箬岙村

箬岙村

先看箬岙的書院。 箬岙村有不少經典家具。 村後有塊叫“太婆壇”的草坪,就是人工建造的。

位於一市鎮東南方向1.8公里的箬岙古村(Ruo‘ao Gucun,)。是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耕讀漁村。
據當地《箬岙褚氏家乘》記載,明洪武年間(1368—1398)褚裕卿、儲德卿兄弟自本縣牛台遷此。經過幾代人的努力,箬岙成為一塊殷富之地。從其書院、民居、經典的家具藝術,可見昔日的箬岙沉澱著深厚的耕讀文化。

先看箬岙的書院。箬岙有植桂、引之堂等五個書院。其中三個是學堂,兩個是專門作為接待用的。現在引之堂已成了老人活動場所,植桂書院成了民房。
再看箬岙古民居。箬岙的古民居多屬清代建築,為典型的江南古民居,其外牆、台門、道地、風火牆以及房子的斗拱、月梁等建築都很精細。精雕的石窗就有上百個。還有雕刻精細的斗拱、雕有龍鳳等吉祥物的月梁牛腿、浮雕的照壁、用兩顏色卵石鑲嵌成的道地,等等。
箬岙村有不少經典家具。如,做工精細的塗金床,龍錦的陶質水缸,等。
箬岙村很重視居住環境。村後有塊叫“太婆壇”的草坪,就是人工建造的。說起太婆壇,這裡還有一段來歷。箬岙村地處偏僻的海角,人口較少,但建村以來,一直居住著比較富有的人家。他們的祖先娶了本縣前童鎮的媳婦,到了箬岙村以後,經常想回家。問她什麼原因,她說,前童有鹿山,上面有草坪,從小經常在草坪上玩,我很想鹿山的草坪。這位太公就特意在村後築起了小山,種上了草。後代的人就把這塊草坪叫“太婆壇”。本來在太婆壇前立有石牌坊,後來因火災而損壞。
在箬岙村水口,還有清時建造的鎮寧神祠(詳見《古剎名橋》)。據村民介紹,這是用來放哨,防止海盜的。足見古時箬岙的繁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