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西退

節氣西退

節氣西退:由西元330年晉朝虞喜發現,又叫歲差,略比西方晚一些年頭,天文上比較精確的測定是25,800年退一周。此現象說的是天文背景逐年西退, 而中國是世界上唯一連續不斷觀察天象的國家。而且以天象背景為依據積累預測天氣的規律。比如孔子都知道“月離於畢,必滂沱矣”就是天象預測下雨。但是,由於節氣西退的緣故,造成經驗過幾百年又不對了。這是困擾中國先祖最長時間的大問題。

概述

節氣西退
由西元330年晉朝虞喜發現,又叫歲差,略比西方晚一些年頭,天文上比較精確的測定是25,800年退一周。此現象說的是天文背景逐年西退, 而中國是世界上唯一連續不斷觀察天象的國家。而且以天象背景為依據積累預測天氣的規律。比如孔子都知道“月離於畢,必滂沱矣”就是天象預測下雨。但是,由於節氣西退的緣故,造成經驗過幾百年又不對了。這是困擾中國先祖最長時間的大問題。
易經》其實就是天象觀察的經驗記錄。同樣因為節氣西退而三代三更。(三代指。)

節氣西退節氣西退

相關條目

天文

節氣西退節氣西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