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葉類具有根、莖和葉。莖有明顯的節和節間。枝、葉都輪生。孢子囊著生於相當於孢子葉的孢囊梗上。孢囊梗聚集於莖尖,組成一個孢子葉球。孢子同形或很不顯著的異形。
最原始的類型是叉葉目。叉葉目中的早泥盆世的原始叉葉是小形草本植物。節與節間分化不明顯。孢子囊生於孢子囊梗的尖端。到早泥盆晚期和中泥盆世(距今約3.7億年左右)出現叉葉。也是小形草本植物。它們的節與節間分化亦不明顯,但孢子葉梗向下彎曲。到中泥盆世晚期出現蘆葉,也是小形草本植物,它們的莖分化成短節間與節。以後,叉葉目進一步向3個方面發展:羽叉葉目和楔葉目為兩個進化旁支;基幹則進化為木賊目。
楔葉類可作為蕨類植物門的一個綱,一般可分為4目:
①叉葉目 葉通常反覆二歧分叉,分裂成線狀裂片。孢子葉集生於枝條前端,形成相當於一種極疏鬆的孢子葉球。出現於早、中泥盆世。
②羽叉葉目 葉反覆二歧分叉為若干小葉。小葉羽狀全裂。孢子葉球長而疏鬆,由輪生的相似於退化的營養葉的孢子葉組成。孢子囊著生於孢子葉的下面。出現於晚泥盆世。
③楔葉目 葉無柄,楔形。孢子葉球由緊密的孢子葉組成,孢子葉分化為載孢囊的孢囊梗和不孕的苞片。出現於晚泥盆世至晚二疊世。
④木賊目 葉小形,輪生,常為鱗片狀,有的基部連成鞘。孢子葉球由輪狀緊密排列的盾狀孢子葉組成。出現於早石炭世至現代。
石炭二疊紀的瓢葉目、盤穗目和齒葉目有人認為可列入楔葉綱中。
相關詞條
-
節蕨植物門
節蕨植物門,古老的原始維管植物。又稱楔葉植物、有節植物。最早出現於早泥盆世,到石炭二疊紀最為繁盛。喬木類型的蘆木與石松類的鱗木和封印木共同繁殖在北半球熱...
植物介紹 分為四目 -
羽節蕨
羽節蕨,蹄蓋蕨科羽節蕨屬植物,主要分布在東北、華北、西北及西南地區,俄羅斯、朝鮮、日本也有分布。
植物特徵 地理分布 -
節毛蕨屬
土生植物。根狀莖橫走,或很少為直立,與葉柄基部均密被鱗片;鱗片披針形至狹卵形,先端短尖或漸尖,全緣或有疏睫毛,薄膜質,紅棕色或褐棕色。\r\n\r\n約...
基本信息 分布地區 形態特徵 屬下分類 -
羽節蕨屬
羽節蕨屬屬於真蕨植物門,真蕨目,是植物生理名詞。本屬已知有7種、8個變種及一些雜種,廣布於北半球溫帶(亞洲、北美洲、和歐洲)和亞洲亞熱帶山地,生林下。中...
基本資料 命名來源 形態特徵 模式種 產地分布 -
獨蕨萁[植物]
獨蕨萁,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資料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全草有毒。小鼠腹腔注射10—20g/kg全草水煎劑後,抽搐、死亡。
形態特徵 生長環境 分布範圍 主要價值 科屬 -
腎蕨[水龍骨目腎蕨科植物]
腎蕨(學名:(L. )Trimen):附生或土生。根狀莖直立,被蓬鬆的淡棕色長鑽形鱗片,下部有粗鐵絲狀的匍匐莖向四方橫展,匍匐莖棕褐色,不分枝,疏被鱗片...
形態特徵 產地生境 生長習性 繁殖方法 栽培技術 -
歐洲羽節蕨
歐洲羽節蕨,蹄蓋蕨科,根狀莖細長,橫走,黑色帶有光澤,先端被褐色卵狀披針形鱗片;葉遠生。分布於黑龍江(饒河、小興安嶺、鏡泊湖、涼水溝)、吉林,針葉林下陰...
基本信息 形態描述 分布 -
細裂羽節蕨
細裂羽節蕨,分布於台灣山地(宜蘭、新竹、台中、嘉義、花蓮)和雲南西北部(德欽、中甸、麗江、蘭坪)。生冷衫及鐵衫林下或林緣石上,海拔2500-3400米。...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