宗教音樂作為主要元素

代表影片:1968年《冬之獅》

1968年,根據同名歷史舞台劇改編的《冬之獅》,描述了1183年的聖誕之夜,英王亨利二世舉行的一場家庭聚會。與會的角色,除了皇后與三個性格迥異的王子外,還包括了法國國王菲利普和他的公主。這是一個王室的聖誕歡宴,但卻糾結著王室權力的分配與繼承。基本上,這是一部宮廷色彩濃厚的古典戲劇作品,同時由於時代背景的特殊性,全片也瀰漫著莊重、尊貴的天主教氣息。基於這樣的歷史背景與文化淵源,約翰·巴瑞特意選擇了中古時代的宗教音樂——葛利高聖歌,以及拉丁文歌詞等,作為全片配樂的主要元素。這部影片,也成為約翰·巴瑞第二部獲得奧斯卡金像獎的影片。

影片的聲樂合唱部分極富特色,約翰·巴瑞著意配合時代背景,曲風極為考究。合聲的處理呈現單音清澈的深幽風格,輕盈優美、素雅端莊,展現了唯美的旋律性與虔誠、祥和的質感,也呈現了威嚴莊重、氣質穩健的帝王風範。除了大量的、將帶有中古時代樂風的人聲結合到配樂里,約翰·巴瑞也運用了宮廷戲劇配樂,特有的銅管鼓號來強化氣氛。穩重而不沉重,是約翰·巴瑞銅管風格的典型特色,運用在《冬之獅》的配樂中,則又平添了一分古典、尊貴的典雅之美。

莫扎特式協奏曲

代表影片:1980年5月《時光倒流七十年》

《時光倒流七十年》是一部非常唯美的文藝電影,而由約翰·巴瑞譜寫的電影音樂,處處流露出款款深情,深刻地刻畫出影片中的物換星移、天上人間、朝朝暮暮、無怨無悔的相思之情。影片的主題音樂,是一段透著優雅、內斂的古典氣質的抒情音樂,音樂就像是一幅用音符勾勒的素描,描繪了女主角嫻雅、溫柔的眼神,和男主角痴心等候的身影。

同時,電影中選用的古典音樂作品——拉赫馬尼諾夫的《帕格尼尼主題變奏曲》,也因本片成為廣為人知的古典名曲。這首不朽的傑作,恍然之間穿越時空,把男女主角的心靈連在一起。他們生活在不同的年代,七十年的時光分隔著兩人的青春和命運,但他們卻始終在尋覓著對方。現在,恐怕很多人只知道這是《時光倒流七十年》里的音樂,反而不知道它的原作者和出處了。

美式管弦樂的點綴

代表影片:1990年《與狼共舞》

與狼共舞 與狼共舞

《與狼共舞》是約翰·巴瑞渡過健康危機後,復出的作品。這部讓約翰·巴瑞耗時長達一年,窮盡心血的作品,又一次為他摘下了奧斯卡金像獎。

從音樂角度上講,約翰·巴瑞讓電影《與狼共舞》增色不少。電影的主旋律貫穿於影片的始終,壯美的西部大草原,在平緩而又氣韻十足的音樂襯托下,令人神往。整體音樂風格就像一個巨人在低聲吟唱,雖然音調始終不高,但依然讓人感到氣勢不凡。

影片的開頭,在這首龐大而又不失細膩的管弦樂中,雄渾壯美的美國西部大草原闖入了觀眾的眼帘,盡顯柔美與剛性、悲壯與豪情,大氣悠揚的旋律讓人盪氣迴腸。

應導演的要求,影片中又多了點兒美式管弦樂的豪情,有更閃亮奔放的銅管處理與美國地方韻味。整體而言,《與狼共舞》是一部精緻而完整的作品, 旋律上的優美、典雅是它最迷人的一點。用旋律訴說情感,在《與狼共舞》中得到了印證。

薩克斯風作為主奏

代表影片:1993年《體熱邊緣》

《體熱邊緣》是一部匯聚了情色與陰謀的電影,於是也產生了一首首如此撩人、又如此懸疑的電影配樂。主題音樂,約翰·巴瑞選用了薩克斯風為主奏,爵士色彩濃厚的主題,不僅旋律優美,而且在情調上極盡酥軟銷魂,充滿了引人遐思的效果。約翰·巴瑞以007系列的爵士配樂成名,而007也比不上《體熱邊緣》這般挑逗撩人。一聽到這種音樂,就令人一下子聯想到電影的唯美色調中,泛濫著欲望的畫面。

在管弦的使用上,約翰·巴瑞延續了他以往的典型風格,以唯美、優雅的抒情音樂為主。而對影片中的、懸疑片段的處理,約翰·巴瑞在配樂上,也配合了音色略帶深沉、迷離的管弦手法。在具有高雅的旋律性與唯美、優雅的同時,仍然很有懸疑、曖昧的感覺。

近年來,由於健康的原因,約翰·巴瑞的作品數量逐年減少。雖然每年只有一部左右的作品問世,但是仍有很多電影配樂的樂迷,翹首企盼,而這就足以見證約翰·巴瑞的音樂魅力。

主要作品

《獅子與我》(Born Free,1966)

《冬之獅》(1968)

《午夜牛郎》(1969)

《英宮恨》 (1971)

《時光倒流七十年》( Somewhere in Time)

《走出非洲》(1985)

《與狼共舞》(1990)

《卓別靈傳》(1992)

《體熱邊緣》(1993)

《桃色交易》(1993)

《Enigma》 (1918)

《007》

《諾博士》(1962)

《鐵金剛勇破神秘島》(此部電影與“《諾博士》”為同義詞。於1962年10月5日上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