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1.血脂異常
糖尿病患者多發生血脂三聯征,即甘油三酯水平增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
2.高血壓
2型糖尿病患者有20%~60%並發高血壓。
3.止血功能障礙
糖尿病患者的凝血系統以血液凝固性增加和纖維蛋白溶解抑制為特徵,這些改變易促進體內發生凝血障礙和血栓形成。
4.內皮損傷
糖尿病患者長期處於高血糖狀態,損傷內皮,促進動脈粥樣硬化形成。
5.胰島素抵抗與高胰島素血症
胰島素抵抗與高胰島素血症能直接或間接的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
6.遺傳與環境
流行病學調查表明,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變患病率及患病程度均存在明顯種族差異。
臨床表現
糖尿病患者除了動脈近端受損外,更多傾向於遠端瀰漫性損害。糖尿病患者的冠狀動脈常是多支、全壁的粥樣硬化,狹窄程度較非糖尿病患者重。糖尿病患者的動脈的局部鈣化可迅速發展,加重病情。冠心病症狀不典型:缺乏典型的心絞痛症狀,僅有噁心、嘔吐、乏力,嚴重者有心律不齊、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心肌梗死的發生率高,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4倍,且無痛性心肌梗死的發生率占30%~40%,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時症狀重,併發症多。
檢查
1.心電圖
左心室各導聯呈ST段壓低,T波低平、倒置或雙向,心動過速、心房纖顫、多源性室性早搏等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改變。
2.24小時動態心電圖
ST段下降≥1mm,持續時間1min,兩次發作間隔不少於1min。
3.都卜勒超聲心動圖
可早期檢出左心室收縮及舒張功能降低,對臨床前期的糖尿病性冠心病具有重要意義。
4.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
可見冠狀動脈狹窄的病變部位,一般以冠狀動脈狹窄>50%有意義。
診斷
1.有明確糖尿病病史。
2.有典型或不典型的心肌缺血症狀。
3.休息時心電圖提示心肌缺血。
4.平板運動試驗陽性。
5.有心前區的疼痛,放射至肩背部,有噁心、嘔吐、乏力、出汗、心慌、胸悶等症狀,休息後不緩解。
6.心電圖改變。
7.年齡多在40歲以上。
治療
1.治療原則
糖尿病的一般治療,包括糖尿病教育,飲食治療,個體化運動治療,藥物治療。將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的同時,避免低血糖的發生。伴有高血壓者,嚴格控制血壓。
2.治療方法
控制血糖,糖尿病伴心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的治療與非糖尿病性心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