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93《杜甫誕生1250周年》郵票

紀93《杜甫誕生1250周年》郵票

中國郵電部於1962年5月25日發行紀93《杜甫誕生1250周年》郵票,全套2枚。該郵票由盧天驕設計,北京郵票廠印製,志號:紀93(編號305-306)。

簡要概述

杜甫是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一生寫詩一千四百多首。1962年,杜甫誕生125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會把它列為世界文化名人。首都北京文藝界於4月17日舉行了紀念大會,馮至先生在大會上作了題為《紀念偉大的詩人杜甫》的專題報告。郵電部於5月25日發行了這套紀念郵票。以2幅畫面及畫面上的2幅對聯,概括描述了杜甫的一生,以示對偉大詩人的緬懷和紀念。

郵品樣板

紀93.2-1杜甫草堂碑亭(成都)(305)1962 紀93.2-1杜甫草堂碑亭(成都)
(305)1962
紀93.2-2杜甫像(306)1962 紀93.2-2杜甫像
(306)1962

郵票資料

郵票名稱:杜甫誕生1250周年
郵品類型:紀念郵票(紀字郵票)
郵票志號:紀93(編號305-306)
發行機構:中國郵電部
發行日期:1962-5-25
發行數量:400萬套
全套面值:0.12元
全套枚數:2(枚)
整版枚數:50(枚)(10×5)背面刷膠
郵票規格:26.5×36(mm)
齒孔度數:11.5×11度
設計者:盧天驕
印製版別:影寫版
印製機構;北京郵票廠
【各枚詳細情況】
編號/面值/名稱/發行量
(305)/4分/杜甫草堂碑亭(成都)/400萬枚
(306)/8分/杜甫像/800萬枚

郵票特點

本套郵票共2枚。(2-1)為“杜甫草堂碑亭”,藝術地再現了成都杜甫所築草堂。畫面在布局上獨具匠心,中間一塊是草堂碑亭,其中上半部松林蒼蒼,以茅草遮蓋的碑亭坐落其中,碑亭中隱約可見石碑。(2-2)為“杜甫像”。
杜甫草堂——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位於四川省成都市西門外的浣花溪畔,是中國唐代偉大現實主義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的故居。公元759年冬天,杜甫為避“安史之亂”,攜家由隴右入蜀,建設茅屋而居,稱“成都草堂”。杜甫先後在此居住近四年,創作詩歌流傳至今的有240餘首。其中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現已成為不少地區學生必學課。草堂故居被視為中國文學史上的“聖地”。杜甫離開成都後,草堂便不存,五代前蜀時詩人韋莊尋得草堂遺址,重結茅屋,使之得以保存,杜甫草堂是經宋、元、明、清多次修復而成,其中最大的兩次重修,是在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和清嘉慶十六年(1811年),基本上奠定了杜甫草堂的規模和布局,演變成一處集紀念祠堂格局和詩人舊居風貌為一體的博物館,建築古樸典雅、園林清幽秀麗的著名文化聖地。
杜甫草堂杜甫草堂
1961年3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5月成立杜甫草堂博物館,2006年12月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2008年5月被國家文物局評為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是現存杜甫行蹤遺蹟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最具特色和知名度的一處。成都杜甫草堂正門匾額的“草堂”二字為是清代康熙皇帝第十七子果親王愛新覺羅·允禮所書寫。詩史堂是杜甫草堂紀念性祠宇的中心建築。詩史堂正中是雕塑家劉開渠所塑的杜甫像,堂內陳列有歷代名人題寫的楹聯、匾額。工部祠內供奉有杜甫畫像,並有都曾經寓居蜀地詩人陸游、黃庭堅陪祀。工部祠東側是“少陵草堂”碑亭,象徵著杜甫的茅屋,“少陵”本為地名,漢宣帝墓稱“杜陵”,宣帝皇后墓因規模小於帝陵所以稱“少陵”。杜甫曾在這裡住過較長時間,在詩中曾自稱“杜陵野老”、“少陵野客”,也就稱他為“杜少陵”了。草堂完整保留著清代嘉慶重建時的格局,總面積近300畝。園林是非常獨特的“混合式”中國古典園林。博物館按功能區分為:文物景點遊覽區(草堂舊址)、園林景點遊覽區(梅園)和服務區(草堂寺)。草堂舊址內,照壁、正門、大廨、詩史堂、柴門、工部祠排列在一條中軸線上,兩旁配以對稱的迴廊與其它附屬建築,其間有流水縈迴,小橋勾連,竹樹掩映,顯得既莊嚴肅穆、古樸典雅而又幽深靜謐、秀麗清朗。工部祠東側是“少陵草堂”碑亭,象徵著杜甫的茅屋,令人遐想,已成為杜甫草堂的標誌性景點和成都的著名景觀。地址:成都市青華路38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