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管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管理活動規律及其套用的科學。它偏重於用一些工具和方法來解決管理上的問題,如用運籌學、統計學等來定量定性分析。管理的定義為管理者和他人及透過他人有效率且有效能地完成活動的程式。“無為而治”是我國古代著名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提出的治理思想。老子,原名李耳,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創始人,其思想對我國古今思想界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無為而治”講究的是順其自然,“無為而無不為”。管理學在研究這一思想的基礎上,把“無為而治”的思想融入到管理學中,從而產生了管理學中極具變革意義的“無為”思想。
套用
“無為而治”其中的“無為”不是統治者什麼也不做,而是要順應自然變化不妄為,依靠民眾的自為實現無為無不為,依靠民眾的自治實現無治無不治。在歷史上,漢朝初期的統治者就是實行無為而治,使當時社會由殘敗不堪逐步走向強大。“無為而治”思想不僅適用於治國,還適用於企業管理。企業管理中,可以將“無為而治”思想注入時代的精神,加以現代轉換,成為管理領域借鑑、參考的重要思想。一“無為而治”的現代意義,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市場競爭日益激烈,道家的管理原則與管理方法引起許多管理學家的興趣,老子的“無為而治”思想被廣泛套用於企業管理當中。現代企業管理賦予“無為而治”思想更為現代的意義。首先,無為不是什麼事情都不做,而是在企業決策上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現代企業中的規模不斷擴大,部門層次不斷增多,領導者不可能事事躬親,而應當在事關全局和長遠利益企業發展戰略和識人用人等大事上有所為,在具體的研發、技術、生產、銷售等小事上有所不為,使事事都得到治理,事半功倍。其次,現代企業領導者要真正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需要具備伯樂精神,能識賢、求賢,在用人上對下屬高度信任,充分放權,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充分調動與發揮企業各級管理者和全體員工的主動精神和創造意識,以高度的信任感使下屬心情舒暢,激勵下屬更加努力地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再次,“無為而治”思想提倡順應客觀態勢、尊重自然規律,用“無為”的態度去對待一切,順應自然的規律,輔助萬物自身的發展,不勉強用人為的力量去干擾它,不背離自然規律去追求個人的目的。這裡所謂“自然”,並不是指存在於人之外自然界,而是指客觀經濟規律,這就要求現代企業做到“以民為本”,認識到顧客就是上帝這一自然規律,做好市場調查,真正了解顧客喜歡什麼,關心什麼,認可什麼,討厭什麼,並且根據顧客的心理和願望,生產出品質優良的產品,努力做好售後服務一切為顧客利益考慮,贏得顧客的心,占領市場,而那些坑蒙拐騙、盜竊他人商業技術情報等行為則是違背客觀經濟規律的做法,必然會失去顧客,致使企業倒閉。在企業管理中,管理者還要善於根據被管理者的興趣、愛好,而採取相應的激勵方法,理順員工的情緒,以調動全體員工的積極性,達到人力資源的最佳化配置,從而達到“無為而治”的理想境界。二“無為而治”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重要價值隨著社會變革速度的加快,社會呈現出多元化價值觀並存的現狀,在變革的大環境中,企業管理者慣用的靠本能感性,並從制度、流程、系統、模型、文化等不同形式的載體進行管理的模式日益顯現出複雜的問題。而將“無為”管理思想運用於現代企業管理實踐中,並將其與其他先進的管理方法進行有機結合,為企業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形成獨具中國特色的企業管理思想體系,能有效促進企業的全面發展。“無為而治”思想運用於現代企業管理中,要求領導者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質和素質,除了具備各類或某類專業知識,還需認識“道”的各種法則,順應人的規律,遵循市場經濟規律,通過正當途徑、合法經營取得利潤,以人格的力量,研究經營謀略,挖掘人才作為人力資源的後備,並具備捕捉信息的能力,能從大量的信息中尋找時機,充分發揮群體的創造意識,進一步推進企業管理,真正實現以“無為”思想指導企業行為。“無為而治”思想倡導憑藉“順其自然”的哲學智慧而進行科學管理,能以最小的領導行為取得最大的管理效果,在現代企業管理中具有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三 如何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實踐“無為而治” (一)管理組織結構上的“無為而治” 機構臃腫、等級森嚴的企業使人與人之間不平等,容易扼殺真理,不利於創新,必然不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要實現自己的目標,需要消除傳統等級制度的影響,減少管理層級,建立起一套適合本企業特點,精簡、迅捷、與時俱進,具有前瞻性且較為穩定的組織結構,提高做事效率。管理各事業各部的執行部門,具體負責各部門的日常工作,確定各個職能部門相互聯繫的管理流程,實現管理的流程化,使各職能部門之間相互制約相互協調,使企業能靈活自如地運作。管理者需有意弛緩組織行為的張力,在組織上既不能全面有為,那樣會使組織的資源利用會進入高度緊張狀態,稍有不慎則出現問題,也不能全面無為,那樣企業就無法生存,應做到在無為的姿態下有為。既要減少管理層級消除官僚主義及等級制度,倡導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