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尾前角魨

粗尾前角魨

學名:Pervagor aspricaudus,為革魨科前角魨屬的魚類。

基本信息

簡介

粗尾前角魨(學名:Pervagoraspricaudus)為革魨科前角魨屬的魚類,俗名粗尾前角魨。分布於台灣島等。

具體介紹

俗名:橘尾炮彈 橘尾皮剝魨 
學名:Pervagoraspricaudus
英文名:Orangetailleatherjacket,Orangetailfilefish
中文名:粗尾前角魨粗尾前角魨
科名:Monacanthidae
科中文名:單棘魨科
同種異名:Monacanthusaspricaudus,Monacanthusrubricauda,Pervagormelanocephalusjohnstonensis,Pervagortomentosus
世界分布:印度至太平洋
地理分布: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為反赤道分布之魚種,包括模里西斯、聖誕島、日本南部、中國台灣南部、約翰生群島、夏威夷群島、馬歇爾群島及澳洲等。中國台灣分布於南部海域。
模式種產地:nolocality
瀕危狀態: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棲息環境:礁區、近海沿岸、舄湖
棲息深度:1-25米
最大體長:13cm
有毒魚類:否
經濟性:否
食用魚類:否
觀賞魚類:是
形態特徵:體長橢圓形,側扁,尾柄短而高。口小,前位。鰓孔小,側位,稍傾斜。鱗片小,長形,具一列向後倒之棘,約一至七個。體側中央鱗片並不聚集,可個別區別;恥骨特化鱗三對,大且具許多強棘,可活動。第I背鰭棘強壯,在眼前半部上方,棘側各具一列明顯強棘;腹鰭膜中庸。體色多變,深褐色至灰綠色,或是頭和體前半部深褐色,而體後半部漸淡呈淡橘黃色,或體褐色且具許多白斑;體具許多極小黑點,通常排列成許多水平縱線,但較不規則;鰓裂通常無黑斑;胸鰭基黑色。尾鰭黃色或橙色,具許多細橫紋。
棲所生態:主要棲息于澄清的舄湖及面海的礁區,一般被發現於水深1-25公尺內的水域。
漁業利用:小型魚類,不常見,無經濟價值。或以其可愛的模樣而常被飼養於水族館中,供人欣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