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與詳解
1、專心一意;誠意。
《國語·周語上》:“精意以享,禋也;慈保庶民,親也。”
宋 范仲淹 《推委臣下論》:“聖帝明王,常精意於求賢。”
宋 陸游 《書憤》詩:“白首自知疏報國,尚憑精意祝爐熏。”
2.精深的意旨。
唐白居易《祭中書韋相公文》:“今茲薦奠,不設葷腥,庶幾降臨,鑑察精意。”
唐 韋應物 《石鼓歌》:“一書遺此天地間,精意長存世冥寞。”
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杜荀鶴》:“ 唐 之晚年,詩人無復 李 杜 豪放之格,然亦務以精意相高。”
清 方宗誠 《序》:“然務為窮理盡性之學,真知文之精意,而未嘗專用力,故簡潔涵畜,不及 惜抱 。”
3.猶精神。
宋 范仲淹 《睦州謝上表》:“喘息奔沖,精意牢落。”
清 劉大櫆 《再與左君書》:“ 堯 、 舜 、 禹 、 周 、 孔子 固在也,其精意流於上下,並日月,貫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