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經濟

節日經濟

節日經濟是指節假日期間的經濟消費模式。但節日經濟被商家所左右,失去了紀念節日的意義。

簡介

節日經濟節日經濟

聖誕元旦、新年,走馬燈一樣的節日都會令人目不暇接。富足、喜慶、熱鬧,這是節日給我們的感覺,即使是在行色匆匆的現代社會也不例外。購物、郊遊、聚會,隨之而來的消費狂潮,打造了節日經濟!

但在市場經濟的大背景下,許多節日都被商業化、被物化了,成為一些商家眼中的“賣點”,已經背離了節日的本質,成為商家贏利的最佳時機;市場經濟的霸權越來越大,它一定要在人類文化中挑選營造賣點,形成“節日經濟”,用禮品的價碼來掂量人間情感的分量,人們美好的感情被染上了銅臭氣。

商家節日

節日是商家的節日,是他們發財的好日子。中國連續20多年的經濟持續增長,使得國內商品零售業已經由商品短嚴重短缺的賣方市場進入了絕大部分消費品供過於求的買方市場。因此,同業之間殘酷的競爭和面對消費者的引誘性銷售就成為零售業經營者立足並謀求發展的不二法門。這也促使商家抓住每一次可以利用的機會大做文章,無形中更把節日氣氛烘托得如火如荼。這種氣氛轉而更加刺激了人們的激情消費心理,使他們在莫名的亢奮中盲目地採購。

對節日文化的作用

經濟霸權對文化的侵蝕隨處可見,其中很多要么不是被經濟霸權糟蹋而變形淪落,要么就是被經濟霸權冷落而失傳消逝。但是,節日文化這樣一種我稱之為“氣氛文化”的動態文化卻與此稍有不同,“加強節日文化建設”並不意味著一定要“擯棄節日經濟銅臭”——“節日文化”與“節日經濟”非但不是對立的,相反卻在很大程度上密不可分。
傳統節日的倍受冷落與洋節日的倍受歡迎,是這些年同時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文化現象。那么,洋節日何以盛行,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商家的貢獻。強勢洋節巨大的“戰鬥力”和“顛覆力”,依賴的是其身後發源地經濟的發達,以及由經濟的發達衍生而來的文化的繁榮。如果街頭商鋪沒有聖誕樹聖誕老人帽賣,如果商家都不去兜售平安夜、聖誕夜的概念和活動,國人哪會去記得聖誕?即便記得,又能有什麼氣氛?
情人節也是一樣,它不僅彌補了情侶間表達感情的節日空白,更在於商家不遺餘力地“營造賣點”,成全了節日的氣氛和促進了節日的推廣。這個意義上,“節日經濟”不但沒有偷換“節日感情”,相反卻增進了“節日感情”——因為正是“節日經濟”營造了節日氣氛,讓節日更像一個節日,增強了人們的過節慾望,形象化了人們的過節感受。
要想讓某個節日成為強勢節日,首先就必須繁榮相關的“節日經濟”,這是“加強節日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復興中國傳統節日,就應該復興圍繞傳統節日的“節日經濟”;商家對傳統節日感興趣是公眾對傳統節日感興趣的必要推動。某種意義上,在復興與繁榮傳統節日方面,商家恐怕要比學者更有作為。

區別節日影響力

有專家認為,把節日經濟等同於節日影響力是錯誤的。從一定程度上來說,“節日經濟”的興旺與否對於節日的影響力而言確實有一定的代表性,它可以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社會群體對該節日的參與興趣。但用一個量化的指標來衡量傳統節日和外來節日對公眾的影響力,未免有失偏頗。傳統節日的力量表現在本民族的文化之中,是一個薪火相傳的過程,是很難用經濟數字來衡量的。

面臨問題

節日經濟拉動內需、刺激消費,的確可以繁榮市場、振興經濟。但是,商家的“過熱”引導和消費者的“熱昏”消費卻往往變成飲鴆止渴:個別商家趁著人們“熱昏”,把長期積壓的滯銷商品甚至假冒偽劣商品“夾帶銷售”,或者作為所謂的“獎品”變相銷售給消費者;甚至還有人趁著人們熱衷旅遊的時候在機場兜售假保險。這又趕上“情人節”,花市繁忙,花價猛漲,就出現了殘花充好花、次花塗顏料的“矇事行”。

專家看法

中國文聯副主席馮驥才曾提出尖銳批評,中國的傳統節日紛紛被商家包辦,淪為美食節、購物節、旅遊節,失去了它原有的味道。馮驥才認為,儘管過去中秋節吃的月餅包裝很簡單、樸素,但負載的美好願望和生活理想卻很珍貴;現在的月餅雖然被包裝得精美、豪華,卻漸漸變成了純禮品,而這些禮品又被負載了另外的內容,比如利益、交換等。這些世俗的東西融入月餅中,自然把中國傳統節日那種樸素的、美好的東西沖淡了。
西北師範大學教授彭德華認為,中國的傳統節日有著豐富的內涵,但隨著社會節奏的加快,同時伴隨著交通的日益便捷,傳統節日那種能夠勾起人們強烈的親情、鄉情的元素已經逐漸淡化。而當越來越多年輕人在傳統節日裡找不到屬於自己年齡段和群體的寄託時,節日味道的變淡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天津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馬藝認為,傳統節日變味,還有媒體對中國傳統節日宣傳不夠、角度不新穎、內容不吸引人等問題,多種因素導致了中國傳統文化、節日市場在西方文化的衝擊下顯得脆弱不堪。
也有部分專家認為,商業炒作進入傳統節日,並不是有害無益,關鍵在於如何操作:一是可以採取民間辦會,政府支持,商家贊助的方式,調動各方積極性和熱情;二是政府在中秋、春節、重陽等節日可以嘗試由政府主辦慶典的方式來有效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現在一些地方政府和商家熱衷於辦招商節、旅遊節等,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在民間傳統節慶活動上也採取這樣的機制,相信中秋端午元宵這些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會熱鬧非凡的。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