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巴普蒂斯特·克拉默

他在1784年的一次音樂會中,曾和克雷門蒂同台演出,演奏兩架鋼琴的二重奏。 1788年,克拉默第一次離開英國去法國和德國的各大城市從事旅行演奏。 1800年以後,克拉默的音樂生涯大部分是在英國度過的。

約翰·巴普蒂斯特·克拉默(Johann Baptist Cramer是僑居英國的德國作曲家、鋼琴家和音樂出版商。1771年2月24日出生於德國曼海姆一個音樂世家。祖父雅各和父親威廉都是曼海姆的小提琴家。1772年,威廉去倫敦演出。兩年後,妻子也帶著小約翰到達倫敦。威廉教兒子從小就學習小提琴,但小約翰的興趣偏向於鋼琴,七歲從本塞學琴,不久改從居留英國的著名鋼琴家施勒特和克雷門蒂學習。他在克雷門蒂門下雖僅一年,對藝術性格的形成卻得益非淺。1785年起,他從僑居倫敦的德國作曲家阿貝爾學理論作曲,研習克雷門蒂、施勒特、J.C.巴赫、C.P.E.巴赫、D.斯卡拉蒂、J.G.繆特爾、P.D.帕拉第斯、海頓和莫扎特的作品。早在1787年,克拉默就接觸到巴赫的《平均律鋼琴曲集》,從此對巴赫心摹手追,畢生受用非淺。
1781年4月5日,克拉默在倫敦初次登台,在他父親一年一度的慈善音樂會上演出。他在1784年的一次音樂會中,曾和克雷門蒂同台演出,演奏兩架鋼琴的二重奏。1788年,克拉默第一次離開英國去法國和德國的各大城市從事旅行演奏。在法國演奏了J.S.巴赫未經出版的許多手稿。他在早年創作的幾首鋼琴奏鳴曲,就是在居留法國期間出版的。1791年回到英國,開始活躍於音樂舞台,連續九個演奏季節頻頻出台演出,成為英國最受歡迎的年輕鋼琴家。他懷著雄心壯志,敢於和老一輩的鋼琴大師進行比賽。他在各種專業音樂會和音樂經紀人薩羅蒙舉辦的音樂會上大顯身手。但是正值薩羅蒙邀請海頓訪問倫敦,年輕的克拉默得以和花甲老人海頓在異國相逢,結為忘年之交。1799年,克拉默第二次離開倫敦,去尼德蘭、德國和奧地利旅行演奏。他在維也納遇見了比自己年長一歲的貝多芬,並與海頓重逢。在18世紀最後30年中,他幾乎和歐洲所有最著名的音樂家都有交往,其中包括杜賽克、凱魯比尼、威爾夫爾、胡梅爾和上述的古典大師。後來又結識了里斯、卡爾克布雷納、韋伯、車爾尼、莫舍萊斯、柏遼茲、孟德爾頌和李斯特。他大力推薦他所讚賞的作曲家的作品,熱情洋溢地演奏巴赫和莫扎特,並把貝多芬的奏鳴曲介紹給英國的聽眾。除了在公開的音樂會上演出外,他還喜歡在私人的音樂集會上演奏這些作品,以擴大其社會影響。
1800年以後,克拉默的音樂生涯大部分是在英國度過的。除演出外,他還教私人學生,最高收費達到每教一課收取一個金幣(約合21先令)。1816年-1818年他又外出旅行演奏,訪問阿姆斯特丹和故鄉曼海姆。他繼續在國外結交新的音樂同道,但公開演奏已大為減少。18-19世紀之交是他演奏生涯的鼎盛時期,特別是在倫敦,一時聲譽鵲起,英國的聽眾熱情地讚賞他的演奏,稱他為“光榮的約翰”。他是1813年倫敦好樂協會的創辦人之一。1822年皇家音樂學院成立,他被聘為該院的董事。
