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蘭故城

米蘭故城

米蘭故城位於新疆若羌縣城東40公里,東西長約70米,南北寬約56米,在平面上呈一個不規則的方形遺址。城牆下層加紅柳枝條建築而成;上層有的是用土坯砌建,有的則用紅柳枝、草泥、土坯混築,目前殘高5-9米。城四角有角樓台基,四面有馬面。米蘭古城附近還有14處以佛塔為中心的佛寺遺址,均為土坯砌築。

簡介

米蘭故城米蘭故城
米蘭故城北依羅布泊窪地,南鄰阿爾金山北麓,東接陽關古道,直通柴達木盆地和羌塘高原,是絲綢之路南道東段的交通要衝和橋頭堡,這裡是漢朝駐軍開墾屯田之地,曾一度是西域樓蘭國的王都,稱為伊循城,漢昭帝元鳳四年,西漢政府派傅介子除掉親匈奴的樓蘭王安歸,立安歸之弟尉屠者為王,應尉屠者請求派司馬率領士卒40人,,進駐伊循屯田,米蘭故城從此名揚四方。

遺址

米蘭故城城牆下層加紅柳枝條建築而成,上層有的是用土坯砌建,有的則用紅柳枝、草泥、土坯混築,目前殘高5.9米。城四角有角樓台基,四面有馬面。米蘭古城附近還有14處以佛塔為中心的佛寺遺址,均為土坯砌築。
1965年在米蘭古城附近曾發現一個乾、支、斗、毛配備齊全的灌溉系統。灌區範圍東西約6公里,南北約5公里,從古米蘭河東支故道引水。在灌溉渠範圍內,曾發現有犁溝的痕跡,還有麥草、麥穗、五銖錢,以及漢唐的陶片。由此可以推斷,灌溉系統應是漢唐屯田的遺址,其上限可至西漢伊循屯田,下限止於吐蕃退出西域。米蘭古城存在的時間與米蘭古城四周完整的灌溉系統是一致的,有人推測米蘭河東支故道的改道,導致灌溉系統的廢棄,最終也使米蘭古城廢棄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