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氣神與健康動力

精氣神與健康動力

《精氣神與健康動力》是2008年9月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胡旭、姜良鐸。

內容簡介

《精氣神與健康動力》主要內容:現在人們對健康這個詞越來越敏感,對自身的健康也越發重視。世界衛生組織將“健康”定義為“不但是身體沒有疾病或虛弱,還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狀態和社會適應能力”。有資料統計,全世界人口中70%的人處於亞健康狀態。我國符合世界衛生組織關於健康定義的人群只占總人口數的15%,與此同時,有15%的人處在疾病狀態中,剩下70%的人處在“亞健康”狀態。通俗地說,就是這70%的人通常沒有器官、組織、功能上的病症和缺陷,但是自我感覺不適、疲勞乏力、反應遲鈍、活力降低、適應力下降,心理經常處在焦慮、煩亂、無聊、無助的狀態中,常感覺到累,到醫院檢查,各項指標還都正常,這就是中醫理論上常說的精、氣、神不足。

精、氣、神不足的原因,首先是由於自身存有先天不足,或者是後天失於調養,在不良的生活方式、習慣、工作和生活節奏緊張、環境污染、氣候惡劣等諸多因素影響下造成的。體檢時常有血壓、血脂、血糖、血黏度和體重偏高以及免疫功能紊亂等現象。亞健康狀態也多種多樣,幾乎每種疾病都可能有與之相近的亞健康表現。醫學界,包括醫學教育界應將工作的重點從單純的防病、治病轉到關注健康、關注亞健康上來,把70%的亞健康人群爭取到健康隊伍中來。

我國傳統中醫及養生理論認為精、氣、神是人體的三寶。俗語說:“氣滿不思食,精滿不思欲,神滿不思睡。”即是從某些方面對精氣神功能的說明。精、氣、神三者物質上相互依存,功能上相互影響。

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如吸菸、嗜酒、熬夜、偏食等,嚴重影響人體的健康狀態,使人體健康動力出現不足的情況。如果生活方式和習慣不良,又加上社會節奏快、學習和工作緊張,壓力大,使人健康動力不足,首先表現為不想吃飯、渾身沒勁、身體虛弱、容易生病、易患感冒等,進而會出現衰老加快,皮膚失去光澤, 思維不敏捷,學習工作效率下降,生活興趣淡漠,不能適應周圍的社會環境和人際關係;嚴重者會逐漸發生各種慢性衰弱性疾病,或原有疾病加重,患病後不易痊癒,甚至會發生身體健康狀況完全崩潰的情況。

如何有效充盈精、氣、神,從根本上改變自己的亞健康狀態,以健康的身體基礎從容地面對生活、工作和學習呢?

編輯推薦

《精氣神與健康動力》將從健康動力的源頭出發,透過精、氣、神不足等表象,深入探究其產生原因與機理,為您提供改善亞健康狀態的有效解決之道。

圖書目錄

第一章 關注你的健康狀態
第一節 什麼是真正的健康
第二節 影響人體健康的因素
一、行為因素對健康的影響
二、環境因素對健康的影響
三、心理、精神因素對健康的影響
第二章 從源頭上保證我們的健康——提高健康動力
第一節 人體健康動力
一、生長發育過程中健康動力的生理性變化
二、疾病過程中健康動力的作用
三、健康動力和疾病動力在環境中的推移
四、健康動力在保健和治療中的作用
第二節 健康動力理論
一、健康動力與疾病的關係
二、促進健康動力的最佳藥物之選——胚胎、胚芽
三、健康動力與飲食的受納消化吸收轉化利用
四、健康動力與機體免疫防禦力
第三章 健康動力不足與常見病症
第一節 疾病狀態
一、腸易激綜合徵
二、功能性消化不良
三、慢性胃炎
四、消化性潰瘍病
五、潰瘍性結腸炎
六、慢性肝炎
七、肝硬化
八、貧血
九、支氣管哮喘
十、慢性阻塞性肺病
十一、小兒厭食症
十二、隱匿性腎炎
十三、急性腎炎
十四、慢性腎炎
十五、腎病綜合徵
第二節 疾病前驅態與健康波動態
一、容易反覆感冒
二、手術後、產後體虛
三、腫瘤放、化療後體虛
四、食欲不振
五、慢性疲勞綜合徵
六、手足發涼
七、眩暈及頭昏腦漲
八、睡眠不好、睡眠質量差
九、早衰
十、容易腹瀉
十一、反覆腹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