箐口村[雲南省昆明市東川區銅都鎮箐口村]

箐口村隸屬東川區銅都鎮,地處銅都鎮北邊,距銅都鎮政府所在地26.00公里,到鄉(鎮)道路為土 路,交通方便,距東川區25公里。東鄰谷牯牛山,南鄰李子溝 ,西鄰梅子,北鄰嘎德。轄李子溝、雙石頭等6 個村民小組。截止2007年,有農戶340戶,有鄉村人口1414人,其中農業人口1404人,勞動力1223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159人。 清屬東川府集義鄉,民國屬會澤縣集義鎮碧谷鄉。解放後屬會澤縣新村區新田鄉。1956年屬東川礦區新村區碧谷鄉。1958年屬東川市,1959年屬碧穀人民公社,1962年屬新田公社,1965年合併碧谷公社,設箐口大隊。1984年5月改為箐口鄉,屬碧谷區公所,1988年1月改設村公所,屬碧谷鎮。2005年6月鄉鎮合併,屬銅都鎮。

基本信息

簡介

雲南省昆明市東川區銅都鎮箐口村 雲南省昆明市東川區銅都鎮箐口村

箐口村隸屬東川區銅都鎮,地處銅都鎮北邊,距銅都鎮政府所在地26.00公里,到鄉(鎮)道路為土 路,交通方便,距東川區25公里。東鄰谷牯牛山,南鄰李子溝 ,西鄰梅子,北鄰嘎德。轄李子溝、雙石頭等6 個村民小組。截止2007年,有農戶340戶,有鄉村人口1414人,其中農業人口1404人,勞動力1223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159人。

清屬東川府集義鄉,民國屬會澤縣集義鎮碧谷鄉。解放後屬會澤縣新村區新田鄉。1956年屬東川礦區新村區碧谷鄉。1958年屬東川市,1959年屬碧穀人民公社,1962年屬新田公社,1965年合併碧谷公社,設箐口大隊。1984年5月改為箐口鄉,屬碧谷區公所,1988年1月改設村公所,屬碧谷鎮。2005年6月鄉鎮合併,屬銅都鎮。

雲南省昆明市東川區銅都鎮箐口村 雲南省昆明市東川區銅都鎮箐口村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第三產業等,產品主要銷售往縣內。

截止2007年,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460平方米,擁有教師5人,距離鎮中學22公里。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41人,其中小學生155人,中學生86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今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46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218 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是 ,有固定資產4.6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尚未開展村務公開 ,主要以黑板報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上課 上課

該村建有黨支部 1 個,共有黨員31人,其

中男黨員29人、女黨員2人。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組成,下設6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28人。

人文地理

箐口村衛生室 箐口村衛生室

在銅都街道辦事處人民政府駐地東北方26公里。駐地箐口,以駐地得名。清屬東川府集義鄉,民國屬會澤縣集義鎮碧谷鄉。解放後屬會澤縣新村區新田鄉。1956年屬東川礦區新村區碧谷鄉。1958年屬東川市,1959年屬碧穀人民公社,1962年屬新田公社,1965年合併碧谷公社,設箐口大隊。1984年5月改為箐口鄉,屬碧谷區公所,1988年1月改設村公所,屬碧谷鎮。2005年6月鄉鎮合併,現屬銅都街道辦事處。 這裡資源豐富,有磷、銅、鐵、鉛、鋅等礦產資源,有野生中草藥材一枝蒿,有幾百年歷史的汪家箐石板房村,已被雲南省昆明市列為古建築文化保護。有幾百年的桂花樹,同根成林的古樟樹,盤石優美的鑽木樹。背靠常年雲霧繚繞的牯牛寨山,整座山危峰兀立,雄奇險峻,斷崖峭壁,神秘莫測,山上有杜鵑花海千畝竹林,更有神奇仙人洞、兩扇門、石菩薩、二道岩、石老虎等大自然神奇造化,鬼斧神工的石岩奇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