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要概述
杜甫是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一生寫詩一千四百多首。1962年,杜甫誕生125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會把它列為世界文化名人。首都北京文藝界於4月17日舉行了紀念大會,馮至先生在大會上作了題為《紀念偉大的詩人杜甫》的專題報告。郵電部於5月25日發行了這套紀念郵票。以2幅畫面及畫面上的2幅對聯,概括描述了杜甫的一生,以示對偉大詩人的緬懷和紀念。郵品樣板
![]() (305)1962 | ![]() (306)1962 |
郵票資料
郵票名稱:杜甫誕生1250周年 郵品類型:紀念郵票(紀字郵票) 郵票志號:紀93(編號305-306) 發行機構:中國郵電部 發行日期:1962-5-25 發行數量:400萬套 全套面值:0.12元 全套枚數:2(枚) 整版枚數:50(枚)(10×5)背面刷膠 | 郵票規格:26.5×36(mm) 齒孔度數:11.5×11度 設計者:盧天驕 印製版別:影寫版 印製機構;北京郵票廠 【各枚詳細情況】 編號/面值/名稱/發行量 (305)/4分/杜甫草堂碑亭(成都)/400萬枚 (306)/8分/杜甫像/800萬枚 |
郵票特點
本套郵票共2枚。(2-1)為“杜甫草堂碑亭”,藝術地再現了成都杜甫所築草堂。畫面在布局上獨具匠心,中間一塊是草堂碑亭,其中上半部松林蒼蒼,以茅草遮蓋的碑亭坐落其中,碑亭中隱約可見石碑。(2-2)為“杜甫像”。杜甫草堂——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位於四川省成都市西門外的浣花溪畔,是中國唐代偉大現實主義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的故居。公元759年冬天,杜甫為避“安史之亂”,攜家由隴右入蜀,建設茅屋而居,稱“成都草堂”。杜甫先後在此居住近四年,創作詩歌流傳至今的有240餘首。其中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現已成為不少地區學生必學課。草堂故居被視為中國文學史上的“聖地”。杜甫離開成都後,草堂便不存,五代前蜀時詩人韋莊尋得草堂遺址,重結茅屋,使之得以保存,杜甫草堂是經宋、元、明、清多次修復而成,其中最大的兩次重修,是在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和清嘉慶十六年(1811年),基本上奠定了杜甫草堂的規模和布局,演變成一處集紀念祠堂格局和詩人舊居風貌為一體的博物館,建築古樸典雅、園林清幽秀麗的著名文化聖地。
![杜甫草堂](/img/f/18d/nBnauM3X4IjNyQjNzkDOxYDMwMTM5EDM3kzMwADMwAzMxAzL5gzL4Q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