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連海嘆說四大美人

紀連海嘆說四大美人

良知之教,如日中天。古語有云:“夫子之功,功在社稷;夫子之德,德在覺民。”所謂施於一家,擴之四海。2007年仲秋,我經中央電視台劉真導演介紹,有幸與北京藝龍天地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成保宏先生相識。談話間,保宏、若隱、安華、向東諸君,關於“詮央視百家講壇之新意,釋古代四大美人之經典”的“嘆美人”系列項目策劃案,令我興奮不已。促膝交談之中,保宏君“傳播經典文化,培養人生信仰,弘揚時代精神”的文化創意產業之理念,讓我怦然心動,精神為之一振。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這幾個詞所希望表達的美貌指數,基本上超越了現代人的想像空間。

紀連海先生以既尊重歷史,又不拘泥於歷史的態度,用文字為我們描繪四大美人。

於是,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不再是幾個詞,而是靈動於您想像的四大美人。

美,她是中國歷史上一場爭霸戰爭中最出色的臥底,沒有她,吳越的故事就不再是浪漫的傳奇。

才,她是中國歷史上一次對外交易中最有價值的贈禮,沒有她,漢匈的烽火就不會滅熄半個世紀。

艷,她是中國歷史上最勇敢的女子特工,沒有她,三國的戰爭也許就泯滅了歷史的硝煙里。

媚,她是中國歷史上極端受寵但卻不干政的嬪妃,沒有她,在天願做比翼鳥的佳話將隨風散去。

她們其實都是歷史的配角,但是其名氣卻絕不亞於任何一個主角。

目錄

美 女西施

何謂美女

西施故里

吳國溯源

吳國崛起

西施出使

結局之謎

才 女昭君

漢匈恩怨

皇室風雲

昭君入宮

匈奴內訌

單于求婚

昭君出塞

名垂青史

艷 婦女貂蟬

貂蟬考證

動盪時代

董卓亂政

貂蟬出場

貂蟬之死

媚 女楊貴妃

嫁入壽王府

成為楊貴妃

專寵不干政

李林甫專政

安祿山崛起

逼反安祿山

漫漫西逃路

楊貴妃之死

書摘插圖

美 女西施

何謂美女

1.美貌西施

話說春秋末年,越國古都諸暨城南有個薴(zhǜ)蘿山,山不高而峻,林不密而秀。薴蘿山下有一條很清澈、很小的、自北而南的若耶溪。若耶溪蜿蜒曲折,溪水清澈,急中有緩,潺潺有致,淙淙有聲,似林鳥呢喃,如情人私語。薴蘿山下,若耶溪邊,綠樹掩映著一個百十口人家的小村子,村子因為在薴蘿山下,就被稱作薴蘿村(今諸暨市城南浣紗村)。村子被溪水一分為二,分為東、西兩個,兩村住的都是姓施的人家。傳說中的西施,就出生在薴蘿西村。

西施原本不姓西,她原本就姓施,整個村子的人都姓施。西施姓施名夷光,因家住薴蘿西村,村人都稱她為西施。久而久之,知道她本名的人反而變得很少了。

西施的家裡比較窮,西施的父親上山砍柴為生,西施的母親是給人家洗衣服的,那時候的衣服都是絲綢的,西施的母親以浣紗也就是給人洗衣服為生。

小小的西施呢,在年紀很小的時候也有一些夥伴。

她最好的夥伴是鄭旦。可別小瞧鄭旦,號稱中國第五大美女,跟西施一個村子的,兩個人是特別好的夥伴,經常在一起洗衣服,一塊兒玩,度過幸福的時光。兩個人還經常比誰美,結果人家都說西施美。

西施美到什麼程度呢?她在河邊浣紗。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她顯得更加美麗。她的嘴裡,還哼著傳統的越國小曲。那魚兒一看:喲,這是誰家的姑娘?真美!於是乎,魚兒忘了呼吸,忘記了游水,漸漸地沉到河底。從此,西施“沉魚”的故事就在附近流傳開來。“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是指四大美人的,西施沉魚,昭君落雁,貂蟬閉月,貴妃羞花。

說到西施的美貌,就讓我們想起了另外一個成語:東施效顰。

話說美女西施無論舉手投足,還是音容笑貌,樣樣都惹人喜愛。西施略用淡妝,衣著樸素,走到哪裡,哪裡就有很多人向她行“注目禮”,沒有人不驚嘆她的美貌。

西施的美貌遠近聞名,但她的身子卻有些弱,有心口疼的毛病。每次病發都皺著眉頭,捂著心口,緩步前行,人們管這姿勢叫“西施捧心”,可是生病的西施也是楚楚動人。有一天,她的病又犯了,只見她手捂胸口,雙眉皺起,流露出一種嬌媚柔弱的女性美。當她從鄉間走過的時候,鄉里人無不睜大眼睛注視。

據說,薴蘿東村有一個名叫東施的醜女子,相貌一般,沒有修養。她平時動作粗俗,說話大聲大氣,卻一天到晚做著當美女的夢。今天穿這樣的衣服,明天梳那樣的髮式。當然啦,即便她是如此認真地倒騰自己,卻仍然沒有一個人說她長相漂亮。歷史上真的有“東施”這個人么?很難說,有可能有,也有可能沒有。不過,人們編出下面這個故事,純粹是為了突出西施的美麗而已。

這一天,她看到西施捂著胸口、皺著雙眉的樣子竟博得這么多人的青睞,她想:“人人都說西施美,怎么就沒注意我呢?還不是她會裝樣,誰不會呀?”因此回去以後,她也學著西施的樣子,手捂胸口,緊皺眉頭,在村里走來走去。哪知醜女的矯揉造作使她樣子更難看了。結果,鄉間的富人看見醜女的怪模樣,馬上把門緊緊關上,鄉間的窮人看見醜女走過來,馬上拉著老婆、帶著孩子遠遠躲開。人們見了這個怪模怪樣模仿西施心口疼、在村里走來走去的醜女人,簡直像見了瘟神一般。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