1824年,克拉默聯合愛迪生和比爾,步克雷門蒂開辦科拉爾德出版社的後塵,創辦了一家“克拉默-愛迪生-皮爾出版公司”,主要出版鋼琴樂譜,業務非常興旺發達。1835年克拉默在倫敦舉辦了一次告別音樂會後,開始脫離音樂舞台,宣告退休。退休後曾去巴黎居住了十年,1845年回到英國度其餘生。1858年4樂16日死於英格蘭東南部大倫敦郡肯辛頓鎮的寓所,享年87歲,葬於布隆普頓公墓。
克拉默的鋼琴演奏受到19世紀幾代鋼琴家的普遍讚賞。據貝多芬的學生里斯說,貝多芬認為他是當時最優秀的鋼琴家。他的富於表情的連奏被當時和後世的鋼琴家奉為典範。波希米亞鋼琴家莫舍萊斯盛讚他的連奏“幾乎把莫扎特的行板演化成為一首聲樂曲”。他以精於即興演奏和十指像飛燕遊龍一般揮灑自如著稱於世。他的古典風尚的演奏和後世戲劇性的表現方式大異其趣。
克拉默作為一個作曲家,作品主要是鋼琴曲,包括100多首奏鳴曲、8首協奏曲、200多首練習曲、各種體裁的鋼琴曲(隨想曲、舞曲、迴旋曲、幻想曲、即興曲、變奏曲、夜曲、前奏曲),以及四重奏、五重奏、娛樂曲、歌曲等作品。早期的奏鳴曲大都是鋼琴和弦樂器或長笛的重奏曲,格調輕鬆活潑、通俗易解。1800年後偏向於鋼琴獨奏的奏鳴曲,有些比較工致嚴謹,有些仍帶有通俗媚世的格調,有些則具有浪漫主義色彩,並加上了幻想性的標題,如《諧體詩》、《末端》、《續篇之一》、《續篇之二》、《續篇之三》、《回到倫敦》、《一半》、《A字》、《B字》、《C字》、《D字》、《第一》、《第二》、《第三》、《克拉默的寵物》、《威爾斯的樂趣》等等。這些奏鳴曲的和聲織體靈活多變,喜用大幅度游回磨轉的伴奏音型。後期奏鳴曲的數量相對減少,但仍含有不少最有價值的俊美動人之作。有跡象表明貝多芬曾從克拉默的奏鳴曲中汲取養料,舒曼也認為克拉默和莫舍萊斯是他們一代作曲家中最傑出的奏鳴曲作者。
克拉默的《鋼琴練習曲》84首,分兩集出版於1804年和1810年每集各42首。每一首練習曲以一個特性音型為基礎,目的在於解決一個技術問題。曲式結構都很簡潔。長期以來這部練習曲一向被認為是訓練鋼琴技術的奠基之作。貝多芬曾手抄其中21曲作為他侄子的鋼琴教材,並認為這些練習曲是準備演奏他的作品的最好的基本練習。舒曼也認為克拉默的《鋼琴練習曲》是對“心和手”的最佳訓練。克雷門蒂對克拉默僭用義大利文Studio(練習)一語嘖有煩言,但他的鋼琴練習曲《藝術津梁》實際上是在克拉默的影響下創作的。
克拉默在創作84首《鋼琴練習曲》獲得成功後,又寫了《鋼琴演奏指南》一書,詳述鋼琴指法規則和踏板的使用;並繼續創作了《16首練習曲》、《12首夜曲體裁的新練習曲》和《100首進階練習曲》。現在呈現在讀者之前的《鋼琴練習曲60首》,就是根據克拉默的《100首進階練習曲》選編而成的,選編者是19世紀德國鋼琴家指揮家馮·比洛,經他編訂出版的傳統鋼琴曲,有巴赫、D.斯卡拉蒂、貝多芬、克拉默、韋伯和蕭邦等的作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