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目
節次
拼音
jié cì
注音
ㄐㄧㄝ ˊ ㄘㄧˋ
出處與詳解
1、逐次;逐一。
①宋 朱熹 《勸農文》之一:“其塍畔斜生茅草之屬,亦須節次芟削,取令淨盡,免得分耗土力。”
②《元典章·刑部三·謀叛》:“自來草賊發生處,節次勦除。”
③《水滸傳》第四一回:“五起人馬登程,節次進發,只隔二十里而行。”
④清 王士禛 《居易錄談》卷中:“比年以來,因國家經費尚充,遂將各省地丁額賦,及舊欠錢節次蠲免。”
2、.程式;次序。
①《朱子語類》卷一二八:“今樞密要發兵,須用去御前畫旨,下殿前司,然後可發。若有緊急事變,何如待得許多節次?”
②清 王夫之 《讀四書大全說·中庸第二章》:“《中庸》第一章既徹底鋪排,到第二章以後,卻又放開,從容廣說,乃有德之言涵泳寬和處,亦成一書者條理之必然也。不則為皮日休《天隱子》、劉蛻《山書》,隨意有無,全無節次矣。”
③清 沈德潛 《說詩晬語》卷上:“五言長篇,固須節次分明,一氣連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