糞菌移植

糞菌移植

“糞菌移植”(Fecalmicrobiotatransplantation,FMT),其定義是,將健康人糞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胃腸道內,重建具有正常功能的腸道菌群,實現腸道及腸道外疾病的治療。也被少數人稱為Fecaltransplantation、Fecalbacteriotherapy和Intestinalmicrobiotatransplantation,可分別可譯為“糞便移植”、“糞菌治療”和“腸菌移植”或“腸微生態移植”。迄今,全世界已有數千例患者接受糞菌移植治療。

概念

“糞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其定義是,將健康人糞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胃腸道內,重建具有正常功能的腸道菌群,實現腸道及腸道外疾病的治療。在國際合作組對此詞進行統一之前,也被少數人稱為Fecal transplantation、Fecal bacteriotherapy和Intestin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少數情況下被譯為“糞便移植”、“糞菌治療”和“腸菌移植”或“腸微生態移植”。

糞菌移植糞菌移植

醫學史

2012年,張發明等在The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雜誌從醫學史的角度進一步回顧了糞菌移植的發展史,將用糞菌移植治療人類疾病的歷史文獻記載,從原來西方公認的1958年,改寫成1700以前,還指出了糞菌移植在現代醫學中的發展方向。中國傳統醫學有用人糞治療人疾病的記載。公元300年至400年間,東晉時期,葛洪《肘後備急方》(也稱《肘後方》)記載,用人糞清治療食物中毒、腹瀉、發熱並瀕臨死亡的患者。述“飲糞汁一升,即活”,可見有奇效。《肘後備急方》是中國第一本急症醫學書籍,也是世界上最早記錄青蒿作為瘧疾患者的“救命草”的文獻。用人糞便治療多種消化道急危重症的套用,在明朝幾乎達到極致。李時珍所著《本草綱目》(1596年出版),記載用人糞治病的療方多達二十多種。鑒於糞菌移植的關鍵原理,是移植供者糞便中健康的菌群,所以,發酵糞便的上清液、新鮮糞汁和小兒糞,都可理解為含有糞便菌群。以此邏輯和循證方法,可以判斷,最早用人糞便治療人的疾病文獻記載,可能是《肘後備急方》。也就是說,人糞便移植或者糞菌移植至少有1700年的歷史。這一醫學史的發現,在《美國胃腸病學雜誌》於2012年11月發表後,很快引起美國、歐洲專家重視,並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美國胃腸病學雜誌》、《消化內鏡》等雜誌的大量論文引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