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哈伊爾·帕夫洛維奇·托姆斯基

米哈伊爾·帕夫洛維奇·托姆斯基

米哈伊爾·帕夫洛維奇·托姆斯基(ТомскийМихаилПавлович1880年10月31日-1936年8月22日)蘇聯黨和國務活動家,工會領導人。

Mikhail Pavlovich Tomsky
米哈伊爾·帕夫洛維奇·托姆斯基
(Томский Михаил Павлович1880年10月31日-1936年8月22日)蘇聯黨和國務活動家,工會領導人。曾任俄共(布)中央政治局委員,全蘇工會中央理事會主席、最高國民經濟委員會主席團委員等職務。國小畢業後即進工廠做石印工人。1904年加入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積極參加了俄國 1905年革命。1905-1906年,在黨的雷瓦爾組織中工作,開始從事工會活動。1907年擔任黨的彼得堡委員會委員。在彼得堡、莫斯科等地積極開展地下工作。1909年6月以彼得堡代表身份出席《無產者報》擴大的編輯部會議。還擔任過《前進報》的編委。參加過黨的第五次(倫敦)代表大會的組織工作。曾多次被捕流放,最後一次被判處五年苦役,直至1917年俄國二月革命後才被釋放。從流放地回到彼得格勒繼續從事工會工作,在工人中宣傳革命,鼓動武裝起義。十月革命勝利後,任莫斯科省工會主席、全俄工會中央理事會主席團主席、全蘇工會中央理事會主席。1920年參與創立國際工會委員會的工作,並擔任總書記的職務。同年起,還先後當選為全俄中央執委會、蘇聯中央執委會委員;擔任最高國民經濟委員會主席團委員、國家聯合出版社社長等職。1919-1931年,在黨的歷次代表大會上都被選為中央委員;1922年起還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1929年作為布哈林“右傾派別集團”的領袖之一受到嚴厲的批判,同年4月被撤銷全蘇工會理事會主席的職務。次年在黨的“十六大”上被開除出政治局,但仍被選為中央委員。1932年1月在黨的“十七大”上又降為中央候補委員。後來即被監禁,據報載於1936年8月22日自殺身亡。1988年蘇共中央為布哈林、托姆斯基等20人平反、恢復名譽。蘇共中央監察委員會為他恢復了黨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