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字義
mì(ㄇㄧ)
1. 細絲。
2. 麼。
3. 微小。
4. 量詞,絲的二分之一。
sī(ㄙˉ)
古同“絲”。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古文〕《廣韻》莫狄切,音覓。《說文》細絲也。《徐鍇曰》一蠶所吐為忽,十忽為絲。糸,五忽也。
又《博雅》微也。《玉篇》麼也。
又《集韻》新茲切。絲或省作糸。
說文解字
【卷十三】【糸部】糸
細絲也。象束絲之形。凡糸之屬皆從糸。讀若覛。,古文糸。莫狄切。
說文解字注
(糸) 細絲也。絲者。蠶所吐也。細者、微也。細絲曰糸。糸之言蔑也。蔑之言無也。象束絲之形。此謂古文也。古文見下。小篆作糸、則有增益。凡糸之屬皆從糸。讀若覛。莫狄切。十六部。
()古文糸。
日文漢字
在《集韻》中可以看到:“糸,新茲切。絲或省作糸。”,表明至少在宋代,將“絲”略作“糸”是一種比較通行的用法,而日本的漢字使用習慣,有相當部分是沿襲了我國唐宋時期的情況,所以其在《當用漢字表》中,將“糸”規定為“絲”的“新字型”,亦即是說,在日文語境中,“糸”基本上等同於“絲”,因此在漢語中原則上均讀作“絲”,甚而應當遵循“気”轉寫成“氣”,“楽”轉寫成“樂”的用例,將其轉寫為規範漢字“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